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千年昼锦堂,历史照亮现实;

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走近北关区昼锦堂学校

感受千年昼锦堂文化

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安阳好

安阳好

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

升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

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

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这首宋词《安阳好》的作者便是被誉为“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的北宋相州人韩琦。韩琦为三朝元老,同朝为官的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包拯等,群星璀璨,名臣如云,正如陈寅恪所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让我们来了解下韩琦传奇的一生和昼锦堂背后的动人故事

一、亦将亦相,功业千秋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出身相州名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名列第二。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后任枢密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1075)卒,年六十八。谥忠献。

韩琦

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图 韩琦像,来源于故宫南薰殿历代圣贤名人像

韩琦一生,历相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立英宗、神宗二帝,堪称北宋重臣。韩琦在担任谏官时敢于犯颜直谏,“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四川旱灾严重,饥民大增,31岁的韩琦被任命为安抚使。他到四川后,减免赋税,开仓放粮,史称“活饥民百九十万”。蜀民无不感激涕零,称颂韩琦为再生父母。仁宗康定元年(1040),韩琦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与范仲淹共同抗击西夏,深为朝廷倚信,天下称为“韩范”。

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韩琦等推行新政,以图解决北宋以来积贫积弱的国势与当时危机,由此拉开了北宋中期改革的序幕,史称“庆历新政”。韩琦身居相位十年,历经三朝,确保了仁宗立储,调解了英宗与太后两宫矛盾,辅佐神宗,保证了北宋朝廷局面的稳定。神宗称赞韩琦为“佐命元老,两朝顾托”

二、昼锦堂:“邦家之光”

昼锦堂

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昼锦堂,位于河南安阳古城内东南营街。原址在相州高阁寺一带。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据《汉书·项籍传》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

明弘治十一年(1498)移建于韩王庙内。清乾隆五年(1740),彰德知府李渭将昼锦堂改设为“昼锦书院”。乾隆五十二年(1787),彰德知府卢崧扩大规模,延请名师,招募学子,研习经典,昼锦书院步入鼎盛时期。此后从这里走出了许多的文人墨客,其中不乏大雅之士。

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传千年昼锦堂文化,古书院沉淀,思辨萃取文化

昼锦堂堂顶覆绿色琉璃瓦,堂后为忘机楼,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后为书楼和康乐园。这座雄伟秀丽、古朴幽雅的庭院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昼锦堂作为韩琦读书会客的地方,并因至交好友欧阳修撰文《昼锦堂记》而名垂千古。

昼锦堂遗址东侧有两株千年古槐,相传为韩琦所手植,至今仍然亭亭如盖,德荫后人。

三、文化瑰宝:昼锦堂“三绝碑

三绝碑

三绝碑

《相州昼锦堂记碑》是欧阳修文、蔡襄字、邵必题额,因而被后人称为“三绝碑”再加上韩琦的政绩,司马光的碑阴,,实为“五绝”。这块《相州昼锦堂记碑》背后的历史何其厚重,完全称得上文化瑰宝!

一绝:欧阳修的文章

欧阳修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他所作的《昼锦堂记》结构严谨,事信言文,被后人誉为“天下莫大之文章”。这篇文章凸显了韩琦“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志向和追求“耀后世而垂无穷”的理想,符合欧阳修崇尚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原则。此文选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

二绝:蔡襄手迹

昼锦堂书

蔡襄为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的说法。《昼锦堂记碑》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为了表示对当朝重臣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程中别出心裁将每个字单独写几十遍,优中选优,择最佳者拼合,叫“百衲碑”,故《昼锦堂记碑》被宋人称为“本朝第一”。毕原《中州金石记》说:“襄字方正,为一代绝手,此碑尤名于时。

三绝:邵必的题额

邵必

邵必,宋朝进士,后来官至龙图阁学士。除了文学造诣外,他的书法在当时也很有名,尤其是对篆书和隶书方面有自成一家功力。《昼锦堂记》的石碑的碑额,也就是“昼锦堂记”这四个字,是邵必的篆书所写。

四绝:司马光的碑阴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文记载韩琦在河北大名府救灾的事迹,这篇文章被刻在了碑阴部分。

五绝:韩琦的政绩

昼锦堂记碑

宋夏战争爆发后,韩琦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后来主持“庆历新政”。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三绝碑上记述社稷之臣可谓又一绝。

韩琦的政绩,欧阳修的文章,蔡襄的书法,邵必的篆额,司马光的碑阴。一块碑上齐聚了北宋时期的五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以想象这块碑的价值了吧!

四、怀念越千年,泽被后世

韩王庙

宋神宗熙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1075年8月8日),韩琦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神宗在禁苑为他恸哭举哀,又辍朝三日,还御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韩琦“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 。欧阳修评价说:“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苏轼自认为是韩琦的弟子,在韩琦去世后,写下了缅怀之作《醉白堂记》,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

韩琦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政治遗产和文化遗产,名留青史,泽被后世,安阳百姓不忘他的功德。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安阳百姓便为韩琦建立生祠。金代贞祐年间(1213-1217),韩祠毁于兵火。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安阳百姓又在原生祠地基上建庙立像,改为韩魏王新庙,至今香火鼎盛。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返京,路过安阳,分别题匾“器博道宏”、“适时济物”。

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发展历程(近现代)

乾隆五年

彰德知府李渭奉巡抚令,将昼锦堂改为府立昼锦书院。

光绪二十六年

彰德知府许葆莲将昼锦书院改为昼锦学堂。

光绪三十年

彰德知府岑春熙将昼锦学堂又改建为彰德中学,成为河南省最早的中学

2022年

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昼锦堂学校

北关区昼锦堂学校

安阳市北关区昼锦堂学校是安阳市人民政府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校名缘于北宋名相韩琦公的昼锦堂,作为南京长天科技集团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高端学校,北关区昼锦堂学校位于安阳市北辰大道与永明路交叉口东南角,学校总占地面积12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人民币3.8亿元,学校可开设60个高中教学班,能满足3000名学生生活和学习,校园环境兼具园林的幽静雅致和书院的文化底蕴,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从昼锦书院到现在的北关区昼锦堂学校

它一路以来继承了古书院的遗风,

以教书育人为本。

昼锦堂承载千年历史,

虽然韩琦在这里只待了几年时间,

但他的高风亮节

注定与昼锦堂紧紧联系在一起,

昼锦堂的故事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吃土少年"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culture/8Uj0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