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凛,走进田锡故里,探寻文化遗珍

洪雅凛,走进田锡故里,探寻文化遗珍

阳春三月考古碑——洪雅县田锡研究会余坪考察纪实

阳春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洪雅田锡研究会一行十人,在苏长元带队下,前往洪雅县余坪镇,去探访考察苏氏古碑。

在余坪镇新安社区原胜利、天星、安溪、向寺等生活着数千人苏氏后裔,发现了数块苏氏古墓碑,记载苏氏后裔世世代代在余坪生根开花结果,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的事迹,余坪苏氏根源何在,与苏东波有关系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余坪镇,在余坪镇二名干部引导下来 到苏氏古碑前,王仿生对古碑进行了认真考察,位于新安社区1组(原安溪村1组苏氏古碑,是五座墓块碑,是清朝干龙、嘉庆同治年间安葬的古石碑,距今有二百多历史,有一座墓面上刻有一首诗“ 苏氏家风绍老泉,弟兄父子并称贤。寿世伊谁敌科举, 重逢定有缘合佛。七旬辞世便成仙,封翁自此佑儿孙。”在原向寺一组八组发现二块小墓碑,是嘉庆七年,干龙三年的小石碑,小碑的主人是当时道教负责人,有十几个徒子徒孙。由此证实了余坪向寺、安溪、胜利、天星的苏氏与三苏同脉相承。

苏轼(1037年1月8日至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水利专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水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宋苏轼诗词传颂大江南北,闻名天下,流芳百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天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歌《饮湖初日有云雨》:“水光激滟晴方好,山地密蒙西方亭,须把西湖比西了,淡妆现株总相宜”。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三苏文化渊源流长,苏询、苏轼、苏辙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治家、思想家,“洵维西蜀之秀,乃天下之奇才”、“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幼者谨重成就或过人”。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且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治实践,光煌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独特魅力的三苏文化,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乐章。三苏在文学造诣极深,各有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宾、同登唐宋八大家之誉。”苏东坡,为官从政40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任天下之患,同天下之乐,为官以廉为先,以政以为民为本,行又以真为魂。苏东坡为人亲善真诚,忠诚守直,乐善好施。苏东坡在《上皇帝书》中写到“去民忧患,如除腹心无疾”表达了人民至上,民重君轻的思想。

活动中,洪雅县田锡研究会王仿生会长赋诗三首,余坪镇宣传组织统战委员朗诵王先生诗歌《拜见余坪苏氏诗碑抒怀》:“访古遍崖阿,名书着石窠。志永好宗风,石版拥文螺。吾侪峰千角,留人树几柯。大笔云烟相,风雨不能磨。精神凝聚文,鸣地印苏湾。光芒生气凛,忠义至情关。景仰千秋迹,拜谒万重山。鳌头高处立,身在翠微间”。

今天的苏氏后裔,定能乘*的二十大精神之风,贯彻新时代思想,抓机遇,在各条线战线再创辉煌。

安溪河文学社底健康

2022年12月4日,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想吃鲨鱼吗"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hk/culture/8sjR11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