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文 | 米粒妈

找说起孩子爸带娃的那些不靠谱事,估计个个**亲都有一箩筐的话要吐槽。

就拿前两天米粒准备期末考试来说吧。

马上考试了,他想起来临时抱佛脚,不是抓紧复习,再翻翻错题本,而是掏出了从姥姥家拿回来的“逢考必胜”的布袋子。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然后,虔诚地挂在了床边,直接开拜。

本以为米粒爸能出面制止这荒唐的局面,可没想到,他站在旁边看得咯咯乐。

然后,很认真地跟我们说:孔夫子是很灵的,他当年有次考试非常不自信,靠拜一拜,缓解了不安,并顺利考过了。

我都要疯了!为什么会有亲爸爸告诉儿子,考试可以靠拜孔夫子。

你们听听这合理吗?!

我听了这话愣在当场,米粒却如遇知音,扑到米粒爸的怀里,问他拜孔子的各种注意事项,想要考出高分,得用那种方式拜……

只剩下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毕竟“爸爸带娃,活着就行”,是我不该心存幻想了,早该认清现实。

但米粒妈昨天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突然感觉,要是拉上米粒爸一起看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改造他一下?

这部纪录片叫《坏爸爸,好爸爸》,制作组访问了一百多个家庭,去探寻了各种风格迥异的父亲。

他们的教育理念有的传统有的先锋,教育风格有的严厉有的温柔,家境有的富有有的拮据,孩子的年龄也有大有小,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参与和陪伴,都是百分百用心的。

悄咪咪说一句,这部纪录片真的太适合拉着爸爸们一起看了。

看了别人家的爸爸什么样,也许各位老父亲也能有所顿悟,有点进步。

今天,米粒妈就来跟各位米粉们分享一下这部影片。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靠前位“老爸”,其实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爸爸。

他叫柏剑,本是个体育老师,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收养起了那些被爸妈遗弃的孤儿。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这些孩子的父母或是离异、重病,又或是家庭暴力不断,根本没有人来管他们。

有些家里特别穷实在养不起的,也会直接把孩子丢到他这来。

孩子越收越多,柏老师索性租房子,开办了一个“梦想之家”照顾他们。

由于原生家庭条件有限,或是父母无暇顾及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都不好。

米粒妈说句现实的话,这些孩子与任何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之间,都有一道天然的鸿沟。

但柏剑看得很透彻,对他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去跨越这道鸿沟,而是要找到一个途径,去突破眼下的自己。

就像前阵子有人“嘲”张桂梅老师教出来的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一样,前因后果戳《“张桂梅再厉害也没培养出清北的!”这一次,张桂梅真输了》

说这话的人既嘲笑穿不起鞋的小孩跑步太慢,又看不起他们拼命向前奔跑的样子,难道,大山里的孩子就该认命吗?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柏剑思来想去,只有让孩子们练出成绩,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才有机会考上好大学,为自己挣得一个好出路。

没有别的捷径,只有埋头苦练,才能一点点地把成绩磨上来。

在“梦想之家”跟着柏剑生活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心理创伤。但跑步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取得成绩,还能排遣他们的内心的积郁。

米粒妈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叫做小金子的男孩,他年纪虽然小,说话却非常有哲理,他的思想有着超乎年纪的成熟。

他5岁的时候,父亲脑溢血,妈妈丢下他和哥哥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

一谈起妈妈,小金子会故作轻松地假装自己满不在乎。

可“老爸”总能看出端倪。

于是柏剑对这个倔强的小男孩说,“不要去恨,恨是双刃剑,恨妈妈的同时,自己心里也会难受。”

当有女孩懈怠、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会故意激她说,“你的人生也有捷径,找个人嫁了,一辈子也能有口饭吃,但你想过那样的生活吗?”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然后再来一句强心剂,“家族的命运会从你身上改变!”

柏剑老师就这样一点一点帮孩子们解着心结,他不仅在学习和训练上操心,也在不断教会孩子们人生道理。

当然,孩子们也用百分百地感情回应着“老爸”的付出,师生间的互动看得米粒妈是又笑又哭,真的很感人!

