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等级标度。震级用以说明某次地震的大小,用 M 表示。
震级的原始定义:在离震中 100km 处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最大水平 位移(即振幅 A,以微米(μm)计)的常用对数值:M=logA。例如,在距震中 100km 处标 准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 A=100mm=100000μm,则 M=logA=log10 5=5,即这次地震为 5 级。 一般地说,小于 2 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叫微震;2~5 级地震,人们能感觉到,叫 有感地震;大于 5 级的地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叫做破坏性地震;大于 7 级的地震, 则称为强烈地震。1976.07.28 发生的唐山地震,震级为 7.8 级。
2.烈度:地震烈度是用来衡量地震后果的一种度量,它表示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 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对于一次地震来说,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则随着地点的变 化,而有若干个。
一般来说,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越低;反之,距震中越近,地震影响越大, 烈度越高。震中的烈度最高。
地震烈度值是根据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以及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等宏观现象,以 地震烈度表为标准综合评定的。地震烈度的划分如下:
1)地震烈度 1~2 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2)地震烈度 3 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3)地震烈度 4~5 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4)地震烈度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5)地震烈度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6)地震烈度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7)地震烈度 11~12 度:毁灭性的破坏。
3.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对应关系 ( 0 3 2 M 1 I ) 表 1.1.5-1
震级 M | 2 | 3 | 4 | 5 | 6 | 7 | 8 | 8以上 |
震中烈度I | 1~2 | 3 | 4~5 | 6 | 7~8 | 9 | 10~11 |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