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古刹大同华严寺,原称“大华严寺”,始建于辽,重建于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下寺坡街北段西侧,是一处典型的汉文化和辽金文化相结合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是我国辽、金时期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华严宗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木结构佛殿之一。它以独具风貌与神韵的建筑、塑像、壁画、柜藏、碑刻、经幢以及众多的历代文物典藏,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千古名寺。
大同华严寺四大天王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下寺以辽代原建薄伽教藏殿为主体,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
上寺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通面阔53.75米,进深29米,面阔与进深之比约为2:1,总面积为1559平方米,比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大200余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早期建筑中最大的殿宇。
大雄宝殿里两侧为二十诸天,在佛坛前侍立于五方佛前。他们每尊身高2.8米,神情生动,姿容各异,造像比例协调,服饰飘逸逼真,身体都向前倾15-19度不等,表示对佛祖之恭敬。
这二十尊**天王彩塑,为二十诸天的典型姿势,是明代泥塑中的上品之作。
二十诸天,为佛教**神。二十诸天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扬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创立后,吸收为己用。常立在大雄宝殿主佛两侧。佛教中的“天”包含天界、天王和天人,为佛教中的**神。
二十诸天面容、姿态、服饰、武器、神情都各不相同,逼真的雕塑甚至把他们的性格与气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侍立佛前,各司其职,表达着自己的忠贞之心。
二十位诸天具体是:大梵天、帝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
二十位天神分成两组肃立在佛坛两侧,表情不一,姿态各异,或庄重,或儒雅,或温柔,或威猛,或狰狞,是一组绝妙的佛教造像作品。不论是金刚怒目,还是菩萨低眉,都具有生动的光彩。
这些塑像的颜色异常妍丽,丝毫没有陈旧之感,以充盈着生命力的形象,丰姿勃发地站立在世人面前。西方的雕塑都是单色的,中国的彩塑则是集雕塑、绘画、装饰于一体,如此斑斓,如此美妙。
大雄宝殿佛坛北侧诸天
从左到右为:大梵天、多闻天王、增长天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大功德天、坚牢地神、鬼子母、日宫天子、娑竭龙王。
大雄宝殿佛坛南侧诸天
从左到右为:阎摩罗王、月宫天子、菩提树神、韦驮天神、大辩才天、摩醯首罗、广目天王、持国天王、帝释天。
二十诸天衣服和环绕的丝带以及头饰表情等极富动感,使这些佛像也自然地产生了各自的魅力,仿佛这些塑像正以一种平和而庄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或者刚刚站立在莲花宝座上。
环绕的丝带在三维空间中创造无休止得螺旋式运动上极其重要,有的长而宽的丝带绕在手上,有的缓缓垂挂在身体上,又从身体后绕出来。
这种含蓄而永不休止的动感,突破了寺庙中造像寂静肃穆的氛围,赋予了社会生活情感和世俗情态,给神秘的佛殿以活泼的氛围和浓厚的人间烟火味。
这些天神在古代匠人的雕塑下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梵天的清净离欲,自在天的悠然自得,辩才天的睿智雄辩,韦驮天的正气凛然……这些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塑像,令人顿生亲切之感。
位于北侧诸天佛台的大梵天、多闻天王、增长天王、金刚密迹、散脂大将。
大梵天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一,通高:2.945米,肩宽:0.687米。头戴梁冠,身着王装,双手合十,脚踏云头履。
大梵天原为印度教神祇,后被纳入佛家系统,位居诸天之首,统治三千世界,“是色界初禅诸天之王”。
据《摩奴法典》记载,梵天出自一光辉如金的鸡卵,他把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和地一切物类,然后创造了造物主十大圣仙,由他们完成创造工作。佛教产生后,梵天被佛教吸收为**神,是佛的右胁侍,常助佛行教化之事。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手持吠陀经、权杖,水碗、莲花等,坐骑为一只天鹅或七只天鹅拉着的车,居住在须弥山的*高峰。佛教传入中国后,梵天与其他佛教诸神一样被汉化,在中国寺庙中其形象多为中年帝王形象。
多闻天王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二、通高:2.887 米、肩宽:0.74米。头戴莲瓣王冠,身披铠甲,左手托宝塔,脚蹬云头武履。
