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鼎盛时期电影艺术巅峰之作,1973年上映,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
作者|杏花核金
苏联女情报员凯特带着她和德国士兵的婴儿,在下水道躲避搜捕。
2022年夏天6月22日星期三,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1周年很惨淡。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今日头条账号当天的微头条称:“6月22日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悲惨的日子——纪念和哀悼日。81年前的这一天伟大卫国战争爆发。”
纳粹德国保安局情报*女军官。
今年,对俄罗斯来说,仍然是充满国运转折风险的一年,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争仍在进行之中,难分仲伯。事实上,当年苏联红军与纳粹德国作战的主力之一,就是乌克兰方面军。乌克兰人能征善战,看来是有血脉基因的遗传。由于美国及北约对乌克兰的持续经济、军事援助,以及对俄罗斯全方位的制裁,俄罗斯现在的处境,和1941年的处境差不多。
施季里茨与的纳粹德国特工同事商议工作。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了《春天里的17个瞬间》这部电视连续剧。俄罗斯不缺少伟大的艺术家,数学家,工程师,电影艺术曾经一度繁荣。《春天里的17个瞬间》首映时间是半个世纪以前的1971年。 彼时,正是苏联与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力量的天枰向苏联倾斜,苏**力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时期。
施季里茨与苏联女情报员的丈夫埃尔文商量工作,为避免谈话被窃听,施季里茨指示女情报员凯特弹一曲钢琴。
苏联影视作品素以冗长细节着称。《春天里的17个瞬间》在冗长细节中,充满展现出了苏联的文化自信。一是没有刻意丑化敌人纳粹德国的形象。甚至纳粹军官的服饰都非常精美,比现在俄罗斯二战题材影视片中的服装道具,要真实可信得多。二是没有刻意贬低敌人纳粹德国的智商。能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敌人不是愚蠢的,而是狡诈且强大的。 战胜强大的敌人,更显苏联的超级强大。 三是音乐优美、感人,充满忧伤,又不失胜利者的满满自信。四是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即共同价值观。如对美好生活、爱情、正义、善良人性的渴求,对死亡的恐惧,等等。大约经典之美、传世之作,概莫例外。
遗憾的是,当时这部经典传世之作是用黑白胶片拍摄的。不过,现在,已能够看到后期上色的彩色影片《春天里的17个瞬间》。
施季里茨与苏联情报员埃尔文。
影片的男主人翁,潜伏在纳粹德国保安局情报处的军官施季里茨上校的扮演者,是苏联表演艺术家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生于1928年,卒于至2009年,享年81岁。苏联间谍施季里茨上校在德国潜伏了20年时间,他到底是德国人还是俄国人?影片并没有交代。为了国家利益和胜利,施季里茨与妻子分别了十年时间,这种人生经历非常人能淡然接受。
施季里茨与苏联情报员埃尔文和凯特夫妇。
施季里茨历经千山万山往返德国与瑞士之间,克服纳粹德国保安局情报处、反间谍处(盖司太保)重重杀机的千难万险,辗转反侧于情报联络人员之间的千辛万苦,孤身奋斗于敌穴内部、千方百计地完成了侦破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背着**,与西方进行停战谈判的重大*治阴谋。剧终情节,在柏林解放前夕,为了彻底打败纳粹德国最后的胜利,施季里茨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返回纳粹德国首都柏林,个人及家庭的奉献与牺牲太大、大沉重了。
苏联情报员凯特已怀孕,这将带来巨大的危险。
《春天里的17个瞬间》共12集,每一集都精彩无限。剧中,纳粹德国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仔细研究发现,执掌纳粹德国的,实际上是一群走错人生道路的年轻德国人。党卫军领袖希姆莱自杀时,44岁。保安局情报处处长、旅队长(少将级别)舒伦堡战后被判刑6年,病逝于意大利都灵,42岁。
