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指城楼下的通道,是一个"城"的标志,城门与城楼雄伟壮丽的外观彰显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
城门也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
清末长沙城俯瞰
长沙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这里已经有原始人群的火坑和原始村落的遗址。
唐代长沙城轮廓与清代长沙城轮廓对比
就长沙古城的范围来看,唐宋时,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浏城桥)。明代长沙已成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的商埠。砖土建筑的城墙,改筑石基。大致宽五里,长十里。到了清初,长沙城墙增厚加高,多次整修。
1924年初,长沙开始拆除城墙,并在原城墙的墙基上修筑换成马路。几年以后,除天心阁以外,全部拆除。千年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从长沙版图上迅速消失。
1929年征集公务人员修筑环城马路场景
如今,长沙古城的城门除浏阳门进行了复原,其他城门随岁月变迁成为了地域文字符号。只留下几幅老照片和老故事,展现着当年的英姿。
长沙古城门到底是哪几个?
清末著名学者陈运溶在《湘城访古录》一书中,对长沙古城门名搜集最为完备。
陈运溶所著《湘城访古录》
陈运溶先生搜集到的清以前长沙城门名包括:浏阳门、醴陵门、碧湘门、清泰门、长乐门、端阳门、南楚门、湘东门、端礼门。
《长沙府志》中“长沙府图”清楚的画出了“九门”
陈运溶也提到清代以来古城长沙的九张城门名。他转引《湖南省志》说法称:长沙古城东城门叫浏阳门、新开门、小吴门;西面城门则有临湘门(亦称驿步门,俗称大西门)、德润门(俗称小西门)、潮宗门(也称草场门)、通货门;南城门则为黄道门,俗称南门口;北城门则为湘春门。并注明,新开门与通货门两门已封闭。
简单来说,长沙“老九门”一般指的是清代以后长沙城的九个城门,即浏阳门、小吴门、临湘门、潮宗门、黄道门、湘春门、新开门、通货门、德润门。从城门口入城都为宽敞的正街,正街与正街之间有许多横街,横街之间还有小巷,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街巷骨架。
长沙城图
长沙“老九门”的盛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甚至到了清末,为了城市发展需要,又新开了福星门、碧沙门、太平街的太平门、古潭州街口的学宫门,还有经武门。
先说一说东城门吧
浏阳门:
按照清嘉庆《善化县志》记载,浏阳门曾是长沙城东进出城的重要通道,出城是长浏古道,入城就是浏正街,可直通城中心。
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清末民初时,浏阳门内即是浏正街,是长沙主城区,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浏阳门外,驿道两旁,还是荒山野岭。
浏阳门
照片中的浏阳门城楼很是壮观,为重檐歇山顶。
20世纪20年代初,浏阳门及其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被拆除。
重修的浏阳门
如今,时隔百年,从解放路与建湘路交会处往北行数十米,城墙高耸、城楼巍峨,飞檐翘角、青砖黛瓦,闹市间,一座高约20米的巍峨城门格外引人注目,巍峨的浏阳门城门再次重现,也让老街韵味更加浓厚。
小吴门:
清末长沙城墙小吴门段
从小吴门进城的街道原名小吴门正街,民国时期,街道被拓宽并延伸至江边,名称也改为中山路。随着环城马路的修建,小吴门也随之作古,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存活了下来。
1949年8月3日,解放军在长沙小吴门举行入城仪式,分三路浩浩荡荡进入长沙市区
小吴门见证过长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小吴门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浩浩荡荡开入长沙,长沙市民夹道欢迎、盛况空前。
小吴门的具体位置,如今已难以考证,长沙人一般习惯将建湘路北段接五一大道,直至中山路的一片地区都被笼统地叫做小吴门。
新开门:
新开门早在清末时便已废弃,只作为一个地名存在,现在更是找不到一丝一毫历史的痕迹。
这里曾出土过一个宋代 “云阳门”石刻,证明这里在宋代时已是城门。1911年湖南新军响应辛亥**,从湘春门入城,赴新开门夺取军备局,一举成功,遂将新开门改为兴汉门。
