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我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坚持政治引领,把稳旗帜方向
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思想上要更加统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度谋划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战略任务,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谋篇布局,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政治上要更加团结。从全局出发把握正确方向,着眼大局谋划开展工作,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特别坚决,在明辨大是大非立场上特别清醒,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上特别坚定,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行动上要更加一致。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等重点任务,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教育固基,厚植思想根脉
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抓好国民教育。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培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上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坚持不懈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实现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深刻转变,培养一批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的各民族优秀青年。抓好干部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教育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在党性锻炼中深切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断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库、师资库,举办专题研讨班,完善课程成效评价体系,从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宣传阐释等方面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意识的工作水平。抓好社会教育。加强对各族群众的培训,构建全覆盖、常态化的社会面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面宣传教育体系,打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现代文明教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开发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的宣传教育模式,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推动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坚持文化润心,构筑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文化符号。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融合环境景观、生产劳动、文字语言、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多重具象,概括为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意志的总概性象征符号,突出各民族的共有共享属性,形成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助推中华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凝聚和实现;运用文化载体,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深度挖掘其中承载的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建设,让文物遗产活起来,把民族精神传下去,引导各族群众形成对中华文化起源、中华历史脉络、中华文明成就的鲜明认知,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打造文化阵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大多层次文化产品供给,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文化阵地传播新时代文化政策,讲述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故事;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和提升文化辐射力、文化浸润力、文化凝聚力、文化支撑力,引导各族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持续增强作为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底气。
坚持互嵌发展,推动团结共进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趋势,必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空间共聚促融合。制定各民族跨区流动政策,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拓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明程度,在尊重差异、强调认同中实现中华民族大融合。以经济共建促发展。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部署要求,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国内国际发展的新环境、新变化、新条件、新特征,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基础;组织开展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活动,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满足各族群众多元化需求,在互学互鉴、相辅相成中助力各族群众提升专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以社会共治促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各种风险隐患,既要运用好自下而上、重在预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也要实施好自上而下、重在破难的新时代“浦江经验”,把矛盾争议化解在基层,把问题纠纷消除在萌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治理韧性,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路童越,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
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