名毗沙门,意译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是四大天王中最著名者,又是十二天和十六善神之一。
在古代印度神话中,他即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较多。尤其在密教中,更尊为财宝天王。多闻天王居住于须弥山北面半腹的水晶埵,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也是北俱芦洲的护持天王。
增长天王
位置:北侧诸天佛合西三,通高:2.991米,肩览:0.759米,头戴莲瓣王冠,身披铠甲,脚蹬云头履,双手合十。
名毗琉璃,意译增长,因其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为四大天王及十六善神之一。增长天王居住须弥山南面的琉璃埵,手仗宝剑,表示折伏邪恶、增添善根之意,也是南瞻部洲的护持天王。
金刚密迹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四、通高:2.869米,,肩宽:0.685米。头戴束发小冠,乌发高竖,腰穿短裙,赤脚挺立,拱手合十。
又名密迹力士,因其能听到一切诸佛秘要之事而得名。他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护持的夜叉神的总称头目。夜叉在中国民间是一个极坏的形象。其实夜叉本为印度神话中一种半人半神的神灵,以“捷疾”著称,并非地道恶魔。
金刚密迹还是显贵出生,他本是法意太子,曾发誓说皈依佛教后,“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以便“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
最后,他终于当上了佛的五百金刚护卫之首,被称为密迹金刚或夜叉王,其身份地位远超过一般的金刚力士。哼哈二将便是从他身上化生出的两个金刚力士。
散脂大将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五、通高:2.879米,肩宽: 0.680米,头戴束发小冠,乌发高坚,面都铁青色,展穿短裙,赤脚挺立,拱手合十。
又名散腊修摩、散支、半支迦,意为密神。为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八大将之一。佛教中四大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众鬼帅神将的说法,散脂大将的地位*高,他统帅二十八部众,巡行世间,赏罚善恶。散脂大将本领超众,也成为了千手千眼观音的二十八部众之一。
关于散脂大将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鬼子母之次子,《陀罗尼集经》说“鬼子母有三男,长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将,小名摩尼跋陀”;一是鬼子母之夫,《毗奈耶杂事》说“半支迦(散脂)与鬼子母指腹为婚,长大后二人成亲,育有五百子”散脂大将一般为金刚模样,呈忿怒相,手持铁矛。
大功德天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六、通高:3.056 米、肩宽:0.751米。头戴红缨帽,为穿宽袖铠甲,脚蹬武靴、拱手合十而立。
功德天 ,又名吉祥天女,原为婆罗门教中命运、财富、美丽女神,掌管财富,散布吉祥,有大功德,故名。
佛教传说地的父亲是龙王德叉迦,母亲是鬼子母,又是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之妹,也有说是毗沙门后妃之说,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此天在中国寺庙中形象多为后妃装束,两手或四手,分持莲花、金钱,还有两只白象伴护。
坚牢地神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七、通高:2.985米、肩宽:0.759米。头戴红缨帽,面部赤色,身穿宽袖铠甲,脚蹬武靴,拱手合十而立。
又名地天、大地神女,意为此神有如大地之坚牢。坚牢地神的职责是保护土地及地上的一切植物免受灾害。
他最大功劳是释迦摩尼初坐道场时,与魔王辩论,魔王率魔军、魔女向释迦摩尼进攻诱惑,并吼道:“我所作之业,汝已为证,汝之福业谁当为证?”释迦摩尼即垂无畏手指地,表示自己的一切福业大地即可作证。此时坚牢地神为作证明,从地涌出,曲躬恭敬,捧着盛满香花之七宝瓶供养释迦摩尼。
鬼子母
位置:北侧诸天佛合西八,通高:3.063米,肩览:0.698米。女相,头戴凤冠,胸佩云牌,身着长衫,腰束玉带,面相和善,拱手而立。
又名诃利帝母,意为暴恶母、欢喜母。暴恶母意为其以食人为生,生性暴恶;欢喜母意为其出生时容貌端严,见者皆具欢喜;又因其育有五百鬼子,故称鬼子母。
鬼子母原为婆罗门教中的恶神--母夜叉,后得佛祖感召而皈依佛门,由恶神转为善神。传说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此女子便发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并生下五百鬼子,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佛主闻之此事,遂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名儿女。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佛 祖 。
佛祖劝她将心比心,鬼子母幡然悔悟,归依了佛门,成为**诸天之一。鬼子母的形象,多为慈祥女相,身穿宝衣,头戴天冠,耳挂耳珰,白螺为钏,身边有一童儿伴随。
