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奖感言,视觉与情感的完美呈现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奖感言,视觉与情感的完美呈现

在看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几度遇到感到迷惑之处,这部带着很强的哲思性的电影,可以说是李安导演的突破之作。他凭借这部电影斩获第85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

他将隐藏在内心的某种思考,通过作品去进行传达,缔造“派”这样孤独而伟大的角色。在豆瓣短评里发现大家的关注点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两个故事的真假和主角派究竟有没有吃人上,笔者遂放空自己,让大脑回到观影时的直观感受。

电影当中的“派”每每身处绝望之中,并没有像《西游记》当中的“观音”姐姐这样的神仙前来救助,只有一个人直面绝境,纵观全程,仿佛在美丽的风景中上了一堂处处都是隐喻和代指的哲学课, 而课题则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除了生与死之外必须正视的:如何面对自己。

1

在不同的文化中,看待自我与世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西方往往强调个体独立,而东方(尤其是中国)则具有“克己尚群”的文化,强调压抑、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为群体奉献。地处东西方交界处的印度,在历经雅利安人征服和亚历山大东征、英国殖民等事件后,作为两个区域文化碰撞交汇的地点,发展出了一种复杂的环境,即东西方的多种思想同时并存。

而这,也就是派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 母亲所讲述的神话与宗教故事代表的传统,和父亲教育他的“理性”,究竟站在哪边,才能更接近“神”(世界与自我的真相)呢?

2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就象征着答者对人生的态度。

导演将明面上的故事分为“派和一群动物漂流海上,最终与老虎存活到最后”和“和剩下的三个人漂流海上,最后只有一人生还”两个版本。一部分人选感性,适当去模糊一些事物的逻辑和真相,有时会让人更好接受(派是如何在海上度过227天的时光仍未绝望);

理性主义者则看重事实(保险公司的人需要写一份可信的书面报告,荧幕外的部分观众有时也执着于一个“真相”),一切都力求得到合理的解释……

两边分不出真正的对与错。

3

写到此处,联想到最近所沉迷的《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时值俱卢之战,大战在即,般度五子中的阿周那却为即将同族相残而犹豫不决,不愿动手。奎师那便劝诫他:你身为刹帝利,战斗便是你的职责, 一个人去做他应做的事,又有什么值得犹豫愧疚的呢!

而在极端条件下,遵循本能生存下去,也许不是一个人最应该做的事,却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

所以,究竟派是否是通过极端的食人手段才得以生存已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活了下来, 而当时的一切,也终究变成“过去”。

4

导演李安说过:这是一个男孩蜕变成成熟男人的故事。

那么这两个小时里发生的一切,也就可以视作成长路途中所必须面对的种种吧。来不及的道别、理性与本能的挣扎、刻意遗忘的悲伤……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在数十年的漂流中找到一个平衡之道,这样才能较为平稳地走完一生。

人生是一个寻求平衡的漫长过程。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雷雷雷wl"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aW7fn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