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绍兴,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名城绍兴是吴越争霸的产物,因由范蠡主持修建,所以又称“蠡城”。范蠡筑城立都十分有智慧,“处平易之都与四达之地”的科学城市选址思想,“筑城立郭与分设里闾”的合理城市功能分区理念,“容量大小有度和土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城市生态观点,以及“卧薪尝胆、求实置俭和延揽四方之士”的勤俭包容城市文化精神,对今天保护和利用绍兴古城依然大有裨益。

名城绍兴,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悠悠八字桥(张志远摄)

一、“蠡城”的由来

公元前490年范蠡临危受命筑造勾践小城、山阴大城,造就绍兴2500余年筑城史,因此古城又称“蠡城”,范蠡成 为绍兴古城的奠基人。越国筑城立都承载着越国复兴的使命,牵动越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工作,勾践对范蠡讲:“寡人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闾,欲委属于相国”,于是范蠡法天象地,模拟天象建城,修筑小城,周长二里二百二十三步,在西北建飞翼楼象天门,在东南伏漏石窦象地户,建陆门和水门象八风,在城外造郭,缺西北不设防表示臣服于吴国。范蠡又修筑山阴大城,周长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建有陆门三,水门三,西北空缺。越国大小城的模样跃然纸上,给后人留下莫大遐想空间。

名城绍兴,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范蠡筑城(来源:嘉泰会稽志)

根据记载,范蠡还与江苏南京越城、无锡范蠡城密切相关。南京越城,史书中记载:周元王四年,范蠡筑。在古秣陵,长干里。今聚宝门外报恩寺西,遗址犹存。无锡范蠡城,史书记载:越伐吴时范蠡所筑。范蠡城在无锡县西十里,今名斗城寰。

二、范蠡城市规划思想中的科学选址理念

春秋末期主要诸侯国的都城及重要城市都进入兴盛时期,如齐国的临淄、晋国的绛城、楚国的郢都、曹国的陶丘等,这些城市不但是各诸侯国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还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经济中心。越国从无余立国到勾践继承允常王位,都城建在会稽山腹地之中,从早期的嶕岘大城到范蠡筑都,再到后来迁都琅琊,越国都城由山区走向平原,城市发展水平伴随越国实力的增长和疆域扩展而不断提升。

因地制宜性。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往往体现军事和政治优先性,但是越国在吴越争霸中遭遇近乎灭国的际遇后,反逼城市建设中突显因地制宜、经济优先和城市开放性。 范蠡在城市规划中讲究“天人合一”,认识到自然环境条件不仅影响城市的布局形式、结构,内部各要素联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越人“水行山处”出行方式体现越地自然多山多水特征,范蠡筑城后,出现一定改变,从《越绝书》中可以看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水路交通规划布局情况,东西向的山阴故水道与山阴古陆道,与南北向的自然水系交错形成新的交通体系,勾连越国大小城、北部军事海港以及东南地区产业基地。越国基于自然地理情况选址筑都无疑是先进的,尤其是为后世构建的护城河环绕、城中小山内藏、大小城毗邻以及产业发展留有合理空间的思想,为一座城市现阶段发展与未来成长留白。

越国大小城(来源: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宏观性。 范蠡在平原筑城立都,从山区走向平原,农业生产方式也由山区的旱粱作物生产走向水田稻作物生产,粮食产量和人口大幅增长,新都不仅是易守难攻的“一圆三方”之城,更是开疆拓土的产业“大花园”。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开发了山会平原,在人口、产业、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最大的聚集效应。最重要的是,范蠡将都城设立与兴越复国直接联结在一起,与城市定位的战略宏观性一并展现。

三、范蠡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功能性分区规划

古代都城的城市形态分为先秦至唐代的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和唐代之后的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两大阶段。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又分为商代有城无郭、西周到西汉西城连接东郭、东汉到唐代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三个小时段,春秋战国时代是西城接东郭的礼制城市形态。