日宫天子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九、通高:2.953米,肩宽:0.682米。头戴梁冠,胸佩云牌,身着长裳,脚蹬云头履,拱手而立,身姿庄重,神色泰然。
又名日神、宝光天子等。在古代印度将太阳神格化后,称作日天,后为太阳神的别称。
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身,住在太阳中,太阳中有他的宫殿日宫、规模奇大无比。在密教中,日天是十二天神之一,被视为大日如来为利益众生之故,住于佛日三昧,随出现于世,在破除诸暗时,菩提心自然开显,犹如太阳光照众生,故称日天。其形象多为红色脸膛,双手各持莲花,也有手捧日轮乘坐四马大车。在水陆道场画中,日官天子为头戴冕旒,双手捧圭的男性帝王形象。
娑竭龙王
位置:北侧诸天佛台西十、通高:2.978米,肩宽: 0.721米。头戴粱冠,怒目圆睁,面部铁青色,胸佩项环金花,身着王袍,脚蹬红色云头履,拱手合十。
又名娑迦罗龙,娑竭意为咸海,娑竭龙王就是咸海里的龙王。古印度佛教中的龙与中国的龙不同,本指蛇。印度是所蛇国家,古印度人将蛇作为一种灵物崇拜。
佛教产生后,印度入认为佛陀具有镇服蛇的神力于是佛**便将蛇作为佛教的**神之一进行崇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佛**便将其与中国的传统灵物-龙,合为一体了。
《妙法莲华经》罗列了八个龙王,《华严经》则谓有十大龙王,其中都有娑竭龙王。佛教也称龙王可以兴云降雨,《华严经》说,无量诸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步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其形象头为龙形,身穿帝王服。
帝释天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一,通高:3.16米,肩宽:0.681米。女相,头戴凤冠,背着披帛,胸配云牌,身着霞披,拱手合十,身姿庄重。
又称“帝释”、“天帝释”,音译为释迦桓因陀罗,合意“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原为古印度教、婆罗门教之神,称因陀罗,入佛教后,称帝释天。据佛经记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的婆罗门,因孝顺父母、修布施等各种福德,遂生切利天,其城称善见城,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
他在佛教中的地位,与梵天同为佛的**主神,乃十二天之一。帝释天作为佛**神,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佛陀。在释迦摩尼诞生和出城时,帝释天与梵天出现,向幼年、青年佛陀行礼;佛陀在树下修道时,恶魔进攻扰其禅思,帝释即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解除瘟疫时,他从旁协助驱逐恶鬼;佛陀生病时,他持钵伺候;佛陀涅槃时,帝释天又显身,念诵颂诗。
帝释天的形像通常呈天人形,头戴宝冠,满身璎珞,乘白象,右手执三钴杵、左手置于胯上。在中国寺庙中,帝释天的形象多为少年帝王相,且是男人女相。
持国天王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二,通高:2.876米,肩宽:0.727米。头戴莲瓣王冠,面部金色,身披铠甲,脚蹬云头武靴,拱手合十,神姿威武雄健。
名多罗咤,意译持国,比喻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为四大天王及十六善神之一。持国天王居住须弥山东面半腹的黄金棰,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也是东胜神洲的护持天王。
广目天王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三,通高:3.028米,肩宽:0.723米。头戴莲瓣王冠,面部银灰色,身披铠甲,脚蹬云头武靴,拱手合十,神姿威武雄健。
名毗留博叉,意为能以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为四大天王之一、十二天王之一、十六善神之一。
广目天王居住在须弥西面的白银埵,率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承担守护佛法的任务,主管逆贼怨家偷盗,亦为诸龙之王,故手缠一龙。是西牛贺州的护持天王。
大自在天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四、通高:2.998米,肩宽:0.725。四臂三目,毛发直竖,横眉怒目,着短袖铠甲,手持双剑,拱手而立。
音译为魔醯首罗,据说他居住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三千世界中得大自在,故有此称。
大自在天在印度教中为湿婆,是毁灭之神,与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合为三大主神。三大神中梵天虽为之首,但他并无降妖和保护百姓的能力,于是人们又创造出了能降魔的毁灭之神湿婆和能赐福的保佑之神毗湿奴。他的模样一般被描绘为有5个头,3只眼,4 只手,手中分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坐骑是一头白牛。
