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元宵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每每临近,泉州的大街小巷就会陆陆续续布置上各式的花灯。元宵赏灯,是属于泉州人的浪漫和仪式感。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这大概是对于泉州花灯*高的赞美。泉州花灯是中国着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唐代已流传,宋代则更盛,形成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在泉州方言中,“灯”与“丁”读音相近,因此点亮花灯,也是点亮百姓对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的殷殷期盼。
时至今日,每逢元宵佳节,花灯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人们在屋前檐下挂灯,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朋友提着花灯走街串巷,猜测灯上的谜语,一片喜庆祥和。
泉州花灯于2006年5月被列入靠前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艺精湛的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成为泉州花灯的“台柱”,也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重回千年前,一同探寻泉州花灯的前世今生。
缘起于唐,兴于宋
泉州花灯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民间自古便有传统,正月十五开灯祈福、祭拜神明。后来唐代战乱,北方汉人纷纷南下。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傅实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在南安丰州兴建唐王宫(桃源宫)。元宵节时,他按长安结灯仪式与民同乐,其后挂花灯,闹元宵的民俗便在泉州扎根,由此便催生了泉州的花灯工艺。
泉州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时期,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
唐宋泉州花灯都以不同造型的彩扎灯为主。到了明清,有了玻璃制造业,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运用于花灯,于是泉州又有了金碧交辉的“料丝灯”。当时,甚至连京城杭州点灯,都委托泉州太守、南安知县雇工精制。
千年底蕴,代代传
赏灯的底蕴滋养了花灯事业,一代代巧思的扎灯匠人守传承、推新意,把泉州的花灯带至世界各地,更将传承非遗的初心传到校园。加上政府部门的重视,这项宝贵的*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积厚流光、历久弥新。
现如今,泉州花灯造型上有人物灯、动物灯、双喜灯、八结灯、卷书灯、芭蕉灯、莲花灯等多种款式。按灯种分,则有座灯、挂灯、水灯、提灯四种。座灯体积庞大,气势宏伟、造型美观、灯光明亮。挂灯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图案优美、形态多姿、刻纸料丝灯和针刺无骨灯多属挂灯。水灯制作时采用防水材料,造型独特,安放在水面上,倒映水中,光彩琉璃。提灯,就是元宵夜小孩上街提着的孩儿灯,小巧玲珑,星星点点,妙趣横生。按制作工艺分,泉州花灯有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三类。
纸扎灯
也称篾骨灯,后来又有人称之为彩扎灯。先用棉纸条搓成纸捻,再用纸捻把竹篾绑扎成灯的骨架,而后蒙上绸布或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或装上立体彩扎人物和飞禽走兽,配上珠穗,即成花灯。因这种灯的主要工序是用纸捻米绑扎骨架,所以称之为纸扎灯。
刻纸灯
刻纸灯的基本原材料是纸板,根据花灯造型,分解成若干组合纸板块面,在这些块面上描画图案,用刻刀细心雕刻,板块上浮现出镂空的图案,再把这些板块粘合成灯体,并分别上色,便成了刻纸灯。这种花灯靠这些带图案的纸板相互支撑,分解压力,力学上称为薄壳结构,无需扎制灯骨,故叫刻纸无骨灯。如果在这些镂空的板块图案内并排均匀镶上玻璃丝,便是刻纸料丝灯。
针刺灯
针刺灯灯体的制作与刻纸灯的灯体制作相似,也是把灯体分解成若干块面,这些块面用较薄的纸板或图画纸剪成,再描上图案,不同的是这些图案不是用刀刻出来,而是用钢针顺着纹路刺出来。同样,也是靠这些块面图案的灯屏拼合成灯,灯体很轻,无需骨架支撑,故称针刺无骨灯。
泉州花灯是泉州闹元宵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的诉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悠久,在泉州花灯传承、发展史上历代民间花灯艺人起着引领款式新潮流和工艺创新的示范作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广泛的装饰实用价值。
锦绣交辉,流光溢彩——是盛况
光影流转,争奇斗艳——是姿态
年岁祥瑞,祈望迎新——是吉寓
代代相承,古艺新姿——是传承
泉州花灯
再续千年璀璨,点亮世遗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