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大学,一个神秘的网红梗背后的故事

网上号召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343.4万考生,每人拿出一千元,众筹三百多亿,办一所综合大学,名为“山河大学”,地点选在四省交界处,争取一年内赶超清北。连学校校园规划、门牌和校徽都已经设计好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段子了,教育部已经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 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

这个虚构的大学,反映的突出问题,就是教育资源不平衡。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河四省”,人口多、生源多,但“双一流”等高校却相对较少。除了山东有两所985、211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外,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均只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这就造成了生源多与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人口大省河南省,这个矛盾尤为突出。

矛盾的直接后果,就是该省的考生想考上名牌大学,比教育资源丰富的省市要难上几倍,导致该省教育严重内卷。

考生数量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留不住人才,也带来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的问题,最终影响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晋冀鲁豫四省,在其他中西部省份同样不同程度存在。

在南方省份中,最典型的是江西省。江西自古文风盛行,人才辈出,但是,江西处于一个怪圈,除了环发达经济圈之外,还是环985大学圈。

环江西省的省份,经济总量都进入前10强,都有万亿俱乐部成员,唯有江西省经济排在15开外,没有万亿成员;环江西省的省份,都有985大学,唯有江西省没有985,只有一所211大学。

除了江西省以外,西南部的广西、贵州、云南也都一样,各只有一所211大学。而西北五省,除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新*,情况也大抵如此。

山河大学,一个神秘的网红梗背后的故事

所以,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一次,处于中原人口集中地区的“山河四省”,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出圈,引发了更强烈的共鸣。

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配不均,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源于晚清时期。作为清朝的首都,北京自然成为靠前批高等院校的落户之地。此外,上海是晚清对外门户,上海也当然享受到了靠前批高等院校的青睐。

实际上,晚清、民国时期的几个重要的大城市,包括武汉、广州、南京、西安、重庆等,都是跟当时的*治、经济地位有关。因此,这些城市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现实的原因是经济。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发达,反过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才向这里集中。人才的集中,又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使教育与经济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

改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东部密集、中西部稀疏的格局,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结构,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公平、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十月晴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cn/fresh/8gkRfC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