大辩才天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五,通高:3.256 米,肩宽:0.678米。毛发直竖,身披铠甲,腰系玉带,脚蹬乌履,拱手贴胸合十而立。
又名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还称美音天、妙音天等。据传梵语及天城体字母是由她创造的,她掌管诗歌、音乐,守护艺术和科学,是智慧与雄辩的女神。
其形有男相,也有女相,常见以女相居多。造型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两臂持琵琶作弹奏状;一种为八臂,分持弓、箭、刀、斧、轮、索等。
韦驮天将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六,通高:3.056米,肩宽:0.727米。头戴红缨武冠,身着金色铠甲,脚蹬黑色朝鞋,拱手合十,泰然自若。
又名塞建陀天、建陀天。韦陀原为婆罗门教之神,为温婆之子,后与佛教所融合,为佛教**神。
据说韦陀是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专门保护出家人,因此备受僧尼尊崇。相传佛在涅槃后,诸天和众王商量火化遗体,收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这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这时有捷疾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
韦驮天奋起直追,刹时将捷疾鬼抓获,取回舍利,赢得了诸天众王的赞扬。韦陀多被塑于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身后,多为青年武将相,身披铠甲,手持金刚杵,双手合掌。
菩提树神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七,通高:2.926米,肩宽:0.772米。满头红发,头束发小冠,发鬓高竖,眉须皆赤,身着金色铠甲,脚蹬长筒武靴,怒目圆睁,拱手合十。
即菩提树的守护神。菩提音译为觉、智,指对佛教真理的觉和悟,旧译为道,指通向佛教涅槃之路。
凡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为无上智慧,称做“菩提”,其实就是佛教所谓的大彻大悟。所以菩提树又叫觉悟树、成道树。传说悉达多太子修苦行六年未果,弃而到菩提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之理,他不吃不喝,坐了整整七天七夜,最终战胜魔王及其部众的挑成,党悟成佛,此间,树身天女用其枝叶为释迦摩尼遮风避雨。
因此,当释迦摩尼在此树下得道成佛后,此天女便成了树身,也成了佛主最早的**神。在佛教造像中多被塑为女相,手持天曼陀罗花。
菩提树本名荜钵罗树,为常绿乔木,叶子卵形,茎干黄白色,树籽可做念珠,原产于印度。据说南朝梁时和尚智药从天竺移植到中国,在我国云南和广东地区有种植。
摩利支天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八,通高:2.937米,肩宽:0.718米。女相,头戴云头小冠,高发鬓,上身袒露,胸佩璎珞,下着红色长裙,长有八臂,其中六臂持刀剑戟斧和日月二星,两臂拱手合十,呈恭顺虔诚。
又名摩利支、摩利支菩萨,意为作积光、威光、火焰等。她是一位隐形不见,有大神通自在之法,为众生灭除障难施予利益的女性天神。
依据佛经所说,修习其法《摩利支天经》,往往能获得不可思议的能力加护,并不为人所害,一旦在修持中取得成就不仅可以消灾除恶,自己还能隐身。摩利支天在佛寺的造像为天女形象,三头八臂每头各有三眼,正面为菩萨脸,左侧猪脸,右侧童女脸,八臂分持索、弓、花枝、杵、针、钩、箭等。坐骑为金色野猪,旁有群猪围绕。
月宫天子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九、通高:2.782米,肩宽:0.697。头戴凤冠,胸佩云牌,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长裙及地,脚蹬红色云头履,拱手合十,身姿庄重。
又名月天子、宝吉祥天子。印度婆罗门教将月神格化,称为月天,即住在月宫殿中得天王。在佛经中,月宫天子是帝释天的眷属,是阿弥陀佛右胁侍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称宝吉祥、宝吉祥天等。
在密教中,月天属十二天之一,安置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西方。月宫天子形象一般为男性,白色脸膛,左手持有月形杖,乘三鸟拉车。
阎摩罗王
位置:南侧诸天佛台西十,通高:2.841 米,肩宽:0.808米。头戴帝王旒冕,神披肩帛,着王服,长裙及地,腰系玉带,脚蹬云头履,拱手合十,怒目前视,身姿神色威严庄重。
又名阎罗王、阎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人间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王。
据《问地狱经》载,阎王从前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大臣率领所属百万众共同立誓,共治地狱罪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阎摩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国本土道教则将阎摩王收编归为道教神系其中的十殿阎王。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