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址,揭开古代土司文化的神秘面纱

土司遗址,揭开古代土司文化的神秘面纱

土司遗址

大一统封建帝国地方 自治制度的见证

Tusi Sites

土司制度是在庞大、统一的东方封建帝国(中华帝国)发展史上,中央政权针对相对偏远闭塞或交通不便地区和当地固有族群或部落所实行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特定环境中当地族群或部落的存在,长期聚居、家族统领的历史和传统,对国家统一和权威的认同等为基础。中央政府认可传统家族首领司掌本部落或族群、以及传统区域范围事务、保持内部习俗制度、对外代表本部落或族群的权利,并允许家族首领世袭。这种地方和族群首领,被称为“土司”。中央政府册封土司不同的级别,设立土司管理制度,但不向土司辖区派遣被称作“流官”的外来行政官员。这种针对特定地区和特定族群的国家统治形式,体现着庞大封建帝国“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和民族政策,其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元代(13世纪)。明代(14~17世纪)趋于完备与鼎盛。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和与外界沟通日渐密切、国家统一管理的增强和社区内部改革的需求,家族世袭地方自治的制度渐趋衰落。清代雍正皇帝(18世纪中期)诏令“改土归流”,对原土司辖区也实行国家统一的官员任免和派遣制度。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代末年,存在了大约700年、对相当广阔地区的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过广泛、深远影响的土司制度整体上基本结束。

历史上各个地区的“土司”都建有具备行政、军事、生活、文化等综合功能的治所。这些治所大多传递着浓郁的地方属性,并显现出国家的印记和多民族文化相融的特点。规模、内容、质量、装饰依国家分封等级和自身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土司制度终结之后,失去原有功能的土司治所逐渐荒废。留存至今的遗迹和环境景观,构成了各具审美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土司遗址”世界遗产目前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市咸丰县的唐崖土司城址和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的海龙屯军堡遗址。都居于群山之中被清澈河流环绕的山坡高地上,地势险峻,景观壮丽,环境优美。

其中,老司城曾是最高等级的土司治所。始建于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是永顺彭氏土司的统治中心。现存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当代规模最大的土司考古遗产。有殿堂、居室、门庭和防御设施等遗址遗迹,还保存着祖师殿、书院、文昌阁等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唐崖是等级较低的土司治所考古遗址,始于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346年)设立的唐崖土司的治所,由覃氏世袭,共有18任土司历16代,有独特的院落单元组合。海龙屯则是石阶高陡、城墙雄险、城内宫殿遗址壮观宏大的军事城堡遗址。3组土司遗址完整地勾勒出土司治所的模型,展现了土司制度的属性和特征。

2015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9届会议上,基于如下标准将“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II: 老司城、唐崖和海龙屯的土司遗址清晰地展示了中国西南的地方族群文化和中央政府架构所表达的国家身份之间人类价值的交融。

标准III: 老司城、唐崖和海龙屯城堡等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土司管理系统的证明,因而承载着关于这种源于中国早期少数族群管理体系的行政模式和元、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独特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com/.htm?spm=a1z10.1-c.0.0.3&=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见证。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Raintou"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culture/8eg7Rf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