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什么是红树林?

是那些全身通红的森林吗?

No No No

红树林与我们常见的森林一样繁茂翠绿

既然如此“名不副实”

为什么还要叫“红树林”呢

古人在劳动时偶然发现

割开红树的树皮后,刀口和树干都会变成红色

藏在植物体内的单宁酸暴露到空气中被氧化变红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红树林”之名由此而来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红树林还被称为“海上森林”

因为在涨潮时它们会被海水淹没

而落潮时流露出水面

在红树林大家庭中有“真红树”和“半红树”

真红树只能生长在海水间歇性淹没的滩涂

半红树在滩涂和陆地长都能生长

红树林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潮位

海水盐度、气温和海浪的等因素影响

总体上,他们喜欢风浪较小的隐蔽环境

在河口内湾平缓的泥质滩涂

红树林广泛的布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

124个国家或地区

全球面积约有1500万公顷

75%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巴西和墨西哥等15个国家

美国、巴西等地仅有4-6种红树植物

而印尼、菲律宾等地的红树物种就丰富多了

中国的红树林分布在浙江及以南的沿海地区

共有37个物种,其中真红树植物25种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红树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红树林的独特之处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处

复杂多变的环境使它们

在进化过程中练就了与众不同的“本领”

一.胎生现象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胎生”现象是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

红树植物的种子会在母树上生长

萌发出胚轴,胚轴成熟后脱离母树

当它们遇到适宜的环境

就会在泥土中扎根发芽

这就是胎生现象

二.特殊根系

特殊根系是红树林的第二个特点

红树林生长的海岸环境风浪大

土壤泥泞松软且厌氧

红树植物为能“立足”

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

为抵抗海浪的冲击

它们的支柱根“挺身而出”

形成稳固的支架,使其免受风浪摧残

由于潮汐的浸没

红树林的土壤环境存在缺氧现象

为了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它们“绞尽脑汁”

让部分根露出土壤,背地向上生长

这类根被称为“呼吸根”

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

内部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提高氧气的输送

三,耐盐机制

绝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都依赖淡水

而在高盐的海洋环境下,红树林如何生存呢?

原来它们有一套奇妙的耐盐机质

能够为自己“代盐”

大多树红树植物的根系都有”拒盐“的本领

通过构建特殊的”半透膜“体系

过滤掉海水盐分并从中吸收淡水

而通过叶片的分泌腺体

红树植物将含盐体排出体外

水分蒸发后,叶片上会吸出白色盐晶

这种现象被称为“泌盐”

还有些植物可将多余盐分输送到枯黄的叶片里

待叶片凋落后,彻底脱离植物体

正是因为这些生物学特性

让红树林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扎根生长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红树林是具有强大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

红树林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是众多鱼虾蟹地昆虫、植物和鸟类的天堂

红树林为他们提供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

也成为迁徙候鸟的中转站和加油站

其次,红树林是抵御灾害的生态屏障

它们茂密的树枝和发达的根系

能抵御海风、海啸和风暴潮

2014年印度洋海啸中

在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沿海村庄

正因为有红树林

那里的村民才幸运的躲过了海啸袭击

同时,红树林也是大自然的净化器

它们能净化水体,还能吸收和降解有机污染

另外,在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

它们也发挥重要作用

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

滨海湿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

也能促进潮水中颗粒有机碳的沉降和保存

除了动物,人类也受获于红树林

它们丰富的生态功能提供着

独特的科研、教育、旅游和景观价值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如此强大重要的生态系统

却面临着全球性的面积锐减和功能退化的问题

威胁滨海生存环境的不仅有填海造地、围海养殖

过度捕捞、乱砍滥伐和垃圾污染等人为因素

物种入侵和病虫害也对它们构成威胁

我国日益重视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也成为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作内容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开展了红树林生态修复

使我国红树林面积得到了有效提高

除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保滨海湿地外

还要求我们自身做起不破坏湿地植物和动物

不惊动鸟类,及时举报和制止破坏湿地的行为

是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

3分钟认识红树林,自然宝库的生态科普

红树林是守护地球家园的英雄

我们只有了解和爱护红树林,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海岸卫士”

来源:青岛海洋地质科普基地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无知偏见"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8qVRBB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