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2月16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廖培煌 杜婉琼 杨泳红 张晓玲 庄鹏佳/文 陈英杰 陈起拓 林劲峰 陈小阳 张九强 郑银杰 胡彦明/图)龙腾东海闹新春,千年海丝福满城。昨日,“龙腾东海·福满泉州”民俗踩街活动燃爆全城,锣鼓喧天,万人空巷,现场被热情的气氛和浓浓的年味包围。彩车,舞龙,传统民间歌舞表演,独具特色的拍胸舞、火鼎公婆,以及古老百戏傩舞、刣狮、水车阁等精彩纷呈,古韵与新潮在这里融合,文化与烟火在这里共生。据市文旅局统计,截至当天下午5时,线下参与民俗踩街活动的市民游客超30万人次,线上新媒体曝光量已超亿次。
万人空巷迎盛事
“头上花园”美翻了
现场
30项非遗展示文化盛宴
30个方阵、30项非遗项目,1500多名演职人员走上街头,或行进间表演,或定点展演,有绚丽多彩的“泉州龙龙”彩车,有独具特色的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间艺术,还融入了新潮时尚的国潮元素,尽显历史文化名城民间艺术原味与特色,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6个部分组成长篇史诗
下午2时,民俗踩街活动启动仪式在泉州东海中央商务区滨海街中段举行。随后,踩街表演队依序登上主舞台展演,再由主舞台东侧出发开始踩街,沿滨海街、府东路、大兴街、泉宁路至与港湾街交界处结束,总长度约1.6千米。
整个踩街活动如浓墨重彩绘就的长篇史诗,由“瑞龙呈祥迎春来”“市井十洲人·涨海万国商”“千家管弦鸣·烟火半城仙”“泉南英雄气·处处少林风”“多元文化城·泉州破天荒”“祥龙迎春到·泉州再腾飞”等6个部分组成。
“十龙九子”奏响序篇
“十龙九子”龙年艺术装置开道,晋江香龙队和舞龙队紧随其后,以气势磅礴的舞龙巡游,奏响“瑞龙呈祥迎春来”的序篇。
首先迎来的是十只形态各异、制作精美的龙形艺术装置,他们分别是“龙鲤鲤”“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东海龙王为四大龙王之首,亦称青龙。由小青龙“龙鲤鲤”领衔,带领着“龙之九子”,与大家相聚于泉州东海之滨。
紧随其后的是晋江香龙队方阵,香龙以粗索为筋,外裹稻草扎成“龙身”。“龙身”插有1500多只供香,舞动时似真龙腾飞,壮观非凡。该民俗从南宋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锣鼓响起,晋江舞龙队方阵出场,只见龙翻滚、升腾,气势磅礴,体现出了泉州人勇立潮头、爱拼敢赢的拼搏精神。
多彩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大开道和五音吹方阵演员着盛装、奏鼓乐,开道前行,阵容庞大,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泉州歌舞剧院的《市井十洲人》方阵展示了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盛况。安溪的泉州妆阁(湖头水车阁)方阵,独特的水车造型和妆阁的华丽装饰相得益彰,水车上的孩童着古装扮相,与扮演宋元时期泉州人民的演员们共同组成迎番队,彰显了自古以来泉州人包容好客的精神面貌。此方阵掀开了靠前篇章,再现宋元泉州“市井十洲人·涨海万国商”的盛况。
随后,拍胸舞、火鼎公婆、踢球舞、嗦啰嗹、英都拔拔灯、泉州南音,为市民游客带来节日的喜庆气氛,展现了泉州“千家管弦鸣”的盛景和“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气息。由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与南音所组成的泉州五大剧种乐种方阵,展示了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而气势恢宏的南少林武术、俞家棍、白鹤拳、泉州刣狮、扁担术和青狮等,彰显了泉南“处处少林风”。
在最后两个篇章中,蟳埔民俗亲子秀、载歌载舞的大摇人、汉服秀、鲤城“人来神往祈福方阵”、车鼓婆与惠东新娘舞方阵,以及COSPLAY方阵,呈现了泉州的多元文化,也为踩街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活力;惠女舞龙和德化龙虎旗方阵、泉港樟脚板凳龙、洛阳舞龙队、洪濑天香龙阁等,既让围观的群众大饱眼福,也以不同形态的“龙”,寄予泉州龙年腾飞的美好愿望。
舞出别样精彩
“龙”主题抢眼
亮点
古今交融 别具特色
此次民俗踩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多多,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绚丽多彩的现代艺术装置,有新潮时尚的现代艺术表演。
