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在昨天的文章《》

在文章的回复里面,有很多粉丝提到了我们的东风-21D和东风-26都是官宣可以打击大型水面舰只的。昨天也也答应回复W君的粉丝,给他们讲一下咱们的这两款弹道导弹是如何打航母的。

弹道导弹打航母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咱们灵机一动的想法。而是当年**的一个梦想。当年他希望用大拇指按下一个按钮,从内陆发射导弹击毁美军的航母。为此苏联展开了导弹的研发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设计和计算,并进行了9次实验,而且实验全部失败。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这是一款射程达到了14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后来就是因为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随着**的下台,这款导弹的开发计划也在1965年第九次实验后终止。

不过苏联时期还是利用这款导弹的技术研制了一款射程达到3000公里的潜射弹道导弹,叫做R-27K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按照苏联的说法来说,这个导弹就是来打击3000公里范围内的航母的。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只不过R-27k在1975年提出概念后就一直没有使用和试验过,他的反舰能力如何还是一个迷。为啥提到R-27k?从苏联时期公布的一张R-27k发射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导弹和常规的弹道导弹有不同的地方。到了再入段的时候R-27k并不像其他弹道导弹意义弹头段轴线沿着弹道抛物线飞向目标,而是呈一个角度降低了自己的速度。这个以大迎面来进入大气层的方式如果换一张图我们就可以觉得相当熟悉了: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的时候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减速的。

这枚导弹的事情咱们先说到这里,“留一个扣”,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来聊。

再说一个事情: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这张图片大家眼熟不,其实是一个谣言,被用来说我们在研制反舰弹道导弹。最早遭张图出现在阿根廷的一个军事论坛上,只不过就是在原始照片上放了一个美军航母的剪贴图来瞎说。一个三无图片,没有日期、没有目标、没有佐证……然后呢,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了。

不过这种东西再流传回来就不是啥威胁论来,很触及大家的high点,大家就觉得我们在研制反舰弹道导弹。事情没说错,但是证据链不足。这个靶标恰好W君还知道,是在我国北方的一个轰炸机训练场的常用地面靶标。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看到右下角的两个小圆点了吗?注意它在图上的比例。我们再放大: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我们可以看到地面上还有很多各种不同的圆形标记。

注意右边的圆圈: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我们把它放大摆正: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你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是一节跑道,也可以当做是航母甲板,反正两者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这个靶子,炸了修,修了炸,其实是咱们常年的轰炸机训练科目。

其中有这么一张照片:

揭秘真相,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原来中美都在这样作弊

大家看是不是网传的“弹道导弹打击航母试验”的那张,但大家注意细这个圆圈边缘的痕迹,就会发现这个靶子一遍遍重修的迹象,还记得让大家刚开始看图片的时候注意圆圈的比例吗?这个圆圈靶子并不大,远远没航母的甲板那么广阔。

这个轰炸机地面靶并不能证明我们有反舰弹道导弹,让大家失望了。

或者数数靶子上的弹坑,会不会觉得我们的“反舰弹道导弹”是不是太菜了,需要试验这么多次?

军事情报分析就是这么无聊……

但是我们有没有反舰弹道导弹呢?的确是有!

现在我们来讲中美联合“作弊”的事情。

先看一枚东风-21D导弹的细节:

央视在7套节目中破天荒的公布过一张东风-21D发射的照片

起初我们专攻导弹的同事信誓旦旦的说放错图了,这就是美国的潘兴II导弹!

潘兴II导弹是世界上靠前种在末端带有主动雷达制导功能的弹道导弹。可以在再入段启动弹头上的雷达进行地形匹配 ,依据弹载计算机预先储存的地形匹配数据和雷达测定数据进行轨迹修正,达到30米之内的命中精度。

在昨天的文章中,有的读者就问了,东风-21、东风-26也是反舰导弹,为啥在下落的时候就没有黑障的影响?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其实我们采用的就是和潘兴II相同的解决方案——“作弊”。

