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港澳科学教师齐聚广州进行交流参访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通讯员颜丽娟 5月18日,2024年穗港澳科技教师广州交流参访活动开幕式在广州市第二中学举行,本次活动持续2天。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科学教育+”,穗港澳三地以及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37协同组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教研的方式,分享科学教育亮点、交流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穗港澳科学教师齐聚广州进行交流参访

5月18日,2024穗港澳科技教师广州交流参访活动开幕式在广州市第二中学举行。

活动邀请了多位高校专家学者开展教研活动,从理论维度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在开幕式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丁邦平教授以《从大科学到大科学教育——*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的初步探索》为题,在开幕式上作讲座。

丁邦平从三方面展开演讲:什么是“大科学”、如何理解大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大科学建设的探索有哪些。他提到,大科学是相对于20世纪以前的小科学而言的,是20世纪以来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科学。“然而,我国中小学和大学科教育完全采用分科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弊端。我国中小学以往的科学教育过分分科教学,造成学生对科学缺乏整体概念,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形象,以往的小科学教育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穗港澳科学教师齐聚广州进行交流参访

丁邦平以《从大科学到大科学教育——*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的初步探索》为题,在开幕式上作讲座。

丁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科学教育不仅有分科科学学科课程,更强调综合科学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同时,大科学教育要求把学校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科学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的科学实践融合起来。“推动大科学教育,首先要扭转过往那种文理分科的传统观念,要把人文学科的要素也融入科学教育,并在课程教学及教师教研中予以实践。”

在开幕式上,还有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等学校的科学教师进行课例分享,从课程内容、课时安排、项目的工具材料准备等具体实操方面向与会教师交流经验。

香港科技教育学会会长郑加略表示,他自2017年起就时常来内地与科学教育专家、内地学校的科学老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在此过程中他收获颇丰。郑加略告诉记者,实际上他是音乐老师出身,“我在课堂上不仅仅教音乐旋律等传统音乐课的内容,我还会带领学生研究乐器本身是如何制作、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等等,这就涉及到许多科学相关的知识。今天听丁教授的讲座,我也非常认同大科学教育的理念,艺术、哲学等等人文要素都应该加入到科学教育的行列中去。”

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何院琴表示,今年是穗港澳科技教师交流活动的第8个年头,旨在促进科技教师之间的教研水平提升。“二中作为活动的承办单位,一直以来都坚持与港澳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关系、交流分享科学教育的优秀做法,互相取长补短,以此建设独特的科学教育品牌项目、设计特色校本课程、搭建姊妹学校教师共研的平台与机制。”

何院琴举例说明,澳门培正中学在水下无人机的教学方面已有长时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二中也持续与澳门培正中学的教师团队沟通学习。“目前,水下无人机也已经在二中作为项目落地。今年也将有二中的学生作为国家队代表参加世界级的水下无人机专项比赛。”

此外,二中还依托黄埔区科学城、湾顶明珠南沙等区域的优质资源,在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广东科学馆)、澳门科学馆、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暨南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支持下,努力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香港科技教育学会会长郑加略分享科技教育心得。

据悉,今年的活动将继续安排“走出去”环节:穗港澳教师将走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高校与最新的科创成果与科创教育“零距离”,开拓科学教育的视野;探访国内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探秘智能化岩心库以及“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此外,今年的活动围绕“明方向、定目标、建课程、扩基地、搭平台、乐开放、变评价、有保障”等关键要素征集相关文章,将形成《第四届穗港澳STEM教育联盟成果集》,为全国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图:通讯员供图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没电了叭"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news/8eefCC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