舒伦堡。
纳粹党实际负责人马丁•鲍曼自杀于苏军攻陷 柏林当天,45岁。
鲍曼。
戈培尔, 纳粹德国 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自杀于柏林,48岁。 盖世太保缪勒失踪于柏林解放前夕,失踪时45岁。
缪勒。
纳粹德国的兴亡,值得研究。当初,德国纳粹党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之初仅仅7人,数年间,如大海潮汐般迅速弥漫、取得德国政权,继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执政仅仅12年时间,便如沙雕一样,被波浪而来的正义历史潮流,席卷得无影无踪。
施季里茨在自己的别墅(苏联情报工作站)附近,救助一只流浪犬。
《春天里的17个瞬间》剧中有一段旁白对话,纳粹德国的领导层,几乎没有人受过高等教育,本来纳粹德国是有机会,率先造出原子弹的,如果不驱逐爱因斯坦等德国科学界的犹太人的话,如果对科学技术有强烈执着的巨大追求的话。果真如此,德语也许是当今世界上靠前通用语言,然而,历史可以研究,却不能假设。实际上,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非一己一国之力。当时,纳粹思想已经侵染腐蚀整个西欧、中欧的肌体。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意大利、奥地利、匈利亚、罗马利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都是轴心国国家。曾经有一部美国人写的巨作《第三帝国兴亡史》,也值得一看。
宁为太平犬,不作离乱人。战争带来流浪犬忧郁的眼神。
纳粹德国的国家权力,大体分为军队、党卫军、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与保安局四大构架。军队由前线作战的德国国防军元帅们掌握。党卫军由其领袖希姆莱掌控。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由**的助手马丁•鲍曼掌握。大家熟悉的盖世太保,实际上是纳粹德国保安局下属四处(反间谍机关),其处长是剧中的四处处长、旅队长(少将级别) 缪勒。盖世太保是德语秘密警察的意思,因其从事的工作是反间谍工作。而剧中的主人翁 施季里茨,是保安局情报处处长、旅队长舒伦堡的下属,旗队长(上校级别)。
纳粹德国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右一。
纳粹德国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妄想保存纳粹德国、抵制苏联共产主义。与西方的秘密媾和谈判,主要是通过保安局情报处处处长舒伦堡安排德国将军沃尔夫,与美国欧洲情报负责人杜勒斯,在瑞士伯尔力进行的。而施季里茨的任务,就是核实并破坏纳粹与西方的媾和谈判。《春天里的17个瞬间》就是围绕春天的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这一惊心动魄的谍报战展开的。
施季里茨的妻子,就此一别,十年生死两茫茫。
柏林,毕竟是德国首都,二次世界大战丝毫掩盖不了她高雅的城市规划建设成就。施季里茨在柏林郊区的乡村别墅,大气的落地窗、贵族壁炉、女仆、钢琴、奔驰汽车、面包、黄油、白兰地烈酒,丝毫不比现在的生活质量差多少。
施季里茨回忆十年前,在柏林一家酒吧,与妻子秘密见面,深情注目。
战争摧残人性,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个剧情很感人,没有庸俗的热吻、上床,战争环境下残酷的隐蔽战线斗争,使得这场告别戏没有拥抱,甚至连对话也没有。只有互相确认过的眼神,内心的深情激涌澎湃,以及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施季里茨面前有一杯红葡萄酒,寓意与妻子的红色持久爱情;一只闪烁微光的白色蜡烛,寓意纯洁的婚姻依然存在;左手指间夹着一只香烟,寓意极力保持内心的焦虑与平静,施季里茨是左撇子吗?左撇子的智商远高于普通人的平均熵值,确实适合当间谍;右手垫着一张报纸,随时准备转移期待的目光;除了眼神,面容毫无表情,怪不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我的瞎掰,不知当年剧作和导演,是否有意这样安排。
