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热门
《靠前人称单数》
作者:[日]村上春树
译者:烨伊
版本:磨铁·文治图书|花城出版社
2021年11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宫子
身为村上春树的书迷,在收到他近3年来的新书后,却并没有什么期待——因为上一次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已经有了明显的炒冷饭痕迹,他最擅长的长篇都是如此,那么短篇更没有什么太多好期待的。马家辉在微博上对这本书的点评——“这书是短篇小说集,干净利落的故事,似回到了《挪威的森林》的笔调风格”——一时间也让我有点分不清到底是夸赞还是委婉地表达异议。《挪威的森林》是村上的早期作品,算是成名作,能成功的原因一个在于村上春树简单精准的笔调,平淡的口吻,故事上和之后《1Q84》《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幻想性情节相差很大,它吸引人读下去的原因在于长篇容纳的情节性和整体塑造的冷清、悸动又不失平静的氛围感。但渡边、绿子和直子的性格都是在很长的故事线叙述中给读者带去很不一样的感觉的,类似的口吻与笔调去写短篇,就会导致还没等人物的感觉建立起来,故事就已经结束了。一部沉寂3年后写出的作品,结果和早期作品的感觉看齐,也挺让人唏嘘。
《靠前人称单数》一共收录了8个短篇作品,题材也不新鲜,爵士乐、双亲的回忆、人生孤独等,将他们集合在一起的原因不过是都采用了靠前人称叙事,但靠前人称叙事这个写作视角在村上的书写中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这一点,在这本书中也没有读到。如果它能带给人突破性的读感,也算是村上系列作品里值得一读的小说,然而,“村上还是那个村上”,当大量读者给出这样的阅读反馈时,就证明了这本书在创新性上的不尽如人意。村上还是那个村上,没错,但他或许很难再回到那个较好的村上了。
历史
《沙漠与餐桌》
作者: [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
译者:陈阳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8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徐悦东
没有丝绸之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或许没有那么丰富。丝绸之路不仅是丝绸等商品流通的网络,也是食材交流的网络。这条道路连接中西,直接丰富了各地的餐桌菜肴。这本书通过考古研究的成果,以每一种食材为线索,比如粟米、稻米、大麦、小麦、豆科植物、葡萄、苹果、坚果、叶菜、根菜、茎菜、香料、油和茶叶,追溯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食物的来源与其传播故事。其中摘出来的章节可以直接当作我们餐桌上美食的科普文章。对食物背后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是一本较好的入门之作。
思想
《青年路德》
作者:[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译者:舒跃育/张继元等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青青子
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师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是他终其一生的学术研究焦点,也在一定意义上折射了他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埃里克森的生父在他不到三岁时就抛妻弃子,母亲改嫁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并不知道继父并非生父,而他的斯堪的纳维亚血统使他的长相与与作为犹太人的继父家庭格格不入。
这本成书于1958年的《青年路德:一项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是埃里克森关于同一性理论的代表著作,也是心理史学领域的标志性作品。在这本书中,埃里克森以16世纪西方宗教改*的领军人物马丁·路德的青年时期作为研究案例,将他个人所遭遇的精神及宗教危机汇流进当时的社会思潮、*治变革、神学斗争的历史行进脉络之中。
这本书的主要贡献也正在于此——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的工具,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身处绝对信仰时代末期的宗教改*者的心灵生活切片。也是在此意义上,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埃里克森出色地完成了对一位历史人物精神生活与内心冲突的解剖与细读。
如果回过头去看,心理史学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史学领域。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学者们的批评也大都聚焦于埃里克森对历史事实的把握不足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局限性。但在当下变动不居的环境里,这本书所追问与呈现的命题,即一位深陷精神痛苦的青年人如何不断追寻与认知自我,如何坠入悬宕(moratorium),又如何打捞起自己,最终获得自我的同一性,无疑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面临以及必须思考的生命议题。而青年路德的生命经验或许遥远,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内在生活的精神征途。
童书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作者:[美] 约瑟夫·萨洛西 [美] 西尔克·罗斯·韦斯特
译者:曹井香
版本:光尘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1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申婵
这本小巧的书中文书名取得很妙,超越了英文原版书名:How to Tell to 。中文书名比英文书名多了一层意思:孩子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听道理,但是大人偏偏热衷于讲道理。
但这本书并不是要引导父母给孩子购买和朗读更多的故事书,这里的“讲故事”其实指的是“编故事”,作者建议父母不要总是迷信别人的故事更好,相反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编故事给孩子听。这不仅因为人生来就爱听故事,更因为讲故事的过程是一种关系的构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经历,只有父母才可以灵机一动为自己的孩子定制最“可口”的故事。
两位作者是有丰富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大概接触过的孩子太多了,许多经典故事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胃口,他们认为讲故事较好的方法就是从孩子身边就地取材,比如,用松鼠之间的争吵来暗指孩子间的冲突,当看到孩子光着脚时,讲一个她的鞋子去溪边散步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让孩子们在傻笑的同时觉得自己也是故事的一部分,会因为从真实的生活中找到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而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书里列举的故事案例都说明了讲故事的人为什么要这么编,有些故事的趣味性并不亚于一些经典故事。这本书能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大人热衷于为孩子挑选绘本和故事书,其实孩子对故事并没有那么挑剔。当我们误以为故事与故事在争夺孩子注意力时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我们就放弃了通过为孩子编个故事而加固亲子关系的这条路径。
略有遗憾的是,这本书在陈述主要观点时多次重复,少有层次感,虽很有启发且十分好读,但4分即可。
作者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 李永博 青青子
校对 |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