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今天,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正式上线发售,伴随着“爷青回”与“爷青结”的呼声,微博、朋友圈一时间炸了。

其实,早在专辑放出MV时,网上便争议颇多,有网友感动得一塌糊涂,也有人发现这张新专辑似乎“差评如潮”,#周杰伦账号被差评淹没#的词条也登上了热搜。

还有网友表示,这几天周杰伦连续删除了多条社交动态,又开启了评论区的审核机制。

哥这是怎么了?

这件事,要从一周前说起。

7月6日,全新专辑第一首歌曲MV首播;7月8日,专辑开启预售。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在官方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最伟大的作品》作为周杰伦的第15张个人专辑,在午夜放出消息后的1小时之内,预约数达到62万。

预售前夜,线上预约人数已至800万。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

他如同新歌中的自述一样,缔造了一个世代的音乐。

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难听。”

“江郎才尽。”

“专辑主题没有,旋律落后,态度也不行。”

周杰伦的“狂”,触了众怒。

新专辑一共12首歌,其中5首都是旧歌,去掉1首钢琴曲,只剩下6首新歌。

气得不少歌迷在评论区大骂:

“我们歌迷的钱,就这么好赚的?”

周杰伦作为近年来的华语乐坛天王,被寄予厚望并不意外。

但若是人们将这份关注演变成一种以期待为名义的道德绑架,以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就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人们为什么如此生气?

在这份高期待的背后,无疑是一种集体的“怀旧情绪”在作祟。

人们不自觉地捍卫着过去。

“周杰伦们”成为了一种时代符号,在被要求永远高产的同时,也只被允许致敬青春:

你要安利艺术?我不太需要。

如果可以,请把原装的“周氏风格”拉满。

于是,近几日的QQ音乐飙升榜上,“100首歌,96首周杰伦”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个华语乐坛的天王,正掀起一场全新的怀旧狂潮。

这让人不禁发问:

怀旧,何以成为“流量密码”?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怀旧元年

“哥穿着复古西装,拿着手杖弹着魔法乐章。漫步走在莎玛丽丹,被岁月翻新的时光。”

歌曲开头,熟悉的“哥体”自称映入眼帘。

这个放在任何中年艺人身上都略显油腻的称号,在周杰伦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歌迷们喜欢周杰伦的臭屁和自恋,就像喜欢他的才气一样。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20多年过去了,80后、90后们渐渐长大。

那些陪伴他们成长起来的“伦式旋律”,却不曾过时。

当老歌变成了经典,怀旧,也成为了一种集体情绪。

说到怀旧,就不得不提到2021年。

这一年,大概是“怀旧元年”:

《老友记》六人行重聚Central Park,《哈利·波特》主创重回霍格沃茨……

千万人在屏幕前热泪盈眶,“爷青回”成了年度最佳弹幕。

人们为自己构造出了一个沉浸式的时光胶囊,任记忆在其间自由穿梭。

而仅在4个世纪之前,怀旧还被认为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在英语中,怀旧(nostalgia)来自两个希腊语词,nostos(返乡)与algos(怀想),意味着“对某个不再存在的家园的向往”。

1688年,一位瑞士医生发现,由于思念家乡,被派往国外的年轻军人的认知能力受到了影响,变得低沉抑郁。

于是,他将“怀旧”一词与这种疾病联系在一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怀旧都不是一件好事。

直到20世纪后半期,怀旧的内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解释为:

“对于过去的一种情感渴望。”

根据一份调查,大多数人每周至少会经历一次怀旧,而有近一半的人每周会经历三到四次。

怀旧,似乎是人们难以躲避的一种情绪。

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走在街道上,突然想到许多年前的过往;

听到某段旋律,又记起了当年的青春时光;

电子产品再好,也怀念儿时在日记本里写下的一笔一画;

在互联网可以一口气追完一整部电视剧,却想回到那个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的周末,回到那个吹着风扇、捧着西瓜,等待动画片连载的夏天。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北岛在《波兰来客》中,曾这样写道: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也许,令人怀念的不只是记忆本身,也是我们在那段时光里的某种状态:

过去是美好的。

美好在它真实发生过,也美好在它不会重新来过。

它变成了一种永恒的丧失,却也构成了人们内心最有力的依托。

然而,怀旧的意义,仅仅止于此吗?

读者,赞984

怀旧经济

小船静静往返,马谛斯的海岸。

星空下的夜晚,交给梵谷点燃。

作为《最伟大的作品》的副歌部分,这几句歌词显然运用了大量的“怀旧艺术”。

而周杰伦对艺术前辈的致敬,也在此处被推至高潮。

怀旧,何以拥有这样的生命力?