莫斯科契卡总局的将军,正在研判施季里茨报告的密电。
画面转到莫斯科。空旷的房子里,铺着厚厚的地毯,高大的落地窗和墙面裙挡,映衬出朴素的奢华与典型的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苏联时期的军官办公桌,一般是T字型,这在很多俄罗斯二战影片中,如出一辙得到映证。墙上空旷处,挂着列宁的画像。这里有一点小小的疑问,要说 二战时期,应该挂斯大林的画像才对 。1973年的苏共总**是勃列日涅夫,此前,斯大林已被郝鲁晓夫全盘否定。估计这个时候拍摄的二战谍战片,按照“*治正确”的原则,对苏联领袖的挂象,做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性处理。
苏联女情报员凯特身份暴露,盖世太保监控。
苏联女情报员凯特生孩子时,不由自主地用母语俄语叫唤,暴露了身份,被纳粹德国盖世太保安置在军队医院监控。盟军对德国进行了大轰炸,把苏联情报员居住的地区,炸成了一片废墟。女情报员凯特的丈夫埃及文,在大轰炸中不幸遇难。虽然女情报员凯特侥幸活了下来,但在大轰炸中脑袋被砸,患上了脑震荡。施季里茨在大轰炸后,去住地寻找苏联情报员未果,为后面的剧情开展埋下了伏笔。
苏联女情报员凯特辩认装有发报机皮箱,意识到自己身处危境之中。
纳粹德国盖世太保假装成保险员,到看望苏联女情报员凯特,办理保险赔偿事宜。从盖世太保询问中,苏联女情报员凯特得知,自己的丈夫埃尔文在大轰炸中遇难。这里的剧情展开中, 有一个败笔,就是盖世太保在废墟中,找到了装有发报机的皮箱 ;明知苏联女情报员凯特是俄国人,已经对她实施监控的情况下,盖世太保却将装有发报机皮箱的照片,拿给苏联女情报员凯特辩认。这一举动,使苏联女情报员凯特知道自己身处危境之中,暴露了盖世太保的愚蠢。真实的盖世太保,真有这么愚蠢吗?
舒伦堡旅队长向希姆莱汇报与西方媾和谈判的细节安排。
舒伦堡,真实的历史人物,一手策划和具体组织实施了纳粹德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在瑞士伯尓力,与西方的媾和谈判工作。战后,苏伦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42岁病逝于意大利都灵。剧中的舒伦堡对施季里茨是绝对的信任,甚至于两人还有深厚的私人交情。剧中有一个情节,苏伦堡给四处(盖司太保,反间谍处)处长缪勒打电话,缪勒说别捂话筒了,一下子就知道施季里茨在舒伦堡的办公室里。施季里茨最后带着苏联女情报员从德国到瑞士,出境签证就是舒伦堡手写批准的。有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就是 扮演苏伦堡的演员,比真实的苏伦堡要英俊漂亮许多 。
剧中的希姆莱,与真实的纳粹德国魔头相比,少了一大截阴险狡诈的气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2月4日至11日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召开。这是《春天里的17个瞬间》剧情的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从右至左分别是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尓三巨头。
雅尔塔皇宫位于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上。苏联苏共总**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此举行了一系列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首脑会议:欧洲战后重组的问题,战后处置德国、波兰、远东和成立联合国问题。
缪勒指定盖司太保秘密调查施季里茨。
(图片内容,同上图)
这次会议后形成的国际社会雅尔塔体系,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是在雅尔塔会议召开之后,西方背着苏联,单独与纳粹德国接触,与希姆莱的代表沃尔夫将军进行媾谈判,充分说明了 西方的阴险与狡诈,毫无国际信义可言 。这一伪劣基因,至今仍在西方政客肮脏的血液中,延续和浸染扩散。
美国欧洲情报局间谍头目杜勒斯。
施季里茨首次会见新发展的德国籍情报员。
