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 time="339.104" title="中世纪 - 埃莉诺的圣歌.mp3" ="来自史谭a"
可以一边欣赏中世纪 - 埃莉诺的圣歌,一边阅读文章~
文 | 史谭a
编辑 | 史谭a
前言
圣咏是指欧洲基督教教堂中的一种宗教音乐形式,主要流行于5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时期。
它常常被用在于宗教仪式和礼拜用于颂扬上帝和赞美基督教信仰,它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堂起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堂崇拜的核心。
5世纪~15世纪是圣咏最为流行的时代,也是圣咏变化与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代,它的变化对欧洲音乐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圣咏的形式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变得多种多样,它们为宗教合唱、赞美诗、清唱剧等欧洲后来的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并中世纪期间对欧洲音乐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推动了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
圣咏最开始的形态
在第5世纪与第9世纪之间,西欧和北欧各民族改宗饭依基督教,信奉罗马教会的教义和礼仪。
宗教官方的“格里高利”圣咏于9世纪中叶以前在法兰克帝国确立下来,从那以后直至中世纪结束前,欧洲音乐的一切重要发展都发生于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
音乐中心的转移,部分原因在于*治形势的变化,公元719年完成的穆斯林教对叙利亚、北非和西班牙的征服,使得南方的基督教地区或落入异**之手,也可能连年处于敌兵入寇的威胁之中。
与此同时,欧洲西部和中部的多个文化中心正在兴起;公元6、7、中,爱尔兰、苏格兰一些修道院的传教士,在本国和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开办学校。
第8世纪初拉丁文化在英国复兴,造就了一些名扬欧洲大陆的学者,英国修道士阿尔克温,协助查理曼大帝实现他在整个法兰克帝国复兴教育的规划,公元8、9世纪加洛林王朝复兴运动的成果之一,便是发展了一批重要的音乐中心,其中最著名的是瑞士的圣加仑修道院。
北方对素歌的影响之一是旋律线因采用更多跳进 (特别是三度音程的跳进) 而有所变化,在作于10世纪初的继叙咏 Christus hunc diem (“基督赐予这一天”)的旋律中有一个北方人运用跳筋的例子。
北方旋律的倾向是用三度来加以组织,最后,北方的作曲家不仅创作新的旋律,还创造新的圣咏形式,这些发展都是与单声部世俗歌曲的崛起,以及最早的复调音乐尝试同时进行的;不过这里还是继续谈谈圣咏的历史更为合适,其他问题留待下文再谈。
附加段
()新创作的音乐(最常见的是加在《进台经》中,加在《奉献经》和《领圣餐经》的较少),通常为纽姆风格,歌词为韵文;后来这类附加段亦用于常规弥撒(特别是《荣耀经》。
附加段可作为正规圣咏的序,或穿插在歌词和音乐之中,圣加仑修道院是创作附加段的一个重要中心;修士蒂奥蒂洛(卒于915年)即以此而闻名,附加段于10和11世纪盛行一时,特别是在隐修院教堂中,至12世纪逐渐消失。
“附加段”一词常泛指在圣咏中增加的或穿插的片段,因此亦包括继叙咏,继叙咏可说是附加段下面的一个小类,甚至连较晚时期某些复调弥撒曲中的《荣耀经》的穿插段也被称为“附加段”。
这种广义的用法在某些情况中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在讨论中世纪圣咏各种类型的附加段时,较好还是只把此词限于上述原义。
继叙咏
在早期的圣咏手抄本中,不时可以见到一些相当长的旋律片段,几乎不加改动地反复出现在不同场合:有时作为一首常规礼仪圣咏中的一个经过句,有时单独编纂成集;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有时有歌词,有时没有。
它们不是那种可以用于即兴演唱的短小旋律公式,而是一些显然广为人知、广为人用的有定形的长旋律,或是用花唱形式,或是配以不同的歌词,这类旋律以及那些不属于“重复”范畴的类似,旋律都是典型的法兰克时代的创作,虽然其中最古老的几条无疑是从罗马原型改编而来。
这种长的花唱逐渐成为宗教礼仪中的《哈利路亚》的一部分,起初只是圣咏的扩展,后来则成为新的增加段,形式更大更精美。
这种扩展段和增加段被称作 (“继叙咏”,原文源自拉丁文 一词,意为“继······之后”),可能是因其“继《哈利路亚》之后的位置”而得名。
这一扩展段配以“继唱的散文**”(拉丁文为 prosa ad ,此处 prosa 一词意为“散文”,其小称形式为 ,译作“普罗苏拉”后成为地地道道的一个按歌词音节配乐的旋律,也有一些长的花唱和继叙咏是不“继叙咏”从属于任何《哈利路亚》母体的。
