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高中体育教师讲述了自己的一则烦恼:最近,他和一名学生家长在交流中产生了矛盾,而争论的导火索正是体育运动。“我始终觉得,体育运动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应该保证时间。但那位学生家长却坚持,高中学业压力大,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参加运动会耽误学习时间。”3月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这位体育老师的讲述引发不少教育界同行的共鸣。
都说孩子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但在升学压力下,有多少家长能始终清晰地认识到运动对孩子的价值,并保障孩子有足量的体锻、运动时间?
国家女排前二传手、上海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理事长诸韵颖昨天也在这场“体育赋能教育研讨会”上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一件事:她曾在上海的中小学校选拔过一批“排球苗子”,希望把这些学生作为储备人才、组织起来开展训练。学生们得知自己被选中、个个兴奋不已,但当他们带着即将开展定期训练的通知单、回家让父母签字时,近80%的家长都拒绝了。
“体育教育的价值,其实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情绪管理等方面都有正向作用。”听了诸韵颖的一番讲述,一位与会专家直言,当下,有必要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体育是最好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人在运动时,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大脑。”亚洲射箭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以《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的观点谈到: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不仅能提升满足感和幸福感,还能提升专注力;此外,人在运动时会释放血清素,能有效增强记忆力。美国芝加哥一所中学就要求,学生早上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之后再上文化课。起初,家长们对学校的做法并不理解,但后来的结果显示,先做运动后,学生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有所增强。一学期下来,晨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提升10%。
“体育运动不仅鼓励人们崇尚体育精神,按照规则努力赢得比赛,同时还教会所有参与运动的人如何体面地、有尊严地、文明地输——学会接受失败,这恰恰是当下中小学生最应上的一课。”郭蓓说。
“学生的成长,其实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成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钱捷平日时常接触一些“心灵触礁”、渴望获得帮助的大学生。在鼓励这些学生时,钱捷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去运动吧”。因为在运动中,个人的情绪能找到出口、纾解焦虑。
“很多高水平体育运动员之所以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成就,靠的不仅仅是运动知识和经验积累,他们还具备相当的运动智慧,包括对高科技的合理运用。”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会长薛明扬话锋一转,谈到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彰显体育育人价值,教师不仅要在体育课上传授运动技巧,还要懂得加载数学、力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和家长对运动的理解。体育育人内涵十分丰富,理应通过学校教育,被更多人“看见”、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