这是一个泣婉的故事。施季里茨参加了医学教授卡尔.普列施涅尔的葬礼,此人是他与德国地下反**组织的唯一联络人。教授去世后,施季里茨与中央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两个情报员组成的小家庭一发报员埃尔文和凯特,现在,埃尔文已在盟军大轰炸中遇难,凯特已分娩生下一个男孩,但被盖司太保所控制。
施季里茨与教授(弟弟)交谈。
施季里茨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可靠的情报员,因此,他找到了已故普列施涅尔教授的弟弟,并最终说服他成为自己的情报员。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呆过,他说,如果有人用鞭子抽他,他会忍不住招供。这为后来 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在瑞士丧失了警惕,没有使用暗语接头,最终落入纳粹间谍的圈套,英勇服毒自杀 ,埋下了伏笔。施季里茨给了他一颗伪装成香烟的毒药。
施季里茨奉舒伦堡的命令,到监狱里提审牧师。
牧师,是剧情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为了与西方媾和谈判,舒伦堡安排了两个渠道,一是希姆莱的亲信沃尔夫将军,直接与美国欧洲情报局负责人杜勒斯进行谈判;二是牧师,希望利用教会的影响力及特殊管道进行与西方政府的媾和谈判。第二个管道即牧师,被旅季里茨争取成为反纳粹人士,并将计就计获取了希姆莱与西方媾和谈判的准确情报。
莫斯科收到施季里茨发来的准确情报。
施季里茨与莫斯科的联系一度中断。一则医生教授情报员去世。二则情报员埃尔文遇难。三则情报员凯特下落不明。四则发报机也丢了。幸亏发展了牧师,牧师通过民用电报,用暗语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苏联情报站建立了联系。
苏联外交部单独召见英国驻苏大使。
苏联获悉美英两国违背雅尔塔会议决定,背着苏联、单方面与纳粹德国进行媾和谈判的确切情况之后,外交部长莫托洛夫召见英国驻苏大使,通报媾和密谈情况,提出外交抗议。英国驻苏大使表示,立即将情况报告英国政府。现在媾和密谈真相大白于天下,美英被迫终止与纳粹德国的外交接触,恪守不与纳粹德国单独媾和的雅尔塔会议精神。纳粹德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企图拯救纳粹德国的努力,彻底地失败了。
苏联外交部向英国驻苏大使,宣读外交照会,要求英国政府终止与纳粹德国的媾和谈判。
施季里茨与牧师在瑞典庆祝胜利,他将牧师妹妹的信递给牧师,并且 告诉牧师:他的妹妹一家人,已被安顿在德国的农村,不缺食物,很安全。 施季里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牧师妹妹一家人在乡村生活的照片,写下联系地址,交给牧师。
施季里茨与牧师完成任务后,在瑞士伯尔力见面。
现在,施季里茨拿到了牧师通过瑞士前首相带来的,纳粹德国与西方秘密媾和谈判的录音带。他带着录音带,来到苏联驻瑞士大使馆,要求准备一间房间和录音机。他打开录音机,认真听得起来,陷入了沉思之中。此时此刻,他知道他和牧师,以及牺牲的教授、情报员的共同努力,正在改变欧洲的历史和第二次世界战争的进程。
施季里茨在苏联驻瑞士大使馆,认真聆听媾和谈判录音。
施季里茨向鲍曼“告密”。鲍曼得知沃尔夫将军代表希姆莱,在瑞士与西方媾和谈判的情报之后,恼羞成怒。鲍曼直接找来帝国保安局局长,要求他立即召回沃尔夫将军,并下令将沃尔夫将军立即逮捕,摘掉肩章,押送去见纳粹德国元首**。
鲍曼召见帝国保安局局长。
帝国保安局局长权衡利敝之后,答应鲍曼:不将召回和抓捕沃尔夫将军之事,报告党卫军领袖希姆莱。
(图片内容,同上图)
然而,无巧不成书,人算不如天算。 鲍曼的秘书已被保安局情报处处长、旅队长舒伦堡收买。 舒伦堡得知保安局将抓获沃尔夫将军,直接送到**办公室的情报之后,立即亲自前往机场接走了沃尔夫将军。前来抓捕沃尔夫将军的盖司太保,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沃尔夫将军,在眼皮底下被舒伦堡接走。
舒伦堡的车,急驱沃尔夫回国降落的机场。
此时的鲍曼,正在办公室焦急地等待着保安局抓获沃尔夫将军的消息。他前往**的办公室报告情况,被**的副官告知,帝国元首正在接见党卫队领袖希姆莱。鲍曼知道,希姆莱一定提前向**撒了谎,化解了危机。
鲍曼与**的副官。
这场与希姆莱争夺权力的*治斗争,鲍曼已经输了。鲍曼不得不向离开**的办公室的希姆莱、舒伦堡沃、尔夫将军表示祝贺。鲍曼称赞沃尔夫将军发现、阻碍、终止了与西方媾和谈判的阴谋。 剧情180度大反转啊!