“这是泉州时隔20年后再次举办的大型民俗踩街。”市文旅局副局长何奕斌介绍,此次民俗踩街活动规模盛大,涵盖3大展演区+行进式展演,30大方阵参与,行进时间长达3小时。之前一般是放在鲤城老城区,此次是首次放在丰泽东海进行。
亮点一: “世遗+非遗”,注重与民众的交互体验。进行了大开道、五音吹、拍胸舞、火鼎公婆、南音、大鼓吹、大鼓凉伞、踢球舞、大摇人、南少林武术、白鹤拳等20多项传统舞蹈类、传统音乐类、传统体育类、民俗类非遗项目的动态展示,还有宋元汉服秀呈现“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文化雅韵。
亮点二: 汇聚与“龙”有关的民俗项目。突出“龙年”主题,有“十龙九子”龙年艺术装置展示,有泉港樟脚板凳龙、泉州台商投资区舞龙队、晋江香龙队、晋江舞龙队、惠女舞龙队、南安市洪濑天香龙阁等同台展演。
亮点三: 各县市区的特色民俗汇聚一堂、共同展示。此次踩街活动精选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每个县(市、区)至少一项,如鲤城区“青狮”、丰泽区蟳埔女、洛江区俞家棍、泉港区扁担术、石狮市的泉州刣狮、南安英都拔拔灯、惠安县惠女腰鼓、安溪县“湖头水车阁”、永春县白鹤拳、德化县“龙虎旗”等,这些民俗表演趣味盎然、寓意美好。
亮点四: 古韵与新潮的融合。COSPLAY方阵,表演者身着各种角色服饰,或古典优雅,或现代时尚,或奇幻可爱,通过精心的装扮和表演,将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带入现实。方阵不仅展示了多元的文化和创意,更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角色扮演的魅力。同时,将新元素与老传统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至民俗盛会之中,也为踩街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活力。在汉服秀方阵中,表演者身着各式汉服,或婀娜多姿,或端庄典雅,仿佛穿越时空,让观众领略璀璨的中华文化。
亮点五: “新泉州人”组阵表演武术。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武术表演方阵,由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泉州人”组成,展示拳类表演、刀术、棍术等,运用双节棍、大刀、五行旗等武术道具,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一招一式中传递着中华武术精神。各地青少年学子汇聚泉州,在武术中怀古与创新,传承海丝文化,见证了古城泉州的包容并蓄、和合共济。
亮点六:参与的非遗项目多。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6项、*家级非遗项目36项、省级非遗项目128项,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此次民俗踩街活动共有30项非遗项目参与,其中世界级项目2项,*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6项。
亮点七:台*民俗同台表演。中国台*花莲少数民族的“丰年祭”精彩亮相,演员们身着红色为主色调的服饰,在“祭师”的带领下向天地献上祭品,感谢祖灵护佑。随后,大家欢快地跳起“牵手舞”,共唱歌谣,赞扬祖先与英雄业绩,歌颂丰收年景和美丽家乡,用歌声和舞蹈感怀先祖。还有台*学生进行街舞表演。
独特的舞狮表演
民俗踩街总能见到拍胸舞
反响
“好热闹好精彩,这才是年味”
“太好看了”“节目好精彩”“好多龙”“泉州的就是有文化”……表演者倾情演绎,观看者如痴如醉。踩街队伍所到之处,叫好声、鼓掌声不断,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这热闹喜庆的一幕,与朋友分享这场新春文化大餐。
“这是我靠前次观看踩街表演,好热闹好精彩啊,这才是年味!”来自广州的李小姐告诉记者,为了能占据更佳的观看位置,他们11点就到现场,精彩的表演让他们直呼不虚此行。“与很多城市相比,泉州的传统文化保留得相当好,一个个来自古老传承的节目特别新奇,让人大开眼界。”李小姐说,泉州人的淳朴热情,还有这里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吸引她。她兴奋地透露,自己即将嫁来泉州,这次是特意和家人朋友来晋江男朋友家中商量婚事的,“在这里待着的日子,我直观感受到泉州确实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让我对以后在泉州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期盼。”
“刚才表演者和我们互动的时候,我摸到了龙。”来自苏州的陈先生激动地说道。这个春节假期,他带着老婆孩子开启自驾游模式。“我们是靠前次看这种民俗踩街,很好看,氛围感很棒!”