再讲一讲南城门:黄道门
黄道门俗称“南门口”。说起南门口,长沙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南门口从清代末期开始就一直是长沙的“贸易中心”。长沙解放时,南门口有铺面数十家,多为茶楼、酒馆、日杂、糟坊、鱼肉菜担、熟食小贩。时至今日,谁人不知南门口,最地道的长沙小吃、老字号云集,人流量大。
老南门口
岳麓书社出版的《老照片中的长沙》曾用过一张南熏门的照片,并称“南熏门,俗称南门口”应该是错误的,史书上从没有长沙城南门被称为南熏门的记录。
再说一说开了4个门的西城门们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长沙城西设了这么多城门,那是因为在旧时,没有火车、汽车,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路。长沙城西临湘江,大西门是西城的中心点,于是,货运码头、客运码头相继在其左右建立。南至小西门,北至草潮门,在沿江不到两公里的地段,码头一个挨一个。为了进出城方便,所以设置了4个城门之多。
1907年的长沙城西段城墙
朝宗门:
自古,长沙城就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传言:“不入潮宗门,不进长沙城。”
潮宗街石碑
由朝宗门入,则为潮宗街。潮宗街西起湘江路,东止黄兴北路(原北正街),是长沙城仅存的4条古麻石街之一,原长511米,今存约400米,宽9米,为旧时最宽的街道。
潮宗街原名朝宗街,临城门朝宗门而名,朝宗,朝拜祖宗之意。因旧时街口聚居着许多挑河水卖的脚夫,终日街头淌满河水,“朝”遂演化成“潮”。
2011年万达工地潮宗街古城墙遗迹
潮宗街古城墙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曾被挖掘,共有两段墙体,内侧墙体属宋元时期,外侧墙体属明清时期,两段墙体呈现明显的叠压关系,其中还保留着明显的战争痕迹。现场不仅发现了刻有“忠义军”字样的城砖,展现了抗金时期长沙保卫战的景象,明代的城墙还有一段堆砌凌乱,应该是当时长沙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城墙被毁坏后,在仓促之中砌起来的。
大西门:
旧时又称驿步门,地处长沙城西,下临湘江,是长沙城西的重要通道,也是抵抗敌军从水上进攻的要塞。
大西门
从照片上看,大西门城墙高耸,城墙上端开有一列小石门洞,是为装置火炮对外攻击之用。城头上建有城楼,飞檐翘角,颇为雄伟。
由此进城,即为大西门正街,横街则为河街。正街东西向,河街南北向,成L形。城下水面为船只停泊之处,南来北往的商船客船多在此上下。
大西门正街和河街距码头最近,于是这里就成了南北物资的集中地。正街的店铺主要是粮食行和盐号;河街的店铺,主要是南食杂货行,多在街的东边。
建国后,长沙修五一路,大西门正街是五一路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大西门河街以下河街的名称,又陡然兴起,红火了好一阵子。
德润门,又称小西门:
从大西门外往南500米处为小西门。从小西门入城,便是著名的坡子街,玉和酱园、九芝堂药号、火宫殿等老字号都在这条街上。
小西门
小西门的这张照片只拍到了门洞,拍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很珍贵但也很可惜,没有留下全景。
小西门外风景优美,清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一书中道:“长沙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绝无烟火气。远近舟楫,上者,下者,饱张帆者,泊者,理楫者,大者,小者,无不入画。天下绝佳处也。”
小西门规划效果图
通货门:
因通货码头而得名,从西城通货门进城即为通泰街,亦称“通泰门”。
20世纪30年代的通泰门码头
旧时通泰街堆栈林立,是土特产货物的著名集散地。今天的通泰街,生活气息浓郁,杂货店小吃店比比皆是。
最后说一说北城门:湘春门
湘春门是长沙城北靠西边之门,也是一座古老的城门。由此进城即为北正街,出城就是碧春街。
湘春门
从湘春门这张老照片看,拱形的门洞直通城内,照片里有很多头戴斗笠穿短褂短裤的人,有的推着土车,有的独自行走。
古长沙城内南北向的大街有两条,一为南门正街,一为北门正街。南门正街早在民国时期已修成了黄兴南路,即现在的黄兴路步行街。北门正街南起中山路北至湘春路,一直保留到现在。
北正街作为老长沙北城的一条主轴,串联了长沙旧巷的庞大系统。进入北正街,旁边有很多网状分支街巷,如高升门、千佛林、学宫街、通泰街、民主西街、红墙巷、潮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