鲍曼在办公室,等待抓捕沃尔夫将军的消息。
舒伦堡接走沃尔夫将军,和他一起径直来到希姆莱办公室汇报情况。希姆莱得知与西方秘密媾和谈判的事情败露,气急败坏。舒伦堡建议先声夺人,赶在鲍曼向**汇报工作之前,直接向**呈情,谎报沃尔夫将军是去侦查和阻止纳粹德国与西方的秘密媾和谈判的,并建议沃尔夫将军马上记录一份,由舒伦堡口述的,呈报给**的材料。希姆莱同意了舒伦堡的建议。
希姆莱(右一)、舒伦堡(左一)和沃尔夫将军。
希姆莱、苏伦堡和沃尔夫将军,赶在鲍曼之前,捷足先登地向**汇报了派遣沃尔夫将军“将计就计”,“侦查”、“破坏”和“阻止”纳粹德国与西方秘密媾和谈判的成果。**完全被蒙骗糊弄了,听信了希姆莱自救自保的谎言。
施季里茨向鲍曼打电话。
盟军空袭纳粹德国首都柏林,保安局一片恐慌,纷纷到防空洞躲避。施季里茨趁无人之际,进入机要电话室,挂通了鲍曼的电话,并以一名“忠诚的党员”的身份,请求再次约见鲍曼。他告诉鲍曼,他给鲍曼写过一封信。但是, 此处剧情有一个败笔,就是施季里茨不小心把指纹留在了电话话筒把手上。 潜伏纳粹德国20年之久的苏联间谍,会有这么粗心吗?
凯特假装庆祝女盖司太保的生日。
施季里茨从保安局反间谍处获悉:苏联女情报员凯特仍然活着,已经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关押在纳粹德国军队医院。凯特暴露身份的原因不幸被施季里茨言中,就是分娩时,处于昏迷状态的凯特,忍不住用俄语喊叫。施季里茨前往医院提审凯特,利用通过病房过道走廊、无人监视的两分钟时间,告诉凯特必须将计就计,假装答与纳粹德国保安局合作,再图逃离魔窟之计。
看管苏联女情报员凯特的德国士兵。
盖司太保在发报机皮箱上,发现了施季里茨指纹。施季里茨身处险境,被缪勒带到保安局反间谍处地下刑询室。施季里茨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再次迷惑缪勒。应施季里茨的要求,缪勒安排盟军大轰炸之后,施季里茨去与苏联情报员埃尓文与凯特接头时,曾经见过面的德国警察指识施季里茨,并亲自充当被指认的对象。德国警察指认了施季里茨,与此前施季里茨向缪勒描述和解释的情景完全一样:
缪勒与施季里茨在地下刑询室。
盟军大轰炸之后,施季里茨路过轰炸地点,帮过一位德国妇女推过婴儿车,将废墟旁的几只箱子,搬运到路边人行道上。这是发报机皮箱上留有施季里茨的指纹的原因。
缪勒派盖司太保深夜试探施季里茨。
缪勒相信了施季里茨的胡扯,并通过安排德国警察的指认,印证了施季里茨的“解释”。
这段剧情太假!纳粹德国保安局反间谍机关竟然如此荒诞不经、迂腐无能? 好的电影不在于真实的逻辑,而在于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加入感人肺腑的音乐与刻骨铭心的画面。
苏联女情报员宁可牺牲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的生命,也不泄露工作机密。
盖司太保怀疑施季里茨与苏联女情报员凯特有联系,威胁凯特交待问题。如果凯特不合作,将打开窗户、剥开凯特刚刚生下的孩子的衣服,几分钟之内,孩子将被冻死。凯特宁肯牺牲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的生命,也不泄露工作机密。眼看孩子嘶声力竭地哭叫,悲愤无助的凯特晕倒在地。盖司太保再次用孩子的生命,威胁凯特招供。这一次,看管凯特的德国士兵忍无可忍,拔枪“砰、砰、砰”击毙了一男一女两个盖世太保。
凯特与德国士兵开始逃亡。他们一开始来到孤儿院,接走了德国士兵安置在孤儿院的孩子。盖司太保开始了抓捕凯特和德国士兵的搜捕行动。德国士兵在大街上,与尾随而来的盖世太保对射,不幸中弹牺牲。现在,苏联女情报员凯特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得不艰难地躲避搜捕。
这一段剧情很感人。 反对纳粹暴行的、反叛的德国士兵,用生命诠释了正义善良、英勇无畏。聪明能干、坚韧机警的苏联女情报员凯特,一生的训练有素,都体现在这“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里。
盖司太保在下水道搜捕苏联女情报员凯特未果。