看一下潘兴II的发射轨迹。

在潘兴导弹再入段的一个阶段中,导弹会横向飞行一段距离。并不是严格的按照抛物线飞行。在横向飞行过程中实施减速。将导弹的动能消耗为热能,等到导弹的速度降低到黑障到发生阈值之下再次调整飞行轨迹以近乎于垂直的角度下落,下落过程中开启地形匹配雷达对目标进行搜索和匹配。

这个技术叫做机动再入载具(Maneuverable reentry vehicle),在进入大气层后会以自己的控制面和动力系统改变飞行轨迹。往往要做的事情就是消耗掉再入体的动能。

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照片是这种样子的,会让导弹轨迹发生大角度的变化,甚至可以让导弹在一定程度上沿着坡度上升消耗能量。

当能速度降低到了马赫8以后,黑障消失,导弹就可以有一段时间窗口对目标进行搜索。

目前装备有机动再入载具的导弹有咱们的东风-15B、东风-21D、以及Emad、烈火2等导弹。

这些导弹其实都是中近程导弹,其最大的飞行速度也就是马赫10左右,经过再入载具启动后的能量消耗,可以很快的将速度降低到马赫8以下,这就是在速度上的“作弊”行为。依靠作弊来尽快的脱离黑障给导弹的雷达一个探测窗口期。

实际上打70年代的美国就是这样做的。甚至前面留下扣的R-27k也是采取的这样的减速换窗口的思路,只不过R-27k是依靠自己的气动外形来进行减速,效果并不好罢了。

为什么咱们的DF-21D是世界上靠前款真正实用化的反舰导弹的呢?比前辈强了多少呢?

苏联时期的R-27K是根本没造出来,这个只是一个概念。

潘兴II是使用地形匹配雷达,对目标区域的雷达反射信号进比对。

这是一个从技术上实现很简单的技术,并不是特别复杂。但是如果想要从海面上利用雷达系统来搜索出军舰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的技术领域。

军舰反射雷达波、海水一样也会反射雷达波,这个过程很难依靠模拟电路的特征运算来实现,更多的是依靠高速数字电路进行滤波。潘兴II导弹所处的年代数字电路还基本没有发展起来,而我们的东风-21D在研发的时候恰恰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应用到导弹控制系统的一个时代(再往前贰零零几年W君在808所的时候弹用计算机还在用8088级别的处理器呢),这就让雷达搜索、控制可以得到充分的技术支持。当然了,具体的检出算法现在还是不能聊的,但目前已知只有咱们有这项技术。

如果细心,读到这里你会发现,本来马赫10再入速度的弹道导弹被减速成了马赫8以下的速度是不是有一些浪费了? 导弹的突防是不是会有影响?

这时候我们就要聊一个“取舍”问题了,军事工业的设计都是“取舍”问题。几乎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方案。但就弹道导弹而言,我们的火箭助推部分叫做——“载具”,其目的是将弹头“送达”目标区域。关键是能送得过去。一些反舰巡航的导弹虽然也有高超音速性质,但是真正均摊下来的速度是远远没有反舰弹道导弹的速度快的,而且射程相当有限很难进入航母的警戒区域。这些飞行速度慢的东西都有生存空间,那么反舰弹道导弹则生存空间更大。所以就不能说降低了一些马赫数就觉得这些导弹的突防能力差了。

真正要存疑的是东风-26导弹,虽然我们也公布了东风-26导弹是一个有反舰能力的导弹。但是东风-26的射程高达4000公里以上。要知道,导弹的再入速度是和射程相关的,以至于东风-26的再入速度会高达马赫18以上(5500米/秒),如果东风-21D可以依靠机动再入载具降低20%的速度打开黑障窗口。到了东风-26导弹上就需要降低速度超过55%,这是一个相当剧烈的减速过程。这里面还有其他黑科技,咱们暂时就先不说了。

其实咱们可以做个总结,弹道导弹能不能打航母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靠前如何在下落时间创造出探测水面目标的条件;第二则是有探测和分拣水面反射雷达信号的能力。

这两点在我们的东风-21D上都已经完美实现了。至于东风-17不打航母打什么的话题,咱们明天继续说吧。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雷雷雷wl"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begj7f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