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韩城市每逢清明时节数以万计的中国人都会聚集在这里举行一场隆重的祭祀典礼。中国人有祭奠圣贤的习俗,韩城人所祭祀的则是两千多年前汉朝的一位太史令司马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位文化巨人,因其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一部伟大的历史巨着——《史记》而被后人如此景仰。
那么,究竟是什么机缘成就了司马迁绚烂壮丽的一生?
纪录片《风追司马》将带领我们走进司马迁的世界,探寻《史记》背后的故事。
风追司马
时长:36分钟×2集
画质: 高清
类型: 历史纪录片
发行机构: 京商传媒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曾讲到:
“汉赋在我心中黯然失色,还有一个尴尬的因素,那就是,离它不远,出现了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和《史记》,这是我心中永远的太阳。
司马迁在历史学上的至高地位,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说,只说他的文学贡献。是他靠前次,通过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写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因此也可以说,他将中国历史拟人化、生命化了。更惊人的是,他在汉赋的包围中,居然不用整齐的形容、排比、对仗,更不用词藻的铺陈,而只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做到了这一切。于是,他也就告诉人们:能把千年历史撬动起来浸润到万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学力量。”
司马迁,一个中国历史和文化上响当当的名字,他的一声一叹凝成《史记》,在华夏大地上发出掷地有声的声响。
从其父亲司马谈做史官开始讲起,修史是司马家族的传统和夙愿。
从小便被寄予家族厚望的司马迁并未如期望的那般平步青云,而是被他文人的傲骨与清高步步逼向汉武帝的对立面,同时也将自己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为汉武帝写《本纪》时的直言不讳再到力排众议为李陵进言(后李陵归顺匈奴),司马迁终还是背上了欺君的罪名。欺君之罪即死罪,要想活命,只有拿巨款来赎或者被施以宫刑,为了完成父亲编定史书的遗愿,司马迁忍辱负重选择了接受宫刑以活命。他以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三千年完整的中华历史;以脆弱的精神,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以孱弱的体格,扛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身处大牢的司马迁,在接受宫刑之前,想到的同样为了理想而忍辱负重的周文王和孔子。周文王着《周易》,孔子编《春秋》,而司马迁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终于成为了像周文王与孔子一样的人,一样伟大的人。
一个人的荣辱,并不在于当下,而在于自己给后人留下了什么,自己的功过自有后人去评说。司马迁就是靠这样的信念支撑着自己,挺过旁人的冷嘲热讽,挺过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为了让自己的心血能流传下去,司马迁将《史记》交给自己的女儿,让她藏于家乡的深山中;又刊印成册,在民间流传,以防不测。直到汉武帝死后很多年,司马迁的后人才将家中传下的《史记》原稿公之于世,人们才看到了完整的《史记》。
纪录片《风追司马》以全新的视角,将司马迁的一生分为成长、求索、磨难和传承四个阶段。在成长阶段,我们见证了司马迁如何从一个天真的孩童成长为一位有志青年。在求索阶段,我们看到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走遍了中华大地,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在磨难阶段,我们感受到了他因直言不讳而遭受的苦难和挫折。在传承阶段,我们认识到了他为中华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
《风追司马》的制作团队由一流的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组成,他们用精良的技术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真实而感人的司马迁。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示了司马迁的伟大成就,还通过深入挖掘史料,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导演:金铁木
金铁木,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
2004年,由其执导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播出,影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大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大奖。2006年,自编自导纪录片《圆明园》,该片获得第16届金鸡奖。2009年,执导的纪录片《大明宫》和故事片《大明宫传奇》 。2011年,执导纪录片《玄奘之路》。2015年,执导纪录片《神秘的西夏》 。2017年,执导故事片《阿良的长征》,该片获得中国先进影像最佳作品奖。2018年,担任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制作人和导演。2019年,执导剧情式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2015年起,先后执导大型实景演出《出师表》(汉中)、《黑娃演义》(西安)、《新红色娘子军》(三亚)。
《风追司马》可谓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通过本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史记》的历史背景、撰写方法和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司马迁坚韧不拔、正直坦率的性格特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广大历史爱好者来说,《风追司马》都是一部必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