经舒伦堡批准同意,施季里茨假扮成纳粹德国外交官,与 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 分坐2个包厢,一同乘坐火车前往瑞士。这也是从事隐蔽战线敌对斗争工作的明文规定,一般不能扎堆儿在一起。从剧情中看,那个时候火车上应该可以提供餐饮,但是施季里茨随身带着食物和白兰地酒,这个可能也是为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提高工作行动的隐蔽性。
施季里茨在火车上。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貌似与剧情无关,但却与《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剧情展开的历史大背景息息相关。火车上,一位德国将军找施季里茨聊天,谈到纳粹德国的失败、军队的厌战及自己的无奈。施季里茨问他,为什么不带领军团向盟军投降? 将军说:因为家庭,指挥部的狂热分子,以及胆小鬼宁愿相信狂热的胜利;可以命令他们去死,但不能命令他们去投降。
施季里茨说:哦,如果西线前线上面有命令投降呢?将军说:凯瑟琳吗?他永远不会下令你投降,因为他是戈林司令部培养的人。这次偶遇谈话,一定程度上帮助施季里茨坚定了纳粹德国军队,不会与盟军媾和的判断。
火车上与施季里茨聊天的德国将军。
瑞士是中立国,在这里,看不到战争的残酷与战争破坏的痕迹。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和平的空气,使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丧失了警惕,早已把施季里茨关于接头联系的要求和暗语,忘得九霄云外。本来,去苏联在瑞士伯尔力的秘密联络点,应该走街道的对面,注意观察联络点的二楼窗户,是否有花钵?如果有花钵,说明联络点已遭破坏;进入联络点时,应该对暗语,暗语对得上才进去。
然而,这一切,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都忘了,他把重要的情报送给了敌人,纳粹德国的间谍。当他第二次来到联络点,猛然想起施季里茨的话,才发现联络点已被破坏。为了不使自己落入纳粹间谍之手,他毅然咬碎了施季里茨送给他的“香烟”。
悲剧,总是比喜剧更能感动观众。痛苦的记忆,往往比欢乐的记忆更弥久如新。
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陷入了纳粹德国间谍的圈套。
施季里茨前往苏联情报机关在瑞士伯尔力的联络点,发现联络点早已被破坏。当他从联络点对面的花匠那里,得知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牺牲的经过,十分悲伤。他很后悔,本不该去干扰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宁静的生活。如果普列施涅尔教授(弟弟)不来瑞士,也许他会活到战后,看到纳粹的覆灭与德国的新生。战胜纳粹,胜利与和平,是包括反对纳粹残暴统治的德国人民在内的,无数牺牲与鲜血换来的。
苏联天才间谍、纳粹德国保安局情报处旗队长施季里茨上校。
苏联谍报机关将西方与纳粹德国单独进行媾和谈判的情况报告了斯大林。信写的很稳重,也很老辣。苏联政府强调盟国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苏美*高*导人之间的友谊。委婉地揭露与批评美英背着苏联,与纳粹德国单独进行媾和谈判的阴谋。剧中, 斯大林的办公桌不是苏联影片中通常的T字形, 也就是说, 在苏联庞大帝国的治理体系中,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与斯大林平起平坐,显示出斯大林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 不知道1973年,苏**力处于巅峰状态时期,拍摄《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这部电视连续剧片,是不是向世界传递苏联至高无上的隐喻信息?
