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一口2000多年前
小熊造型的“高压锅”
持续在网上走红!
三只小熊蹲立,咧着大嘴
眼睛睁得又大又圆
憨厚可掬支起一口锅
据介绍,这是一件西汉国宝级文物,类似于如今的“高压锅”,用于炖煮和盛放肉类。不仅能缩短烹饪时间,还能让食物口感更软烂。
这口小熊“高压锅”,可能比法国物理学家帕平1681年发明的高压锅,还早了1700多年。
网友热议:“咱用的
都是人家古人玩剩下的”
↓↓↓
“就缺密封圈,这个小熊高压锅有排气孔吗、在哪个位置啊?”
“庆余年会不会真的?难道真有穿越者?”
“汉代就用上高压锅了呀,中华饮食文化真的是源远流长。”
“古人真的智慧啊,咱用的都是人家古人玩剩下的。”
“妙趣横生、妙趣横生,匠人的巧思。”
博物馆人员:“天天有人围观”
记者了解到,这口小熊高压锅在现实中是真的存在,就陈列在河北博物院。
博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件宝贝叫熊足铜鼎,位于博物院南区二层的满城汉墓(下)展厅,天天来围观的人很多。”
记者查看了博物院官网关于熊足铜鼎的介绍,图片上,三只小熊作蹲立状,全身细密的鬃毛纹甚至清晰可见。
从工艺上看,2000多年前的工匠开足了脑洞,深谙当下“高压锅”的原理。
熊足铜鼎在1968年出土于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又名四兽纽熊足铜鼎。
刘胜是何许人也?
他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祖上
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并深受汉武帝的信任。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刘胜被封为西汉中山国靠前代王,时年才15岁。刘胜多才多艺,所作《文木赋》体物言志,寓景抒情,文采绚丽。
还有一说,刘胜生前喜好美酒和女色,《汉书》称他“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光子女就有120多个。
刘胜在位42年,死后被风光大葬,位于保定市满城区的陵山。
1968年发掘时,堪称一座豪华地下宫殿,共出土金、银、铜、玉、漆、玻璃器等类文物一万余件,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其中出土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宝。
研究表明:的确是一口“高压锅”
河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21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40件,二级文物1926件,三级文物17383件。
对于这口2000多年前的“高压锅”,博物院人员介绍——
熊足铜鼎,鼎的三足做成端立状的小熊,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两侧有长方形耳,耳上有轴,轴上穿一伏兽。
顶盖上另有4个等距小立兽,合盖时将耳上伏兽翻向盖上。旋转顶盖,将伏兽卡在小立兽的背部,顶盖便被紧紧闭锁,其原理很像今天使用的高压锅。
河北博物院社教部工作人吊李雅雯介绍,2000多年前的古人凭借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设计出的这种闭锁结构类似于现代的高压锅,设计之科学、构思之精巧,着实令人赞叹。
不过,还有一种研究观点认为:这只铜鼎是当时的明器,制造出来,不是为了平时使用,而是用于礼制祭用,是主要用于祭祀的器物,或者用于家族传承之用。
李雅雯认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铜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铜鼎最早是用于炖煮和盛放肉类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和锅盖一样,鼎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液体飞溅、蒸汽外溢,可以使饭菜热得更快,味道也更鲜美。
但是,像熊足铜鼎这样通过奇巧的设计,使鼎盖与鼎身严密闭锁在一起的并不多见。
刘胜墓中仅出土3件鼎,其中熊足铜鼎制作讲究,武帝以后的墓中甚少见到。有专家推测可能此时的鼎仍是祭祀用具,主要用于供奉祭祀,并不用于真正的烹煮使用。
但有研究观点认为,虽然它是西汉的礼器,但从原理上看,的确是一口高压锅。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程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