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戏水都是人们夏季非常喜欢的活动。不过,活动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耳朵进水的情况。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正常的外耳道与中耳被鼓膜隔开。耳朵浸入水后,水一般不会进入中耳。但是由于呛水而引起的水流倒吸,却可能使水通过鼻、鼻咽、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鼓膜穿孔的情况下,水也会直接进入中耳腔,不及时清理容易导致感染。
一般情况下,耳朵里进的水是很容易出来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外耳道就像水桶一样,水桶的口就是我们的耳朵眼,水桶的底就是鼓膜。进水后,把“水桶”口朝外,再做做咀嚼动作或是摇一摇头,水就可以自行流出了。
即便如此,如果不小心让水流进耳朵里,也要尽早处理。因为水有一定的张力,在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会形成一道屏障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更不易自动流出。
保护耳道,我们可以这么做:
1.游泳和沐浴后,倾斜头部,患耳朝下,用力向后上拉耳廓,以便水能从耳道中流出。
2.如果耳朵里面还有水,可以用棉签将水分吸出,切忌用力擦拭挖耳道。也可以试着用吹风机干燥耳孔,但要注意吹风机的风速和温度处于最低档,并与耳朵保持一定距离。
3.游泳前,应该咨询管理人员,了解水中的消毒剂含量和pH值,是否至少每两天测一次。消毒剂量和pH值合适的温热游泳池,不宜滋生细菌。
4.别用发卡、铅笔、大头针甚至手指掏耳朵。
5.尽量不要掏耳垢,耳垢能防止耳孔遭受感染。如果觉得耳孔被耳垢堵住了,那就请医生帮忙,而不是自己随意动手。
6.如果鼓膜损坏、外耳感染或者耳朵溢液,尽量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就医。
7.如果耳朵瘙痒、肿大、疼痛或者有液体流出,应及时就医。
文: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耳鼻咽喉科 万姣 朱立新
来源: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