陶建国老师趣谈天干地支,千年传统文化之魅力

今年是2023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说到今年是癸卯年,很多人可能就糊涂了。“癸卯年”这种年份的表达方式,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干支纪年,这里的干支就是指天干和地支。天干地支到底是什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次,我们特别请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大使陶建国老师,请他来向我们揭示一下,天干地支里蕴藏着什么“秘密”。

陶建国老师趣谈天干地支,千年传统文化之魅力

陶老师告诉我们,“癸卯年”这种干支纪年的方法,我国自上古以来就开始使用了。干支纪年,就是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而成的纪年方法。癸卯是今年的“岁次”,所以今年称为“癸卯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干支纪年”。2023年是癸卯年,60年前的1963年也是癸卯年,60年后的2083年也是癸卯年,就是这样不断地更替。在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中,经常可以看见干支纪年的表达方式,比如甲午海战、戊戌变*等等。了解了干支纪年,就能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去命名历史大事件了。

天干地支对古人来说,是最普通的日常,每天都会用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些传统文化离现代生活已经很遥远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陶老师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处处见天干,也处处见地支。”

因为,我们被天干地支围绕着。

先说天干,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钢筋就是庚金,水泥就是戊土;花园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花草就是乙木,泥土就是已土……“十天干里排靠前位的是甲,甲代表的是各种木制品,小到我们用的印章,大到房间里的家具,还有放在艺术馆里的精美的木雕工艺品,都属于甲木。”在语言表达上,我们也会经常运用到天干。比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都习惯用甲、乙、丙、丁表示等级;甲乙丙丁还被形容成路人,甚至被张学友唱成了歌。

说起地支,大家更熟悉不过。为什么?因为每个地支都对应着一个生肖,你可能不知道地支,但一定不会不知道十二生肖。今年是癸卯年,卯是兔,所以今年是兔年。每个地支还对应着一个时辰,比如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等。为什么会有“子夜”这个说法?因为子时就是半夜11点到凌晨1点,正好是半夜。

可见,我们其实都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潜移默化,却不自知。我们的生活被传统文化所包覆,只是我们不了解,还缺少了发现它们的眼睛。“今天的我们,根本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里面有大学问。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有好好地去认知它、尊重它,并运用它,才对得起我们的祖先,才不愧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新通网)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薛小妹啊"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culture/8sqB01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