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孔亚卓教授,曾进行过的一项“电刺激实验”,为人们揭示了怀旧的另一侧面:

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电流,“电击”参与者的手臂3秒。

一组参与者在忍受疼痛时,看到的是26张童年旧照;另一组看到的,则是26张普通照片。

实验结束后,参与者们要为刚刚所经历的疼痛程度打分(1—10分)。

在整个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功能磁共振,对参与者大脑的活动变化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

观看老照片的参与者,对疼痛的打分显着低于看一般照片的人。

观看怀旧照片的参与者,在处理疼痛时,大脑更加活跃。参与怀旧的前丘脑区域,会激活参与处理疼痛的前顶叶区域。

也就是说,怀旧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而这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出口。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于是,“怀旧之风”刮起来了。

各大商家凭借其敏锐嗅觉,纷纷打造起属于自己的“怀旧IP”。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网易严选,联合推出了“葫芦娃系列彩妆” :

“别惹‘火娃’,惹火就好。”

创意逗趣的广告词,不仅巧妙地找到了往昔回忆与当下潮流的结合点,也将一众90后们瞬间打回童年。

哈利·波特主题咖啡屋开遍各大城市,分院帽、魔法球、光轮2000、车站……

“我想一次又一次回到那个陪伴着我长大的魔法世界。

“回到那个,勇气与爱并行的岁月。”

博主@Haruko这样说道。

人们反反复复地光顾情怀,似乎丝毫不在意它被“贩卖”。

而这,就是“怀旧经济”的成功之处。

它并非让你强制性消费,而是尝试在人们心中的某个柔软角落,找到自己的落点。并在种种压力值拉满的疫情时期,为人们创造一种疗愈感。

于是,人们越来越恋旧了。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怀旧情绪占了上风,我们又该如何与现实相处?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周杰伦怀旧音乐,经典重现,重温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望不到边界的帝国,用音符筑成的王座。”

“我用琴键穿梭1920错过的不朽。”

在新作MV中,周杰伦与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们碰面,与一整个时代约会。

爱好文艺的人看了,怕是要大呼过瘾。

而这其中,大量艺术彩蛋被眼尖的网友们发现。这首作品本身,也被人们与电影《午夜巴黎》相对标。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执导的经典作品。

它通过几段穿越故事,探讨了怀旧主义的问题所在。

主人公吉尔,是一个迷恋巴黎的美国作家。

他一直坚信,20世纪20年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吉尔搭乘一辆老爷车,穿越到了1920年的巴黎。

在那里,他与海明威喝着朗姆酒,与菲茨杰拉德夫妇谈天,向达利倾吐心事。

艾略特,毕加索,斯泰因……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渐渐邂逅了这些最伟大的艺术家。

漫步于塞纳河畔,吉尔与他们抽烟、喝酒、闲聊,却讽刺地发现,在他们心中:

“这个时代的人们很贫乏,缺乏想象力,要是能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好了。”

吉尔这才明白:

“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医生也没有麻醉剂。”

人们总想回到过去,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课题。

作家周冲曾谈到,自己的父亲就从“过去”而来。

有一回她问父亲:“你愿意活在过去吗?”

父亲将头摇个不停:“那怎么活?那可不是人过的日子。”

周冲说,父亲并不是知识分子,识字也不多,所以文艺式洗脑对他来说不起作用。他用脚投票,对“过去”表示否决。

身处商业消费社会,一个人很容易怀念过去。

于是,人们唱衰人性。

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之下,获得逃避现实的短暂快乐。

可若是回到过去,我们又真的能吃下那份艰苦吗?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若是透过年代的滤镜,向过去回望:

“平凡甚至低俗的东西,由于岁月的流逝,它们就发生了质变。一下子变得既神奇迷人,又有点做作可笑。”

电影《午夜巴黎》,早就给出了答案。

更好的都在从前?

在《午夜巴黎》的结尾,吉尔回到了现代。

回到了有抗生素,有麻醉剂,也有空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2010年,哪怕生活依旧不完美。

“自以为活在过去会更幸福,也许只是一种幻觉。”

吉尔不禁感慨。

而事实上,人们怀念的,并非全然客观的事实。

重构记忆理论指出:

我们不是记忆的被动观察者,而是在每次检索它们时,都会重新构造它们。

大脑会选择性忘记不加掩饰的恶意,而去强化那些美好时刻。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80后、90后,在周杰伦对青春的唱念里,渐渐走向社会。

经历了现实的捶打之后,却更加怀念儿时的“配方”。

然而,那些歌词里写满青涩的人是周杰伦,现在这个分享时代艺术的人也是。

80后、90后们长大了,周杰伦也一样。

问题在于:

当周杰伦不再唱“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时,我们是否愿意去接受他对艺术致敬的另一种选择?

对于人们来说,过去意味着安全感。

它像一个无法返回的伊甸园,有力地承托起我们的内心世界。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但怀旧的意义,并非仅止于一种丧失,抑或是一种治愈。而是在苦乐参半的过去与当下,不断正视自我,并从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毕竟,人们只活在每一个当下之中。

就像窦文涛在《圆桌派》中曾说的:

你问我什么时候最好?

就现在最好。

作者:晴之,一个小有灵气的生活艺术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花花onOt"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music/8je0CC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