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身边,成分献血九问九答,传递生命暖流

每年12月为北京市无偿献血宣传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无偿献血曾以全血捐献为主,这些捐献的全血被分离制备成多种血液成分,用于不同的输血治疗需求。随着人们对血液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成分血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中应用的主要形式。所以,成分献血也成为主要的献血类型之一,但不少人也产生了诸多疑问:什么是成分献血?这种方式安全吗?会不会交叉感染……下面我们就让北京协和医院输血科为您揭开“成分献血”的神秘面纱——

01.什么是成分血?

采用特定的方法将捐献的全血分离制备成不同的血液成分,例如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浓缩血小板等,它们在输血治疗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采用各自适宜的保存条件也有利于功能的保持。通过成分献血采集制备的单采血小板也是输血治疗中重要的血液成分之一。

02.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由于成分血具有容量小、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临床上绝大多数输血相关治疗均已采用成分输血;如:慢性病贫血患者可通过输注红细胞提升携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输注血浆改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减低和/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输注血小板来降低出血风险和帮助止血等。

成分献血的主要用途

03.什么是成分献血,影响健康吗?

成分献血是在献血过程中通过特殊的仪器设备采集血液的过程,以便只收集特定的血液成分,其余的返回给献血者。这种献血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献血者健康的前提下,一次采集更多的特定血液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或血浆,以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到具有采血资质的献血小屋或血液中心参加成分献血前,体检医生会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做详细的健康检查,只有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才能参加成分献血;献血过程遵循严格无菌操作;献血量根据献血者身体情况严格定量,严禁超量采血;成分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

04.成分献血会不会交叉感染?

血液成分单采是在密闭的管路中进行采集、离心、分离等相应环节,管路和外界环境隔绝,严格遵循一人一套耗材的原则,整体过程全程无菌操作,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05.成分献血有哪些基本要求?

年龄: 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重: 男≥50kg,女≥45kg。

血压: 12.0Kpa(90 mmHg)≤收缩压<18.7 Kpa(140 mmHg);8.0 Kpa(60 mmHg)≤舒张压<12.0 Kpa (90 mmHg)

脉压差:≥30 mmHg/4.0 Kpa。

脉搏:60次/min~100次/min,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min,节律整齐。

单采血小板献血前血液检测要求:

血红蛋白(Hb)测定:男≥120g/L;女≥115g/L;如采用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10。

红细胞比容(HCT):≥0.36。

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

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

体温: 正常。

一般健康状况:

a)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

b)四肢无重度及以上残疾,无严重功能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c)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

06.成分献血前要做哪些准备?

献血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宜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饮食应清淡,忌高油、高脂,避免饮酒。献血当天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身份证件。献血小板前3天停服用阿司匹林、噻嗪类衍生物、雌激素等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药物。

健康在身边,成分献血九问九答,传递生命暖流

07.成分献血每次可以捐献多少?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mL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

注: 上述献血量均不包括血液检测留样的血量和保养液或抗凝剂的量。

08.成分献血通常间隔多久?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捐献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09.成分献血需要去特殊机构吗?

参与成分献血可以到具有单采资质以及单采设备的献血小屋,还可以去所在地血液中心参与成分献血。

首都献血服务热线: 400-60-12320

成分献血预约热线: 010-82026335

健康在身边,成分献血九问九答,传递生命暖流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吾本天上人"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health/8sWfn0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