名城绍兴,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越王台

小城与大城:筑城立郭。 “勾践小城”与“山阴大城”在地理一西一东,功能布局形成城郭格局,能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起始阶段形成“西城东郭”意识,认识到城市居住和功能分区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在现代依然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功能性上讲,小城为政治性中心性的宫城,体现越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层面的中枢,也就是“筑城以卫君”。而与之相对的山阴大城承担更多的功能性,既有居住性也有产业性,也就是“造郭以居民”,从勾践的行迹中看出一些端倪,包括斋戒台、狩猎活动、行宫和训练西施郑旦的美人宫,以及大城附属的拥有养殖功能的鸡山、犬山、马山等区域,以及城市周边区域的军事基地。这种以功能性进行城市规划的思想对今天受困于拥堵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城市规划而言有借鉴价值。

单元与区划:分设里闾。 区划是为方便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越国通过设立“里闾”来开展城市管理。《越绝书》中记述阳城里、北阳里、康乐里、富阳里、安城里、练塘里、高平里和东武里等很多“里”,这些“里闾”无论在规模与功能、名称与内涵、关联与互动等方面依然对今天的绍兴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像“东武里”飞来的怪山(塔山)很神奇,“北坛利里”的“美人宫”(西施山遗址公园)是古代女子学校,“巫里”(梅山)则是越国巫师聚集地。

四、范蠡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可持续城市生态观

中国古代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受制于政治军事“忽兴忽败”的偶然性,但是也不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案例,绍兴古城从“卧薪尝胆”的越国都城,到“诗画酬唱”的越州州城,再到“绍祚中兴”的绍兴府城,有着持续的历史连续性。

礼制与功能的实用为主。 《管子》认为城市建设不求其美、不求其大和不求其观。范蠡筑城时因循了这一思想,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富含“生聚教训”“求实置俭”城市精神。筑城西北不设防,依托府山地理屏障,既节约了成本,又考虑政治安全性。

府山( 骆海淼摄)

规划和布局的大山水格局。 越国都城规划建设作为越国谋复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担负着政治军事以及产业经济人口发展的重要职责,如何建造符合面上“隐忍”,现实图强的越国城市军事经济集合体,是范蠡所要重点思量的。依据当时北有海水倒灌产生盐碱地,南有山脉此起彼伏旱梁难丰的状况,范蠡将都城规划方位设置为东西向发展,南北向布局。将山阴大城发展成为容量极大的“新区”,依据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吸引等人口政策,将大城建设成为养殖、冶炼等产业集聚地,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中之氓”与“富中大塘”。南北向则着重于政治军事交锋,即可北上也可南撤,北面设防的“防坞”“石塘”“杭坞”军事基地,南面富有战略之地的连亘山脉,这里既有交通的延伸、也有产业的集聚还有建设用地的留白。

范蠡合理处置了分封之地与居民用地、农业用地与军事用地、开发之地与留白之地之间的关系,为后世绍兴城市构建山水之城走生态发展之路奠定基础。越国古都在会稽山北,钱塘江以南,山会平原之上,府山、塔山、蕺山等名山内藏,水路交通便利,既有山水之利,又无旱涝之忧,形成今天绍兴山水之形胜。

名城绍兴,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

绍兴名人馆

人才与文化的开放多元。 春秋战国时代,人才强国的案例不胜枚举。作为濒海而居的小诸侯国,越国在大国争霸夹缝中生存,人才变法图强尤为重要 ,越国的人才战略讲究实效性、针对性和点线面结合性,总的来讲,顺应了人才流动的时代性,争取到文种范蠡等高层次关键人才,启用陈音、越女、计倪等专业技术性人才,也重视吸引外来人口,扩大基层生产者数量。但是越国的争霸策略是急于求成的“战时经济”,国家战略和人才目标定位是争霸称霸,所以步穷兵黩武而亡国的吴国后尘,为楚国所灭。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21

课题名称:吴越争霸史话

负责人:钱入深

推荐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想吃鲨鱼吗"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sg/culture/8WgCv1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