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在战争剧《亮剑》中,有段对话听着很提气。

当时新1团执行掩护师部和野战医院转移的任务,任务完成后需要突围,而面对的则是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团长李云龙决定干它一家伙。

1营长张大彪跟李云龙说道:团长,他们可是号称鬼子的精锐,这次咱就……

李云龙答道:什么他娘的精锐,我就不信这个邪,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这段情节是在剧中的第一集展现的,有些网友觉得不过是电视剧情节罢了,实战中绝对不会这么打。面对占优势的日军精锐,这么打真的行吗?

一般的军事原则都强调避实击虚,先弱后强,但是不能太死脑筋,有的时候是需要反其道而行之的。

比如剧中的情节就有自己的合理之处,在理论上是有成功可能性的。

首先,新1团当时已经完成了掩护师部和野战医院转移的任务,这样就剩下了战斗员,可以放手打一仗。

而从背景设定来看,新1团当时属于已经锻炼出来的主力团队,而且武器装备也相对不错,有迫击炮以及机枪,集中于一点使用的话,可以形成短促的火力优势。

另外,新1团已经发现了日军的指挥部,先打指挥部,然后趁势突围是基本部署。

更关键的是当面日军并没有想到新1团会这么打,所以实际是被打懵了,加上联队部被端,整个联队指挥中枢暂时中断,使得新1团能突围而出。

在当年八路军的作战中,被优势日军合围的情况非常多,如果按照标准的战法,我们的兵力和弹药根本就消耗不起。当时普遍的战术就是白天防守,近战歼敌,重点打击日军指挥官及技术兵,拖延时间到晚上,然后再突出其包围圈。

一般而言,突围选择的是日军的薄弱方向。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确实会利用常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突围。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而就我军的整个作战历程来说,实际上也有多次战例,以出乎敌人意料的方式打击其精锐部队,并创造出辉煌的战果。这样一方面极大地打击了敌军的士气,另一方面则大大提升了我方的士气。

客观地说,敌人的王牌部队战斗力强,不好打,这是敌我双方都明白的。可你认为我不敢打你,有着骄横心理,但是我偏偏就利用这种心理,集中优势兵力、选择合适地形、选好作战时机,干那么一家伙。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仗是1937年的平型关战斗,这是八路军对敌作战的第一仗,同时也是全面抗战以来我国军队的首个大捷。

近年来有一些网友在诋毁平型关作战的战绩,认为日军不过是损失一些后勤兵而已,胜利并不大。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日军在平型关的损失,可没有这些网友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而平型关战斗胜利的意义对当时的抗战来说,更不可低估。

首先,以1937年7月到9月的抗战总体形势来看,其实是很不乐观的。

日军当时在各条战线上都在不断获胜,其士气非常骄狂,而我国军队连遭败绩和重大伤亡,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

就在平型关的作战而言,其实原本的计划并非是八路军针对日军后勤兵打一场伏击战那么简单。

当时在战役层面上是八路军跟国军协同作战,以歼灭在平型关一带的全部日军。也就是说当天无论来的是不是后勤兵,八路军都会打。全师主力都压上去了,都是八路军的精华部队,老红军的老底子,怎么可能只是针对后勤队呢?

在八路军这边断日军后路的同时,国军也要组织出击,最终协同歼敌。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但在战役落实层面,八路军歼灭当天驶来的日军后勤车队后,开始发展进攻,可国军的协同却出了问题,最终使得整个战役的计划流产。也就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平型关大捷,仅限于现有的战绩。

因此115师师长林彪在战后总结中非常生气地评论道:

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

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突击中,却以区区的八个团兵力分成三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这样不仅缺乏出击力,而且连被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

当然,就现实意义上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来说,打的也并非只是日军的后勤车队,而且日军的后勤兵也并非没有战力,更不是不值钱的炮灰。

在平型关大捷中,一个日军俘虏兵都没有抓到,而我们现在看参战老干部、战士们的回忆,日军的作战能力是相当顽强的。车队中除了专职后勤兵之外,还有护卫兵以及仍能参加战斗的伤员。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同时,在八路军围歼日军车队时,其战斗部队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反过头来解围。在日军战斗部队解围失败后,我军又向日军占据的阵地发起冲击,并占领其高级司令部,缴获了相关的作战地图及92式步兵炮。

92式步兵炮是日军的大队炮,并不是后勤兵的装备,所以实际上的平型关战斗包括伏击车队战斗、阻击日军解围战斗、攻击日军阵地战斗。

现在有人只以日军后勤兵的伤亡数据去质疑我们的歼敌战果,可车队中的伤兵以及解围、阵地攻防战中日军的损失就是零吗?1937年的日军会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就把92式步兵炮给丢了?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另外日军在战斗中被打死了两名中佐军官,同时还有大量汽车被毁,随车汽车兵也被击毙。

今天的我们对于汽车和司机不会觉得有多特殊,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便是日军中的汽车和汽车兵也是比较珍贵的。一次作战就损失了那么多车辆和技术兵,这也能算是小损失?

就以现在的俄乌之战来说,俄军或乌军一次性被干掉79辆汽车,当不当得上一次大捷呢?绝对当得上吧?