“能看到此次民俗踩街活动,很幸运。”来自上海的冯先生说,他的朋友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泉州的相关推荐,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两家人决定春节期间来泉州游玩。“这里的人很热情!”他笑着说,在古城“慢”游时,碰到很多热心的本地人向他们介绍泉州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也会推荐当地的特色美食。“看到泉州把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得这么好,我们很感动!”冯先生表示,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来泉州,享受古城的慢时光。
“今年是甲辰龙年,没想到有这么多‘龙’出场!”“舞龙、板凳龙、洪濑天香龙阁都非常有气势,太棒了!”在跟随踩街队伍行进过程中,现场观众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和喝彩声,许多观众还细数踩街出现的各种形态的龙。
“妈妈,你看,她们也插着花,好漂亮。”宁波张女士的小儿子看到蟳埔女方阵出现,不禁大叫起来。张女士说,她们一家春节来泉州旅游,走了许多地方,也体验了蟳埔的簪花围,这个民俗很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参与体验。”市民张先生说,这次民俗踩街内容丰富,市民游客不仅能“一站式”欣赏泉州各县(市、区)的特色民俗,还能看到宋元汉服秀、COSPLAY等,新元素与老传统相结合,更能吸引各类人群,增强体验感。
线下热闹非凡,线上也成了热点。网友“YJH68”说:“踩街很热闹,各种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感谢泉州这座城市,让我在这个春节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网友“家有一宝”说:“泉州踩街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虽然活动已经结束,气氛热情仍是满满,非常期待下一届的到来。”
龙腾虎跃庆佳节
提线木偶精彩演绎
花絮
父子齐上阵 共演嗦啰嗹
“表演时控制好表情会更有感染力,就像这个闻酒香动作,我们要表现出闻到酒香时微醺陶醉的表情……”踩街活动之一的晋江安海嗦啰嗹表演结束后,张子强便关切地为儿子张鹏飞的表演提出改进建议。当天,父子俩齐上阵为大家呈现了热情精彩的表演。
“我爸是嗦啰嗹演出队伍的一员,所以我很小时就接触嗦啰嗹了。”16岁的张鹏飞来自晋江安海镇,是当天演出的旗手。他告诉记者,刚接触嗦啰嗹时就觉得这项民俗欢乐有趣,后来父亲为他讲解了嗦啰嗹中包含的祖先祈求消灾纳福的心愿时,更让他产生浓厚兴趣。他从小学时便报名参与嗦啰嗹的学习和演出。此后,父子俩就经常一起出现在表演中。张鹏飞很喜欢和父亲一同演出的场合,他说,演出紧张时看着父亲在身旁就会安心,父亲还常帮自己提改进建议。
一旁的张子强也告诉记者,儿子能发自内心喜欢这项民俗,他感到十分开心。“像今天这么大的场面,他能克服胆怯并较为顺利地演完,还是有成长的。”父子俩都希望把家乡这项民俗传承下来并推广出去。
据悉,安海“嗦啰嗹”又叫采莲。端午节时,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进行采莲活动。由于行进间反复咏唱《采莲歌》,领唱者每唱一句歌词,众和声高歌“嗦啰嗹啊伊嘟啊啊咧”,意为“消灾纳福”。据考证,“嗦啰嗹”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
与观众亲切互动
喜庆氛围感拉满
“老面孔”
再现民俗踩街
