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词是我们最早在中学作文时套用的,只知道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尧中生活》约我写稿,这才勾起对它含义的咀嚼,也才真切地体味到不仅仅是一种人们对消失了的过去的“感叹”,它还警喻着对迎面而来的“抓紧”。
尧山中学
我们从母校——尧山中学——走出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1956年~2019年)了。但在时间飞逝的63年间,魂牵梦绕,六年的中学生活总是时时浮现在我的记忆之中。特别是回首我们立人、建业的成长历程时,不能不缅怀母校的栽培和辛劳的老师们。
我们是1950年进入尧山中学的,正当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尧山中学教育也从旧制度的变革中迈入新历程,蒸蒸日上,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第一任校长是革命教育家周至仁先生,肇始于荒,创建了教学新秩序。后继者张廷栋校长抓建设,段宝珊校长严把教学质量关,从而使渭北高原上这个“陕西省立尧山中学”熠熠生辉,成为学生们景慕而纷纷报考的重点学校。教育部直接拨来一套全新的教学实验仪器,就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杨虎城将军创办的这所学校的重视。图书馆大楼〔即“勿幕图书馆”〕是关中大地上所有中学里独有的“小洋楼”,抗战时期虽然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但现在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之下仍旧给予修复。除过原来以“校门——过庭——讲台、广场——图书馆大楼”为中轴线,教室、教务处、总务处、东西斋分布两侧的对称布局外,在西台上又新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教室,大操场的运动器材也更换一新。当我们坐在这明亮的教室,或是走进宽敞的图书馆,或是周一大会聆听报告,或是活动在大操场……,总是沐浴着幸福、愉快。
尧山中学老校牌
尧中的老师们以他们的身心和辛勤在培育着自己的这些莘莘学子,其事迹感人至深,印象不因岁月的流逝而褪尽。教育主任张济生老师在讲堂上、在交谈中,总是言辞恳切,语音洪亮,充满着激情,在点燃着学生们内心之火。他着眼学生的品德教育、重视教学质量,可谓“功莫大焉”!苏望亭老师面庞清癯、腰板硬朗,分析语文丝丝如扣。他在黑板上的粉笔字规规矩矩,整齐异常。他在我作文后面的毛笔批语,一直保存到“文革”。后来不知是谁“收藏”了去,至今使我悵然痛失。苏老师的行书含欧,不正是他为人的写照么?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看过中外文学名著,涉猎到瞿秋白、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叶圣陶、冰心、丁玲、赵树理、高尔基、托尔斯泰、肖霍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我是个穷学生,没有钱、六年间也从来没买过零食,却订购了期刊《文艺学习》。成立文学组,我常常办壁报、出黑板报。学生中一股浓厚的文学风气,多半是受了教学资深的吴兆庠、刘明深、苏望亭、王倬、刘振乐和党国华等老师的影响。
尧山中学旧照
王崇人老师教历史课,语言严谨、幽默又善于引申。他讲到汉代关于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先说“你们连这都不知道?”大家都惊讶地仰望着他。谁都清楚:课本上没有提到,我们学生哪里会知道!但实际上,他是在凝聚着我们的注意力。当调起大家的求知欲望之后,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历史事实与演变经过。啊!原来在课本外还有那么多的学问。这一下子,在我们面前又铺陈了一个无限远的空间。
梁威重老师的地理课,也是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课程之一。他把课文同地图结合,善打比喻,使人印象颇为深刻。1984年,我去福建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到邵武下火车,去建阳、武夷山。当我看到那里的地势、地貌走向,马上想到了“一级高一丈,邵武到天上”这句民谣。这是中学的又一位地理老师说的,过了三十年居然还记得!后下福州、泉州、厦门,也进一步对梁老师的所讲得到印证。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能一手勾画出中国的版图,用反“S”连接“Z”画黄河、用“V”连接“W”画长江,这都是从梁老师那儿学来的。我们几位同学著色的地图还被他收集到一块,办展览、作教具,起着示范的作用。窦耀中老师的经济地理课条理清晰,严格认真,别具一格的板书更使人赏心悦目。
渊华舫老师等在尧中
理科的老师们个个出类拔萃、教授得法,倍受学生们的喜爱。周进德、李润德、王俊生老师的数学,刘璞、渊华f舫、任建业老师的物理,魏文涛、冯建文老师的化学,……。都能循循善诱,把严谨的定义、逻辑的推导、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乐于接受。我们高五六丙的高材生就有屈全龙、王小雅、张鸿猷、张百槐、车兴元、张克让等,其他三个班的优秀生更多。这,就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最好说明。
俄语老师冯瑞生、郭郁郊,生理卫生老师郭兰馥、动植物老师常老师、美术老师高养信、音乐老师韩树森、体育老师王正云、蔡新民和后来的王杰、政治老师胡纯德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养信老师力主我考西安美术专科学校,但考试时我逃避了。至今,我还为自己没有勇气表明想法而找借口深感内疚。胡老师想从政治上培养我,而我怕耽误学习不愿参加社会活动而向后退,比起有先觉的同窗来简直是一种“幼稚”!
渊华舫老师等在尧中
那时尧山中学的文体活动非常活跃,内外结合,注意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王杰老师请来地质队的队员们作单、双杠表演,他们动作优美,轻身如飞,矫健异常,从而推动了器械操、球类、垫上运动的开展,还到外校作体育表演;文艺节目在比赛中,往往是拿奖的,眉户腔《梁秋燕》的主角就是我班的任存草、曹掌珠等同学。李润德老师还是唱秦腔时板胡伴奏的高手呢!那时,师生关系融洽、和睦,常常看到席地而坐,谈笑自若。
勿幕图书楼
六年的中学生活,使我亲身感受到当年尧山中学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素质条件:严谨的校风校纪、稳定的教学秩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时代是打下“人生基础”的关键阶段。当我们进入大学,又走上社会的这几十年生活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是母校尧山中学哺育了我们这些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又是前后诸多老师们身体力行地尽到了“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的责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看到今日母校的发展、老师们尽心于教、学生们奋力求知,令人欣喜。尧山中学永远迎接的是一个个春天!
[2001年4月1日初稿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9年5月23日又改]
作者简介:
王学理,男,汉族,1934年8月生,陕西省蒲城县苏坊绒张村人,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2003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兼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鼎湖宫、景帝阳陵等考古队队长,咸阳考古所顾问,研究员。现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与研究生导师、中国秦文化研究会顾问,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顾问、陕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陕西省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说明:文章由作者王学理先生提供,编者略有删减。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由热心网友提供,特此感谢!原题目为《母校忆师二三事》,现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