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魅力地名》发布,苏州姑苏区荣膺文化遗产之最。

近期,江苏省民政厅等六部门公布了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苏州共34个地名入选,其中姑苏区21个,包含8个路、街、巷名,及13个古桥梁名。

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从沿用时间、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联合会审、评定。

姑苏区

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一. 路、街、巷(里、弄、坊)地名

干将路、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桃花坞大街、吴趋坊、相王路、专诸巷

二. 古桥梁地名

钓桥、枫桥、皋桥、吉利桥、乐桥、觅渡桥、山塘桥、望星桥、乌鹊桥、吴门桥、苑桥、寿安桥、思婆桥

姑苏区是全国推荐也是目前

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地名文化

每一个地名

都生动地展现了古城的文化魅力

干将路的由来

干将路是横贯苏州城,与人民路垂直相交于乐桥的东西向主干道。“干将”这一路名得名于干将坊,干将坊则得名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匠人干将。干将与其妻莫邪善于铸剑,他们曾铸有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一名干将,一名莫邪,都献给了吴王阖闾。为了纪念他,吴地人将通往干将铸剑之所的城门“匠门”又称为“干将门”。“干将”这个地名,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烽烟,曾经居住过的历史人物,及其在当时的社会活动轨迹。

2023年《魅力地名》发布,苏州姑苏区荣膺文化遗产之最。

桃花坞大街和唐寅

桃花坞大街位于古城西北隅,北寺塔西侧。唐宋时,桃花河(即靠前横河)西北遍植桃树,故称桃花坞。明清时期为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同治《苏州府志》作桃花坞,《姑苏图》标作北街,《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桃花坞大街。北宋太师 章楶 曾在此营造桃花坞别墅,并广植桃李。明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在此构筑“桃花庵”后,使桃花坞名闻遐迩。

2023年《魅力地名》发布,苏州姑苏区荣膺文化遗产之最。

“思婆桥”还是“师婆桥”

思婆桥东连平江路,西堍与大郎桥巷相对。该桥始建于唐朝,原名寺东桥,宋《平江图》中有标注。桥名因桥西唐代古刹资寿寺而得。资寿寺为尼姑寺院,苏州人俗称尼姑为师婆,所以这座桥通常被俗称为师婆桥,在明《姑苏志》记载为“师婆桥”。吴方言平舌、翘舌不分,“师”“思”谐音,所以民间思婆、师婆也不分,清嘉庆期间改为思婆桥。

地名素来有“历史符号”之称

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姑苏区积极构建完善的地名工作体系

全力保护独特的吴地文化

绘就“最美江南”的文化名片

深化地名命名服务

加大排查力度,解决道路“有地无名”问题。对地名命名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地制宜从古典诗文、志书史书等资料中寻找地名命名资源。2023年完成养蚕里弄、袁梗浜巷等17条道路命名。

开展地名文化甄选

评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突出对老地名“保护”的重要性。2022年,确定9个区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单。2023年,68个街、路、巷名和34个古桥梁名纳入全区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中89个地名获第二批苏州市地名文化遗产,提高地名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挖掘红色地名故事

保护传承红色文化,赓续****。中共苏州*支部旧址、五卅路、伯乐中学旧址入选省“红色地名”。今年,苏州**博物馆、金瑞生烈士纪念广场入选苏州市第二批红色地名。

2023年《魅力地名》发布,苏州姑苏区荣膺文化遗产之最。

五卅路

实施地名文化活化

选取中街路街区,以“从文保中看地名”“从百花中看地名”“从诗词中看地名”三个维度串起马大箓巷、东百花巷、王洗马巷的地名文化,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品牌。中街路街区入选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示范街区。

2023年《魅力地名》发布,苏州姑苏区荣膺文化遗产之最。

东百花巷东入口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编辑:肖明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AWYYY"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my/culture/8agf1B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