“太开心了,能在20多年后再次参加民俗踩街活动”“以前是被师傅带着进场,手脚放不开,想不到一晃20年过去了,自己成了老师傅”……昨日的民俗踩街活动中,记者遇到多名参与过二三十年前泉州民俗踩街活动的表演者。
时隔20年,民俗踩街活动盛况再度在泉州呈现,不仅是观众,许多表演者也抑制不住兴奋。踢球舞表演队的10多名表演者,多数是上了岁数的人。“记不清参加多少次(踩街)喽。”62岁的吴为林算是队伍中比较年轻的,他参加过10多次上规模的民俗踩街活动。也许因为多年未再出现,踢球舞的老人们行进过程中,频繁遇到观众齐声大喊“再表演一下”,老人们也尽己所能满足大家。
泉州往年举行的民俗踩街,必有拍胸舞队。“问我们队伍参加了多少次,还真记不清楚了。只能说,泉州办过多少次民俗踩街活动,我就参加过多少次。”拍胸舞队的李水生已77岁,昨天活动时气温较高,老人挥汗如雨,“隔了这么久,我们要把较好的一面呈现给全市人民和八方游客。”
石狮卢厝狮阵武术馆馆长卢天补、队员卢健全等人,也是多次参加泉州民俗踩街的表演者。“以前表演就很受欢迎。”沿途观众的欢呼喝彩,让狮阵的表演队员们很欣慰。
打城戏传承中心的黄海山老师,1991年18岁时就参加过泉州民俗踩街活动,表演了戏曲片段,此后也陆续参加过几次民俗踩街。这次,他以领队的身份,带领年轻的新秀踩街表演,同样非常激动,不断叮嘱他们认真表演。
“我之前是表演者,今天是领队。”鲤城区武术协会会长张晓峰也是民俗踩街活动的“常客”。上世纪90年代的踩街活动,他都以武术表演者的身份参与,这次则带领青狮表演队。
“老泉州人对民俗踩街都有着很深的记忆。”在张晓峰看来,对他而言,民俗活动中,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情怀;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对武术、对民俗技艺的坚守。
默默坚守 呵护平安
坚守岗位
默默守护
在这空前盛况的背后,有一个个默默坚守岗位,为保障活动圆满进行付出辛勤汗水的团队。
数百名志愿者参与
“您好,观看踩街活动请走这边。”昨日下午2点多,在东海泉宁路与港湾街交界处,来自丰泽区渔人海上救援中心的志愿者为几名来自福州的游客指引道路。现场带队志愿者黄坤水说,当天上午他们已组织10多名志愿者到现场“踩点”,熟悉踩街路线和各自的站位。
这个扎根丰泽东海、以水上义务救援志愿*务为主的团队,在大小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场踩彩活动在我们的家门口举行,我们要当好‘主人翁’、做好志愿者。”
参与获得志愿团队还有不少: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招募了百名左右的志愿者,是此次活动中发动最早、招募志愿者较多的团队之一;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昨日上午就到位参与彩排活动……
“踩街活动有11个团队、380名志愿者参与,分布在各个点位,提供现场志愿*务。”丰泽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节前文明办发出招募志愿者消息,志愿团队踊跃参与。此外,泉州市急救科普团队招募应急救护志愿者50名,泉州市雷霆救援中心也投入6部车18名志愿者。
千名警力护平安
下午2点多,市民黄女士早早带着3个小孩来到府东路“抢位”,其间一名小男孩走散。焦急的她立即向现场的民警求助。“不要着急,应该不会走远。”丰泽公安分局执勤民警带着她来回寻找,并通报了这一消息。很快,在不远处的人潮里,民警和黄女士找到了混在人群中的小男孩。
维持现场秩序、保障演员及观众安全,这是执勤民警的重要职责。记者从丰泽公安分局了解到,在接到踩街活动的通知后,该局高度重视,提前派出警力,开展实地勘察,制定详细计划。当天的踩街活动,该局部署投入1485名民警、辅警及安保力量,特警巡逻车15部、应急车辆15部、无人机及相关设备3架(套),同时还投入大量维持秩序的设施。
