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好奇李世民身高,魔性问题引发趣味猜测

周深好奇李世民身高,魔性问题引发趣味猜测

在新一期《国家宝藏》介绍李世民的部分,歌手周深问了一句:“有谁知道他有多高吗?”

这个问题乍听上去就很有魔性,于是很快就上了热搜。

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到底有多高呢?

作为一个严肃的人文知识科普平台,我们决定强答一波,然而回头爬梳了大量史料,结果就是没有发现有关李世民身高的靠谱记载。

不过,关于古人的身高,倒是一个值得聊聊的话题。

1

李世民有多高?

作为开启贞观之治的帝王,相关文献对李世民的外貌有不少记载。

《新唐书》对李世民的描述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旧唐书》则为“天姿神武,军威严肃”,尽管可能存在美化的成分,但除掉大唐滤镜,保守估计李世民也是一个大帅逼。

▲ 影视《贞观之治》中的李世民

此外,杜甫在其诗歌中对李世民的称赞是“中有美少年,虬须十八九”,而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记载则为“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清异录》的描述是“壮冠虬髯”。

可见,李世民的额头应该很宽,有一条卷曲而浓密的胡须,并且还曾开玩笑地拿自己的胡子做弓弦射箭。在之前的栏目中,我们提起过在古代是否有胡须,和一个人的颜值有着紧密的关系( 是美男还是罪犯,就看你有没有胡子! )。而太宗的胡须想必是为其容貌增色不少。

与此同时,李世民在气度上应该颇为不凡。诸如《贞观政要求谏》记载: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说的是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太宗表现得十分威严,百官们见后都快要吓尿。可见其英气逼人。

然而,相比以上描述,史书中却没有任何有关李世民身高的记录。

这其实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如果史家有意记录一个人的身高,那么他的身高一定有异于常人之处。

比如孔子,《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为:“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没想到吧,孔子竟然这么高。因为历朝历代的尺度并不相同,所以关于九尺六寸的究竟有多高一直存在争议,但保守估计孔子的身高是超过了1米9,可以碾压常人。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长人”,觉得甚是奇异。

▲ 孔子其实很高,真•山东大汉

此外还有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其:“身高八尺,犹如松柏。”

按汉代的尺度,换算成今天的身高大概在184cm左右,在当时人的眼中已经很高了,所以有着“犹如松柏”的美誉。

后世的章回小说中也常用“身高八尺”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很高。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对此的解释是

:“此盖言魁伟丈夫之身,非众人之度也。”意思是“身高八尺”是魁梧身材的标准身高,一般人不能企及。

▲ 李世民

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相比于胡须与威仪,李世民的身高可能并无出众之处,如果达到了八尺,史书大有可能对此大书特书。

但作为鲜卑与汉人的混血后裔,其身上流淌着北亚马上民族的血液,应该也不至于太矮。可能是178,嗯?我不知道,可能要等穿越回去才知道了。

2

北方人为什么比南方人高?

然而这还是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北方人的身高普遍要比南方人高一些?

除了饮食上的差异,这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可以一直追溯到魏晋时期。

西晋灭亡后,北部中国陷入“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部分中原汉人南渡长江,开启了东晋王朝。中华大地由此进入南北朝的长期分裂。

在此后直到唐代的几百年中,滞留在北方的汉人不断与鲜卑、匈奴等“胡族”通婚。这些游牧民族来自北亚草原,长得人高马大,所以和汉人混血的后代长得相对较高。

南渡的汉人,尤其是平民阶层,则开始与当时生活在长江以南地区的 山越、巴人、獠 等“蛮族”通婚。而南方的蛮族大多长得比较矮小。

比如孙权统治时期,一个名叫秦论的罗马帝国商人前来朝贡。当时正逢孙吴重臣诸葛恪献上平定丹阳黝(yǒu)、歙(shè) (今安徽省南部) 地区的山越时捉到的“短人”。

秦论见状,说道:“这样的人在大秦国 (罗马帝国) 也很少见。”于是,孙权从这些山越俘虏中挑选男女各十人,赏赐给秦论。

从“短人”的描述可以看出,诸葛恪**的山越人,身高与普通的汉人不同,明显很矮,一眼就能看出来。

此外,唐代江南道有一个地方叫道州 (今天湖南永州) ,当地人大多长得矮小,朝廷感到新奇,于是每年都给道州下达命令,让他们向朝廷进贡男矮人,称之为“矮奴”。

由于这项不讲理的政策每年造成当地百姓骨肉离散、痛苦不堪。当时,有个叫阳城的地方官悲悯其遭遇,于是向朝廷上书,请求终止这项政策。朝廷因此免去了这项贡品,百姓感谢阳城,无不对他称颂敬仰。

南部中国的民族融合史,是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部分,但它其实非常重要。 事实上,直到唐代前期的中国南方,包括浙江南部的处州 (今浙江丽水) 、温州,江西,湖南南部以及福建、广东等大片区域,都属于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非汉族。

他们被统称为“蛮”,大多个子矮小,居住在山林或洞中,与南渡的汉人时有贸易往来,也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

到了唐朝中期,随着关陇地区无可挽回的衰退,朝廷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南方,对南部的开拓浪潮也随之扩大。越来越多的蛮人被编入唐王朝的统治体制,拥有了户籍,并需要向朝廷纳税,与底层汉人的通婚也更为频繁,由此逐渐中国化,融入汉族的群体中。

南宋时期,受首都迁到杭州临安府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等地得到迅速发展,乃至孕育了朱子学的创始人朱熹,文教开始愈发昌盛,南方的中国化也越来越深入。

▲ 朱熹

明代以后,南北中国在礼乐衣冠和生活方式上基本形成一统,但不同族群的基因和血统却是烙印在身高中。 与北方汉人混血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这些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大多长得高大,而与南方汉人混血的山越蛮人却大多矮小,“北高南矮”的格局由此形成。

然而,身高的基因,毕竟也只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并将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随着饮食和生活环境的普遍改善,南北方的身高差异开始变得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趋于平等的趋势。比如曾经一直被嘲笑矮小的广东人,目前年轻一代的平均身高也已经达到了1米7。未来,“南方大汉”的数量可不会少于“北方大汉”哦。

*图片和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花花onOt"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WkB7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