圣加仑修道院的修士诺特克·巴尔布勒斯(即“结巴”诺特克,约840一912)曾经讲过他为了帮助记忆曲调,开始在某些长的花唱下方,按音节配写歌词时如何“发明”继叙咏的经过,事实上他是模仿他所看到的一位来自如米耶热的修士的做法。
虽然他提到的几首圣咏中有“哈利路亚”一语,但那却不一定是礼仪意义上的《哈利路亚》(见花边插段中他的叙述)当然,在他的赞美诗集中,他是词作者而不是作曲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继叙咏先有音乐后有词,也有曲与词同时创作的。
不但在《哈利路亚》中,在其他圣咏中也有将音节式散文歌词加到花唱段落上去的,所谓“慈悲经附加段”(它们的名称作为某些弥撒的标题保存在现代宗教礼仪曲集中),例如Kyrie orbis (《造物主》,NAWM 3 b),一度可能就是把歌词,按音节配加到圣咏的花唱上的《普罗苏拉》,更可能是词曲一起创作的新作品。
继叙咏很早就脱离特定的礼仪圣咏,开始作为一种*曲式而繁荣起来,从公元10世纪至13 世纪甚至更晚,整个西欧出现的继叙咏达数百首之多,有人模仿流行的继叙咏并改编为世俗用曲。
在中世纪晚期,继叙咏和同时代的半圣半俗音乐、世俗音乐(声乐和器乐均有)之间产生极大的相互影响。
《哈利路亚》简谱
在形式上,继叙咏所遵循的程式为:每一节歌词之后紧接另一节音节数相同、重音格局亦相同的歌词;两个诗节配以同一旋律片段,后一诗节重复前一诗节的旋律,只有靠前节与最后一节是例外,它们通常没有平行的诗节。
虽然每一对中两个诗节的长度完全一致,但下一对的长度可能截然不同,典型的继叙咏模式可表示如下: a bb cc dd······n;此处bb cc dd 代表成对诗节,数量不限,a和n 则代表不成对的诗节。
12世纪圣维克托大修道院的亚当,所作的普罗萨(prosae,原意为“散文”,后演化而包含诗体歌词)例示了后来的发展:歌词用诗体并押韵。
圣维克托修道院
后来有些押韵的继叙咏接近赞美诗的形式;例如,在公认为切兰诺的托马斯(13世纪初)所作的著名的《末日经》中,AA BB CC模式的律重复二次(但第二次的结束有变化),犹如一条赞美诗旋律在相继几节歌词中重复应用一样。
特兰托公会议(1545——1563)的礼仪改*之后,大部分继叙咏被取缔,不准用于天主教礼拜仪式,只有四首留用:复活节用的《赞美复活节的殉道者》、圣神降临节用的 Veni Sancte Spiritus(《圣神降临》、圣体节用的 Lauda Sion《安,赞美》,据说是圣托马斯·阿纳斯所作)以及《末日经》。
至1727年又增加第5首即 Mater(《圣母悼歌》,字面意义为“圣母站着,[在十字架旁]”),据说是 13 世纪方济各会的僧侣雅各布·达·托迪所作。
圣咏:《又圣母经》
教仪剧
在最早的教仪剧中,有一部是根据10世纪的复活节弥撒中的《进台经》之前的一段对话或附加段而作,在有些手抄本中,这是特用短祷文也即弥撒前仪典中的一项内容,包括信徒们从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堂的游行音乐。
在另一些手抄本中它是复活节《进台经》《复活》)或圣诞日第三弥撒的《进台经》Puer natus est nobis(《圣子已为我们诞生》,NAWM6 ) 之前的一个附加段。
复活节的对话表现三个马利亚去耶稣坟上的故事,天使问她们,“你们在坟中寻找何人?”她们回答说:“拿撒勒的耶稣。” 于是天使答道:“他不在这里,如他所说,他已复活,你们去宣布他已从坟墓中复活。”
按照当时的记述,这一对话是用启应方式咏唱,而且唱时还伴以适当的戏剧动作,这一对话形式又经改动而用于圣诞节的《进台经》中,其中描述基督诞生时,产婆向前来赞慕婴儿的牧羊人打听的故事
复活节与圣诞节教仪剧在欧洲最为常见,到处有人演出,其他某些剧本从12世纪以至更晚一些时候相传至今,十分复杂,对那些寻求素材供现在演出的人特别具有吸引力;其中最流行的是博韦大教堂的13世纪早期的《但以理的故事》和弗勒瑞大教堂的关于杀戮无辜婴孩的《希律王的故事》。
这些故事把许多圣咏串在一起,有游行,有情节,接近于戏剧,但还不是戏剧,不过,从某些教仪剧的注释中,可以看出它们有时也用舞台布景、服装,并有神职人员表演,然而,补充教仪唱词内容、为之润色添彩并赋予表情内容的主要手段是音乐。
笔者观点
欧洲圣咏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早期宗教教堂崇拜的核心,并且推动了整个欧洲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因为它的存在,欧洲的音乐演唱得到了传承与推动,并且影响了西方的音乐理论的研究方向,它的发展为后来的宗教和世俗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些影响与进程,使欧洲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并为欧洲未来的音乐创作和艺术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从《哈利路亚,除免我罪的羔羊》的比较分析中管窥格里高利圣咏在12、13世纪的发展|《音乐时空》|2015年第5期|66-66|共1页|
2.欧洲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002期|P.23-26|共4页|张平; 段晋中;
3. of Music / Huglo, H. ,W. ,
4.Oral, , and in the of Music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