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纪录片《马背上的传承》——
以影像解码非遗文化
龙艳
纪录片以其真实、客观的记录形式、忠实事物原貌的表现手法,将人、事、物用影像“留存”下来,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播中拥有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聚焦肃北,聚焦非遗。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百安概念影城承办的“爱上纪录片”系列展映暨甘肃本土优秀纪录片展播活动日前进行了“甘肃音像 肃北非遗纪录片展映月”,展映由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甘肃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兰州大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马背上的传承》。该纪录片一共分为七集,分别为《调驯生马》《马具制作》《沙嘎骨雕》《蒙医蒙药》《银器之美》《肃北剪纸》和《雪山华服》。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技一艺熠古今。大型人文纪录片《马背上的传承》以祁连山下的肃北雪山蒙古族为背景,以“手工艺匠人”为切口,记录他们的匠心传承和生活日常,在细致入微的记录与探寻中,展示手工艺的制作过程,用镜头语言解读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绵延悠长。
以诗意画面呈现非遗之美
这部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与地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天然的联系。肃北,坐落于甘肃省境内,融草原和雪山于一体,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本古老的诗篇,抒写着人与自然、人与传统的深情厚谊。在时间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该片中一望无际的草原、雪山,奔跑的骏马、梦珂冰川、瑰丽险峻的党河大峡谷,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之美。在真实记录非遗项目的同时,该片努力追求镜头美、语言美、叙事美,使观众更加接近非遗,实现了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双重体验。
《马背上的传承》以肃北非遗为线索,串联起了那达慕、赛马节、蒙医蒙药、马鞍、银器制作、骨雕、驯马等多元类型的蒙古族非遗文化,并把壮观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古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相交融,揭示了非遗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拓展非遗文化传播空间
由于历史较为久远,大多数情况下,非物质文化往往以语言的形式代代相传。以视听语言来进行叙事的纪录片,则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真实地记录下来,从而让观众能对这些技艺有所了解与认知。
《调驯生马》是肃北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鲜活展现,从古老的岩画描绘到现代的马文化展厅,再到主人公新军、其乌扣、亮亮的驯马历程,故事从多个维度探索了马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辽阔的草原上,驯马手们耐心地引导着马儿,展现了他们对马的亲近和驯马技艺的精湛。
《肃北剪纸》犹如一幅画卷,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肃北剪纸的魅力与特点。在这片土地上,纸张变幻成灵动的图案,而剪纸手工艺人则成为连接古老与现代的桥梁。
《蒙医蒙药》带领观众穿越时间,探寻蒙医的奥秘,感受医者的仁心。
《银器之美》从传统银碗制作技艺到手工银饰制作过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银器制作的复杂工序和技术。纪录片不仅展示了银器的美丽,更传递了手工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和执着。同时,影片也反映了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平衡。在机械加工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手工匠人金花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传统银饰制作技艺,同时也在设计中注入现代元素,对传统的珍视与创新的融合展示出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和力量。
甘肃省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在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拓展了非遗项目的传播空间。
以传承人为主线的叙事策略
纪录片的本质是写“人”的艺术,所以创作团队选择以人为本、以小见大的拍摄角度,将切入点放在非遗传承人。11位传承人带出七项“非遗”项目、七段文化传承故事。《马背上的传承》不但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而且将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承的大格局与个体的小故事紧密结合。在现场发生的场景中捕捉到故事情节,敏锐地预见到事件发生、展开的可能性,以直接记录代替预设式的记录,避免了说教式的叙事,实现了非遗故事的活态化表达。
纪录片要有“人”,有“故事”,更要有情感。唐胜父子的误解与对抗,单翠文与徒弟之间的情感,其乌扣与亮亮的兄弟情深……这部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既有“喜”,也有“忧”。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也被纪录片用艺术的形式流畅地表达了出来,如蔡拉和唐胜对于传承的担忧、乌德木图深感创新的艰难。文化遗产该怎样延续生命?新一代传承人应该怎样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中守正创新?这些传承人的故事,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路。
从整体层面来看,《马背上的传承》系列纪录片更像是肃北非遗文化的一本影像志,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喜欢非遗。更可贵的是,通过这部纪录片细腻而丰富的视角,我们得以亲眼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遗与人之间的羁绊和融合,感悟传承至今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