斯大林口述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笔信。
(图片内容,同上图)
施季里茨在瑞士伯尔力的指定小酒馆里,静静的等待着与苏共中央派来的联络员见面。一位年轻漂亮、身着粉红色上衣的金发女服务生,给他端上了咖啡。这仅仅是一位停留几秒钟画面的群众演员,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施季里茨面无表情地凝视沉思着。多年隐蔽战线的残酷斗争,已使他习惯于喜怒哀乐,不溢于言表。
施季里茨等待与苏共中央联络员见面。
施季里茨的内心,在不停地思考。下一步,会不会有更加重要的斗争与任务,在等待着他。完成这项划时代的谍报工作之后,苏共中央是安排他回莫斯科与阔别十年的妻子见面团聚?还是让他继续回到纳粹德国潜伏待命?
“苏联英雄”施季里茨。
苏共中央联络员给施季里茨带来了好消息和最新指示: 苏共中央决定授予施季里茨“苏联英雄”称号。
施季里茨与联络员。
联络员转达苏共中央的决定,联络员转达苏共中央的决定,是回莫斯科?还是回德国?请施季里茨自己决定。施季里茨想了想,他拿起笔,决定给妻子写一封信。信写完,把纸片撕下来之后,他又将纸片撕碎了。
凯特带着两个孩子,准备登车前往法国巴黎。
春天里的一个夜晚,从瑞士伯尔力开往法国巴黎的列车站台上,凯特抱着两个孩子,正准备登车。她还雇了一位照顾婴儿的老年妇女。看得出来,当时苏联情报机关的海外工作经费,是十分充足的。凯特深情回望:她与施季里假扮夫妻,冲破德瑞边境检查的那一刻……
施季里茨与牧师在瑞士见面。
施季里茨告诉牧师卡嘉,一切都结束了。牧师卡嘉悠闲地喝着加冰威士忌,他不知道,正是他亲手协助施季里茨,完成了决定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一项重大任务。越过德国与瑞士的边境时,他俩走了很偏僻的一条隐蔽路线,换了好几次车,沿途风景很优美。最后的一段路,是踩着并不熟悉的雪橇,到达瑞士的联络点小旅馆的。而施季里茨在则一旁,静静地抽着香烟。
苏联英雄施季里茨驾车,返回柏林途中……《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剧终!
扩展门阅读:
(更多精彩,请搜索杏花核金账号)
(苏联英雄原型,潜伏纳粹德国12年时间,壮烈牺牲。)
①美女特工射杀白马王子,经典电影巅峰巨作,惊魂谍战《柏林葬礼》
②视死如归,凄婉爱情,俄战争间谍剧《间谍必须死•火之路》赏析
③美女失足成敌特,俄连续剧《间谍必死•狐狸洞》,英雄孤胆战纳粹
④谍影重重我中有敌,俄二战连续剧《全部歼灭》夺取胜利牺牲太沉重
⑤核弹破坏纽伦堡审判,俄电视剧《反击》,英雄与纳粹斗争浪漫情史
⑥阶级斗争与爱恨情仇,从电影《坦克手》,看俄罗斯的悲情电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