这些年柏剑一共带过120多个孩子,其中有一半以上都考进了大学,有的成了武警战士,有的在中科院当助理,还有的成了银行的行长,他们都改变了命运。

在一圈一圈的跑道中,孩子们的人生正在逐渐被治愈,在一点一点的加速中,他们奔向自己的未来。

有人把柏剑比作男版的“张桂梅”(张校长的故事看这里《看了张桂梅被搀扶着扶上领奖台,我特别想告诉你们这些事!》),他拯救了深陷泥淖的孩子,用爱教化他们,奉献半生,带着他们跑出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在某些层面上,这群孩子是不幸的,但他们又足够幸运,遇到了“老爸”,第二次拥有了家的感觉,也收获了一辈子都会闪闪发亮的童年回忆。

K爸王开鸿的微博,看了这部纪录片,想给爸爸们更多理解

第二位爸爸王开鸿,是个“硬核”老爸。

他是个摄影师,又是个朋克青年,所以他最常出现的,就是各种livehouse和音乐节的后台,带着儿子KK一起。

所以人们经常会在各种现场活动中,看见一个小朋友兴奋得四处蹦跶,还相当积极老练地与乐队互动,场面非常可爱。

作为一个朋克二代,KK也有个音乐梦。

K爸以前是玩弹唱的,KK觉得没什么挑战。直到他看了《乐队的夏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大声跟爸爸妈妈宣布:“我也要组个乐队”!

于是,“机器人海盗”乐队正式成立。

KK很有野心,他想成为一名摇滚巨星,于是乐队的吉他手K爸,就带着他从跑路演开始。

广东巡演是靠前步,然后全国巡演,最后全球巡演。当被问到会不会累时,KK就很rock地回答,“累,怕什么?朋克,硬撑嘛!”

虽然在兴趣爱好上,K爸会带着KK一起“野”,但对学业方面,K爸也是毫不含糊。

家里墙上挂着的,都是KK的荣誉。他的成绩不错,经常会拿到前三名的奖状,KK对此也非常得意。

可每到这时候,K爸总是会适时地泼上一盆冷水,他希望儿子不要太过沉迷于过去的好成绩,而是要去复盘、反思不那么完美的结果。

影片里有一幕,让我感触很深。

对KK的撒娇与亲昵,K爸总是不苟言笑,每次当KK走过来想要亲亲他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地避开。

可是他自己也很不解,为什么会害羞。

虽然羞于当面表达,但最后,K爸还是通过镜头跟孩子敞开了心扉。

他说:“kk,我其实没有期待你以后会做什么,会不会做音乐无所谓的,是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定义,别人讨论和聊天的东西,跟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K爸的反应其实也是很多爸爸们的现状,他们能以看起来很现代的相处方式和孩子玩到一起,也很尽力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可在他们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出,他们从自己的父辈那里传袭而来的传统的严父形象。

不苟言笑,不会公开表达对孩子的欣赏与爱意,也不善于接受孩子的撒娇与亲昵,可这样的“含蓄”,却逐渐形成了垒在父子之间的高墙。

米粒妈很想说,别让这种误会延续下去, 爱是坦然地接受,也是坦荡地表达。

最让我感动的,也让我流了较多眼泪的,就是轩轩父子的故事。

从出生到7岁,轩轩陆续确诊了癫痫、脑瘫、自闭症和地中海贫血等病症。

摊上任何一个病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而这些苦难,都降临在了轩轩一家的头上。

生活中任何一件简单的小事,都需要一家人付出大量时间和心力去教,就比如*上厕所这件事,轩轩足足学了10年。

为了照顾他,轩爸辞掉了工作,开始全心全意地带他进行康复训练,只为把轩轩训练到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为了达成这个普通人眼中最微不足道的目标,轩爸白天在机构里认真地听课、记笔记,晚上就反复地复盘机构里发来的视频。

轩爸的心思很细腻,轩轩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都能发现。有时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能心领神会。

有一次,他们去参加康复活动,期间轩爸拿着香蕉叫轩轩出来吃,轩轩出来后,摸了摸爸爸的头,轩爸马上就明白“爸爸的头发白了是不是?”

这种触动人心的画面,让我无数次为他们的坚持与坚韧的爱落泪。

康复之路再艰难,一家人都没有把孩子丢给寄宿制的康复机构,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家人的爱和温暖,才能给孩子较好的滋养。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终于换来了轩轩的进步。

如今,轩轩已经可以独自上学,也能流利地弹奏钢琴曲,还学会了自己买水、晾衣服、取快递、丢垃圾、坐地铁、过马路等等生活技能。

我们也相信并祝福,轩轩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纪录片里五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带娃的理念也是风格迥异。

也许对“好爸爸”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在片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一切的基础就是爸爸们全心投入的陪伴。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 “父亲,是帮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们的未来,就藏在每一位父亲当下的一举一动中。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靠前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shoutoutto"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aUB01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