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1974年11月,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村民翻地农耕时,在土地里挖出了奇怪的石头。

古文字专家对石头上的文字进行翻译后,一个地下王朝逐渐浮出了水面,这竟然是战国时代一个皇室园陵的所在地,而这个王朝就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 中山国

中山国的第四代君王姬厝死后,将陵墓安置在了都城灵寿边缘的陵山脚下,中山国灭国之后,灵寿城便消失在了地图之上。

直到1974年三汲乡挖出了中山国时期的文物,人们才发现,原来灵寿古城的位置就在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境内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图源/《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

01

山水秀美的平山县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西部,西部与山西省相接,北靠灵寿县,距离首都北京260 千米。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环京津、渤海开放县。

由于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十分明显,特殊的地形地貌赋予了当地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作为河北省的文旅资源大县,平山县开发了多样的旅游资源。

平山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作为**老区,区域内有以 西柏坡红色**根据地 为首的众多红色旅游胜地。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西柏坡纪念馆 图源/网络

平山县境内地形分布多为山区,海拔落差大,植被覆盖面积占60%以上,因此成就了如“北方桂林” 天桂山、“太行山温带雨林” 腾龙山和避暑胜地驼梁山等国家4A 级风景名胜区。

天桂山风景区 图源/图虫创意

平山县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农家乐、特色民宿、农业科技观光园、农业体验游在内的多种类型乡村旅游模式。

平山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三汲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古国

中山国古城遗址,位于平山县三汲乡的东部。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三汲乡位置示意图底图来源/天地图www..gov.cn

公元前381年,中山国第三代君王桓公将都城从顾迁徙到了灵寿,也就是如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一带,这里成为中山国的*治、经济、文化中心。战国时期,灵寿一直是一座非常繁荣、发达的城市,与各国都城相比较毫不逊色。

灵寿古城背靠太行山,太行山像一道天然的“城墙”一般,将来自后方的敌人与潜在威胁挡在了山外,并且山林里各种药材、野生动物、矿产丰富,为中山国的军事防备与生活物资需要提供了有力保障。

▽ 请横屏观看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太行山像一*天然屏障为中山国抵挡潜在威胁图源/图虫创意

不仅如此,灵寿古城面向广袤的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利于农耕,蜿蜒清澈的滹沱河从眼前流过,不但解决了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还利于农田的灌溉,河里的物产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最主要的一点是,滹沱河将灵寿古城半包围起来,形成了像太行山一般的天然屏障,敌人想要横渡滹沱河对中山国发起进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对于经历过数次战争,国家实力薄弱的中山国来说极为重要,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地方休养生息。

中山国的君王将都城新建在灵寿一带,正是看中了这里的群众基础牢固,将来发展农业与经济,实施*治改*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

▽ 请横屏观看

滹沱河湿地美丽的日落景色 图源/图虫创意

03

神秘中山国重见天日

在平山当地,一直流传着很多传说,当地的老百姓纷纷揣测这一代有大的墓地存在,古学家陈应祺对此十分好奇,经常去到三汲村寻访。

1974年11月,忙着兴修水利的三汲村民们在土地里挖出了几片古老的陶瓦片,接着又挖到了一块体积硕大的河光石,这可把大家吓了一跳。

因为河光石上面刻有16个俊秀飘逸的古老文字,当村民们找到考古学家陈应祺时,陈应祺看了看这文字形似小篆又不是小篆,只能推断出它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随后,陈应祺只好求助于精通先秦文化的文字学家李学勤老先生,李老先生通过研究这块河光石刻有的文字,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有位名叫公乘得的小官员,因为负有罪责被朝廷安排了看守陵墓的工作。

山里农民偶然挖出奇石,千年古国遗珍重现世间。

中山国都城遗址西部王陵区航拍 图源/《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

李学勤、陈应祺等专家向河北省文物局汇报了这一情况后,河北省文物局便派出考古队到三汲村周边进行探测挖掘。他们从三汲村陵山脚下挖到了穆家庄西部方向,并成功挖掘出了一个富有战国时期墓室风格的中字形王侯大墓。

令人失望的是这一座大墓早年间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不仅墓主人的棺榖不见了,而且到处是盗墓贼放火焚烧的焦黑痕迹。

中山国国王姬厝陵墓遗址 图源/《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

不久后,考古学家在挖掘两座大土丘时,又一座大墓被挖开,这就是着名的“ 中山三器 ”出土的陵墓,专家根据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座陵墓是中山国国王姬厝的埋骨之地。

随后,考古人员在厝王墓周边挖掘出了一千多座陵墓,这无疑证明了一点,此地就是中山国王族的墓葬所在。

从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有19000多件种类繁多,有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光是出土的玉器就高达3000多件,它们造型独特做工精巧,被尘封在地底下,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与我们相遇,诉说中山国灿烂的文化。

中山三器文物图片来源/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04

中山青铜器与华夏文明

随着中山国青铜器的出土,我们认识到在遥远的几千年前,从中亚、西亚甚至遥远的欧洲,有一大批游牧民族部落迁徙到了我国的西北部,这些游牧民族部落就是中原人常说的“戎狄”。而从外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中有一个叫鲜虞的部落,融入了白狄族,并建立了中山国。

中山国王陵陈列馆 图源/《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

中山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在历史古籍中的记载并不多,在没有文物出土之前它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中山国作为一个外来游牧民族建立的小国,经历了3次灭国,2次复国,可见当时的鲜虞白狄族人心智多么坚定、多么骁勇善战。

他们能在诸侯争霸、群雄崛起的春秋战国时期里夹缝生存了200多年,曾经一度辉煌到以“千乘之国”的身份,与当时的“万乘之国”韩国、赵国、燕国并立称王。农业、手工业的发达自不必说,从同一时代陵墓中出土的铁器、青铜器,都能够证明其制作工艺的高超。

十五连盏铜灯 图源/河北博物院

在河北省灵寿县,当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举行篝火祭祀活动,他们会从山上采来新鲜的柏树枝条进行焚烧,以纪念故去的中山王姬厝,希望死去的祖先保佑他们平安顺遂,一千多年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着。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中国手作 金艺呈瑞》

[2].石家庄平山县旅游线路的评价和优化研究

[3].平山县休闲旅游现状与发展策略

[4].河北省博物院

[5].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

- END -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小小硕"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culture/8ekvnf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