如今尚且如此,更何况说当年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此前我国军队没有打出过类似干净、彻底的大捷。

这次打的还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和宝贵的汽车部队,这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是全国军民都迫切需要的一场胜利。

一场实打实的胜利,一场实际上取得战绩并且起到打击敌军士气,鼓舞我国军民的胜仗,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被贬低的。

而从平型关之战说开来,其实我们会发现在我军的作战历程中,向来有拿敌军王牌部队开刀的习惯。而且愈是在作战之初敌我力量对比最悬殊的时候,就愈有可能虎口拔牙,打出一个典型战例来。

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其实还不是什么美械军,而是所谓的第1快速纵队。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这支部队以一个整编旅为基干,加强了美式坦克营、美式榴弹炮团以及相应的工兵、通讯兵种和几百辆汽车,它是真正的合成化、机械化部队。

第1快速纵队的坦克、榴炮部队都是之前驻印军的精华,士气非常骄狂,根本就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连起码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怎么可能打得过正牌的美式坦克加重炮呢!

结果怎么着?你第1快速纵队不是号称精锐吗?揍的就是你!

最终早在1947年初的鲁南战役中,这个第1快速纵队就被干掉了。华野特种兵纵队的那些美式105毫米榴弹炮、M3A3坦克、美式卡车,就是这个一快纵给“送”的。

该部被送掉之后,国军那些主力整编师倒是不以为然,认为凭借自己的战力,华野部队不敢拿它怎么样。

打的就是精锐,解析我军如何针对性打击敌军王牌部队

比如整编第74师的张灵甫,张师长认为整74师的每个旅都能打华野一两个纵队,华野在沂蒙山区最多五六个纵队,根本不敢来正面决战。同时张师长还认为,即便是有五六个纵队,整编第74师也是能打一打的。

结果呢?当华野真的全军压过来了,张师长慌了吧!

短短三天时间,从华野开始进攻到整建制歼灭整编第74师,完事儿了。

别说什么友军救援不力,三天时间中,从整编第74师发出求援信息,到各部开始整顿部队,开往战区,友军就是大踏步行军,也飞不过来啊!

至于李天霞那几个团的兵力,已经陪张师长送掉一个团了,它能打开个什么包围圈?李师长就是真想拉兄弟一把,它那几个团也是送。

所以我们说孟良崮战役的意义,绝不止是歼敌3万余人那么简单,而是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一举歼灭了其号称最凶猛的部队。

在士气方面对我军是极大的加成,同时大大打击了国军的士气。像胡琏所率的整编第11师,这样的部队是机动主力啊!结果胡琏每次发觉情况不对,就摆刺猬阵,你倒是能守住了,可主力军是让你只打防御的吗?

到1948年淮海战役时,60万解放军对80万国军,处处机动作战打出围攻战例的是我们,我们敢打,国军可不敢拉出来打,龟缩防御最后被歼也是早就注定的结局。

一支能动性极强的军队,其战斗力衡量的标准并非仅仅是武器怎么样,关键还要看敢不敢打。一看到对方强大,就要龟缩起来,那不行;看到对方强大,反倒是嗷嗷叫,狭路相逢勇者胜,老子打得就是精锐,这才行!

比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39军打云山的韩军第1师团,结果恰逢美军骑兵第1师来换防。部队一看是美军来了,劲头更大,管你是什么骑1师还是啥的,先打了再说。结果云山之战成了美军替韩军挨打,吃了一记闷棍。

在随后的长津湖战场上,我们听说美军陆战1师是其战力最强的部队,实际是预备两个军打其两个团的。

结果实际在长津湖战场的美军远超2个团,我军的兵力、后勤则因空中压制以及冰雪影响,实际投入的力量大大受限。

但就是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硬是吃掉了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主力,同时重创了陆战1师,在一个团仅剩几十个战斗兵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战斗,这是什么样铁打的部队啊!

以当时中美两军的总体装备水平来说,硬碰硬的仗是没法打的,但我们就打了。你说自己很硬,我们就要比你还要硬!

这种战术作风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也是如此,当时我们对面的印军第7旅也号称是王牌。

刘伯承元帅是这么指示的:

打的时候,要以“雄狮搏鸡”之势来打。这次打,不是和它的边防警察部队打,而是和它最好的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度标准部队作战,不要骄傲。

对胜利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把敌人打死、打伤和俘虏。所以当我们已经迂回包围了敌人时,还要准备实施强攻,准备打硬仗,啃硬骨头。如迫不得已,必须正面攻击时,就要坚决勇敢的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决不能有丝毫犹豫!

具体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国华将军也强调:

我们当面的对手虽是印度的“王牌”部队,但比不上蒋介石军队的主力,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要拿出解放战争中打国民党第 181 旅和第 11 师的劲头来,准备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还要准备打第二仗,第三仗。要团结一致,发扬荣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取全胜。

你不是号称精锐吗?是精锐,我就更来劲!当年装备不好的时候还这么打鬼子,现在装备上来了,那就更要狠狠地打。

这种作风到现在依然存在,比如在实兵对抗中,蓝军旅不是很能打嘛,真就能激起全军部队的斗志来,就要跟你过过招。

最初第一支把蓝军旅打败的红军部队到最后几乎就是玩命的打法,我们要的就是这个作风。不管你对手怎么样,号称是什么样的王牌,我们都要敢打必胜!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心如东旭"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sV7RC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