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任正非的孩子不姓任?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含义

最近华为二公主姚安娜凭借《猎冰》一剧火了,但有人就疑惑了:怎么任正非的女儿不姓任呢?其实人家随母姓,而且这样做也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一笑就来说说有关姓氏的知识。

为什么任正非的孩子不姓任?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含义

别看现在“姓氏”是一个词,但以前,“姓”和“氏”是有明显区别的。

姓氏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繁衍的后代就共用同一个姓。所以“姓”字是“女”+“生”,意思就是同一个妈生的。

而且,最早的姓,大部分都是“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人群。

后来,随着生出的后代越来越多,有了众多的分支,为了区分,就产生了氏。也就是说,氏是由姓分化而来的。

到了父系社会以后,明确了父亲是谁,子女才转为随父姓。

例如说轩辕黄帝,姓姬,他的25个孩子,就分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14个氏,12个姓。

为什么任正非的孩子不姓任?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含义

在秦朝以前,一个人的姓是不变的,但氏则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改变。

先秦时男子称氏,有氏者为贵,并不称呼他的姓,而女子则称姓而不称氏。

所以在先秦时期,我们跟人打交道,不但要知道人家的姓,还得问清楚人家的氏。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遇见一个姓姬的人,这只能证明他和鲁君是亲戚,但是近亲还是远亲不知道。所以我们还得问一下他氏是什么。如果他说是季孙,我们就知道他是鲁国正卿的同族,虽然比国君的同姓人数要少些,但他和正卿的关系就很亲近了。这样我们就知道遇上贵人了。

到了秦汉时期, 姓和氏才统一起来,合称姓氏。司马迁作《史记》时,就把“姓”、“氏”混为一谈了。

为什么任正非的孩子不姓任?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含义

姓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主要有12种来源:

1、以氏为姓。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周都会封侯赐地,形成了各种诸侯国,这些国名便成为国君及其子孙后代的姓。如 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 等。有的还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 姓出自西域米国, 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诸侯赐给所属臣子的田地,叫做“采邑”。得到采邑的也会以邑名为姓氏。如司寇忿生的采邑是苏,忿生的后代就因此姓

4、以乡、亭名为氏。亭和乡都是古代行政区域单位。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为乡。以亭为氏的姓氏有 麋、采、欧阳 等。 郝、裴 则属于以乡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 东郭、南郭、西郭、北郭 ,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 孟孙 氏、 叔孙 氏和 季孙 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官职 司马、司空 后来均成为姓。

9、以技艺为姓氏。如 卜、陶、甄、屠 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 慕容、宇文、呼延 等。

11、以谥号为氏。如 氏原为楚庄王之后, 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 ”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避讳而改为 氏。

据统计,中国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但常见不过几百个,所以才有了启蒙读物《百家姓》。

虽然《百家姓》中起首是“赵钱孙李”,但根据2019年调查结果,中国大陆王姓人口最多,达到1.015亿人,其次是李姓,人口达到1.009亿人,排第三位的是张姓,人口总数为0.954亿。

现在,虽然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遵循传统随父姓,但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都是自由的,像孟晚舟、姚安娜随母姓也是个人家庭的选择,这也合情合理。


为什么任正非的孩子不姓任?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含义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雷雷雷wl"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culture/pU6n6C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