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特色民俗运动,踢毽子,不只是娱乐?

本周,即将来临的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

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踏青和游园

你知道吗?

有项体育运动也是清明节的传统民俗之一

欲知详情如何?

快跟着小体去上海体育博物馆一探究竟!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内,藏有一套唐至明代捶丸,共计12枚,大小不等,直径约为25至60毫米不等,年代待考证,推测约属于唐至明代时期(公元618至1644年)。此外,馆内还藏有一幅《捶丸图》,长约1.35米,宽约0.9米,画中三位宫装女子执杆击球,笑意盈盈,有三位侍女在一旁观看。

清明时节特色民俗运动,踢毽子,不只是娱乐?

相传,古时清明节前的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餐伤身,人们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而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踏青、放风筝、蹴鞠、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风俗。除此之外,捶丸,也是清明时节一项颇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唐朝诗人王建就曾用“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来描写宫廷比赛的盛况。

“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徒步以杖击球的球类游戏。捶丸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马球和蹴鞠运动的特点,最终在步打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马球运动流行于唐代,最早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目的是培养兵士骑马和熟练使用兵器本领,后来演变成为一项骑在马上挥杆击球的运动。

清明时节特色民俗运动,踢毽子,不只是娱乐?

由于马球运动过于激烈,容易发生危险,中唐时期出现了易于女子参与的驴鞠(即在驴上击鞠)和更为简易的步打球。当步打球把地上的球门改变成挖地为穴的球窝,并以先打进球窝为胜时,这种游戏方法便是捶丸运动了。

比赛前,首先在地上画一个约一平方米的球基,然后在距离球基数十步至百步之内,挖上一定数目的球窝。为方便观察球丸是否进穴以判断得分情况,每个球窝旁边都竖立起一面彩旗。在比赛中,球员分别将球从球基处击入球窝,在三棒之内击入者得一筹。犯规者会被判罚,其中一种判法是少计一筹,另一种是倒扣一筹。最终胜负按得筹多少计算。

清明时节特色民俗运动,踢毽子,不只是娱乐?

捶丸比赛的方式有三种,靠前种是分队,根据人数分为“大会”、“中会”和“小会”;第二种为多人对抗,分出个人胜负;第三种为两人对抗,称为“单对”。捶丸所用的工具称为“棒”,分“杓棒”、“朴棒”、“撺棒”三种。捶丸比赛所用的球也十分讲究,一般要求球要足够坚固。据《丸经》记载,捶丸所用的球,基本都是由赘木制作的。赘木是俗称的“树瘤”,这种木头的纤维绞结在一起,十分坚固。

伴随着文化的交流,捶丸从中国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西方。有观点认为,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捶丸曾对现代高尔夫球运动的出现和演变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上海租界的出现,居住在租界里的西方侨民成立了高尔夫球俱乐部,这也是高尔夫运动传入中国的标志。西方侨民们先在跑马厅租场地建立高尔夫球场,后相继于虹口娱乐场、江湾跑马场、虹桥建成大型高尔夫球场。

如今,高尔夫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体育运动,上海也承办了多次重要的高尔夫球大赛。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捶丸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逐渐回到大众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

来源:上海体育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泡芙味的饼干哟"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hk/culture/8aj1n7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