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试验区再获新突破【封面独家】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3年4月1日,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六周年。“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四川对外开放的目标追求,“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是国家赋予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使命,更是解决四川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考虑。

在突出沿江协同开放方面,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联合重庆推进贸易投资、物流枢纽、产业发展、开放平台、营商环境5大领域协同改革开放,共同研究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制度创新成果探索。

四川自贸试验区再获新突破【封面独家】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目前,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再次升级,如何推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中央直接部署的首个跨省域自贸共建平台。高质量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既需要国家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川渝两地联动合作开展创新实践。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两地商务主管部门召开9次工作推进会,签署工作方案和“三张清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组建工作专班,持续加强对上汇报,修改完善示范区《总体方案》。联合印发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共同拟定《2022年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商务部门共同推进事项清单》,联合起草示范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依托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加强政务合作、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是示范区建设的重头戏。”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两地共创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合作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号,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实现运营标识、基础运价、车辆调拨“三统一”,累计开行超2万列。成渝海关监管联动形成“关银一KEY通”一体化模式,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服务川渝2000余家跨区域进出口业务企业,单次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大力开展“川渝通办”,统筹建立川渝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92项政务服务实现异地直通互办。两地自贸试验区法院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备忘录,联合发布2021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确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大重大案件跨区域协作。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再次升级,川渝商务高水平合作不断展开。今年年初,《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为奋力推动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擘画蓝图。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部署,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川渝目标导向、市场需求导向,坚持目标、政策、领域、产业、机制、时序“六大协同”,系统谋划和构建以开放型经济集聚发展为导向的政策优势,在制度集成、产业融合、通道共享、平台共建、体制机制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棋局中率先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落实好川渝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健全省(市)级层面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定期交流和创新成果现场观摩机制,召开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工作第二次推进会。共享自贸试验区统计数据,定期开展运行分析、建设总结、制度评估等活动。加大干部互派交流力度。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MichstaBe"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home/pW6nn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