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写作背景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2月,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而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主旨归纳
本文结构严谨,上下文的照应都有独到之处。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含蓄的点出了象征封建军阀统治的“昏沉的夜”。在全文结束时,作者又把那可诅咒的“昏暗的夜”作为收尾。全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余味深长,极其鲜明的突出了作者所要揭露和评击的对象----“昏沉的夜”。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在昏沉的夜,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11自然段)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展开。
第三部分(12自然段)照应开头,执着追求。
结构梳理
课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