据了解,除了丰泽公安分局全警投入,市公安局领导带队赴现场指挥,相关部门也予以全力支持。
惟妙惟肖的表演
活力四射的少年
民俗技艺后继有人
年轻一代扛起大旗
时隔20年重启的民俗踩街活动,惊艳了八方游客。许多人注意到,表演队伍中出现了许多青少年的身影,他们娴熟的技艺、精湛的表演获得了阵阵喝彩。在行家们看来,吸引年轻人加入,在传承中创新,对于提升民俗技艺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踩街队伍中,第19个出场的是8头青狮,每行经一处街区,活泼可爱的青狮舞动轻灵矫健的身姿,都引发巨大轰动。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舞青狮的大多数为年轻人。“这可是相当可喜的局面。”鲤城区青狮队领队、鲤城区武术协会会长张晓峰介绍,近年来青狮队的传承非常不错,一些有武术功底的青少年喜欢加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队伍中17岁的吴俊锴已有几年的舞狮经历,他负责的狮头难度较大,要不时跳跃,视野又受影响,但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将青狮舞出了气势,颇令张晓峰骄傲。
年仅5岁的蒲锐泽是1500名民俗活动表演者岁数最小的其中一人。还在上幼儿园的他,虽然登台次数不算多,但面对昨天的大场面并没有怯场。他所在的武术表演队伍有35人,大多数年仅八九岁。“武术不是光靠喜欢就能有所成就的,能吃苦,还要能坚持。”张明教练是泉州开发区武术表演队的领队,这些少年儿童在他眼皮底下成长起来,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他欣喜。
石狮市卢厝狮阵有130名表演者,是踩街队伍中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之一。5岁的卢瀚铭舞狮头的身姿还显稚嫩,但其父亲卢良伟在后面不断给他鼓劲加油,“动作步伐记住。”瀚铭认真地跳跃走步,将狮头舞得生风。
在南戏方阵里,精彩的梨园、打城、南音、高甲、木偶等戏种受到观众追捧。“这些年,打城戏越来越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为打城戏的传承发展注入了动力。”黄海山带领12名青少年边表演边行进,早在1991年、1992年,黄海山已经作为表演者参加过民俗踩街活动。相比以前,现在的打城戏,在各种场合亮相,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所熟悉。观众喜闻乐见,年轻一代愿意学,这也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对戏曲表演坚守所结出的硕果。
有着几十年拍胸舞表演经历的李水生,带领的江南王宫拍胸舞队,所到之处都能掀起一阵“旋风”。“很多拍胸舞者随着年纪增大,跳不动了。”今年77岁的李水生说,这是时代更迭的规律,好在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一代加入,愿意学肯吃苦。
队伍中,一名小伙子白皙的脸庞,让观者一看就知道岁数不大。一问,果不其然,小伙子名叫李佳豪,19岁,在读大一,是李水生的孙子。
“我打小就会(拍胸舞)了。”李佳豪笑着说,他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练习,没费太大力气就学会了。说是轻松,可队伍里的几名表演者告诉记者,小伙子训练的时候非常刻苦认真,汗水没少流,“未来他能扛起我们拍胸舞的‘大旗’!”
责任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