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戏装

文 摄/大柚子

那姑娘半顶着妆,身手漂亮……那两人说带着闹,歌舞齐发,百花手上飞扬。

额前贴片子、脑后绾发髻,垂下三绺长发,两小绺在前,一大绺在后,白色或是浅粉色的大领对襟绣花帔,如意云头领,下摆及膝,露出半截马面裙,这只能是杜丽娘了。

在戏曲的历史长河里,多少名角儿将一身之功凝成台上的一刻,他们的名字被人熟识,他们的嗓音被人分辨,而他们的扮相则被刻印进每一个听曲人的灵魂里。

演员们个个涂脂抹粉,咿咿呀呀,观众的情绪被他们所牵动,或感动、或悲愤、或大笑。而在这些舞台效果里,一半是唱得好、演得好,另一半是戏服好、道具好。

所有的这些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被称之为剧装戏具。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如果说昆曲在台前闪耀了600年,那剧装戏具就在台后陪伴了600年。苏州自古就是歌舞戏剧繁荣之地,又是丝绸和服饰的重要产地,苏绣技艺更是闻名四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州剧装戏具具备了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优势。从明代中叶开始,苏州作为剧装戏具的发源地,一直陪伴着中国戏曲的发展。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李荣森是第三代剧装戏具传承人,靠前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2岁开始做剧装戏具,已经和剧装戏具打了46年的交道。他开办的苏州剧装戏具厂是全国唯一一个“从头到脚”六大类都在做的剧装戏具厂,绝大部分仍然以古法制作。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剧装戏具是集大成者,包括了378种戏衣、246种盔帽、276种刀枪兵器、41种戏靴、79种髯口头面,23种头饰光片,6大类千余个品种。其中涉及服饰、美术、刺绣、历史、神话等各种元素,还要结合造型、印绘、缝制和制革多种工艺手法,并且全部采用‘一件一制’的手工定制,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李荣森介绍道,“民间甚至有“一件蟒两头猪”的说法,这绣一套蟒袍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农村家庭三分之二的年收入了,所以戏衣可以说是过去戏班子里最昂贵的财产。”

剧装戏具,承载六百年苏绣艺术的华彩篇章

昆曲服装在整个戏曲界是最为典雅的,也是最讲究的。由于演绎场地比较小,观众和演员的距离很近,可以看到服装的细节,所以对剧装戏具的要求更细致。在色彩方面,江南的冬天仍是非常郁郁葱葱的,因而戏服也颜色雅致。而相对应的“北调”剧装,则因为北方冬季赶庙堂时候的萧条,除了白茫茫的雪就是黄土,所以色彩更重一些,才能够和环境相协调。

1984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决定将《红楼梦》搬上电视屏幕。剧中有名有姓的人就有140多个,年龄身份出生都各不相同,对剧服设计和制作的要求前所未有的高。经过多次考察和思量,担子最终落到了苏州剧装戏具厂。

“《红楼梦》剧组的班子大部分都来源于戏曲院团。当时的服装要求高,需求量大,仅负责刺绣的人就达到了2000多。当时要求但凡参与制作的人,都需要读一遍《红楼梦》,我就看了五六遍。”书中有关服装的信息和描述,李荣森都用心做了笔记。《红楼梦》的筹备周期从82年一直到87年,历时5年。服装的工期在4年左右,差不多做了八百套,有一些服装会重复修改。

越是传统的工艺就越容易面临传承的难题。苏州剧装戏具厂从建厂至今,每个步骤都沿用了最传统的工艺,比如结合时用的骨胶也是很传统的胶,需要加热融化。可以说以前是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一旦停下,就面临失传的境地。

戏台子上繁华的美丽,是因为一代代艺术家的倾情演绎,也是因为剧装戏具的相生相伴。正是有了那些技艺精湛制作精良的戏服和道具,那些一折折婉转韵律中的故事才能被人们记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责编:鞠静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听故事的流浪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sg/art/8VWR67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