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3月1日,

犯罪嫌疑电影《周处除三害》上映,

在社交媒体收获一致好评。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电影官方海报

除了影片本身,

身为“互联网乐子人”,

最关注的莫过于明道近期发布的“未出演声明”↓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明道微博视频截图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左:明道;右:阮经天

明道和阮经天真的!太像了!

而且是当事人父母都会混淆的那种像!

在此之前,

小编甚至一度以为

明道是阮经天曾经出演过的某个角色

……

01

千人千面——明星撞脸大赏

(一)刘涛vs曹曦文

这两位女演员的眉眼、发型、妆容、风格都很接近,看上去都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形象。

(二)王力宏vs蒲巴甲vs李治廷

这三位,真的跟三胞胎一样,完全是复制粘贴的感觉!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三)萧敬腾vs钟楚曦

萧敬腾和女版萧敬腾......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四)林俊杰vs假发版郭冬临

林俊杰?假发版郭冬临?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2024年辽宁春晚郭冬临凭借一顶假发成功cos林俊杰。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真正的林俊杰。

明明是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人,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他们如此相像呢?

一方面,他们有着相似的面部特征。 比如梨涡、厚唇、驼峰鼻,如果恰好都有这种极具辨识度的面部特征,那么无论性别、甚至无论物种,都能“撞脸”。

另一方面,与我们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 人脸中包含着各种大大小小、或独特或普通的信息,大部分小的、普通的信息根本无法获得我们的注意(比如发际线形状),而那些极具特色的面部特征往往让我们印象深刻。

所以觉得两人撞脸,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到了两人相似又显眼的面部特征,如果仔细观察对比,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02

千人千面——我们不一样

尽管撞脸现象时有发生,但每个人基因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靠前无二的存在。

作为个人容貌的外在表征,人脸承载了诸多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生物属性信息、健康状态、心情等。

除了面容特征,每个人手指的纹路、眼睛里的虹膜、手指里的静脉等,都是独一无二、难以伪造的生物特征,可以作为个人专属的标识符。

明道的微博视频,脸的价值,你估算过吗?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20 世纪初以来,人类就执着于探寻一种独属于公民个人的标识符。

早期美国执法机构通过记录头发颜色、眼睛颜色、身高体重的方式进行生物识别和信息收集。

近年来多数国家执法部门开始使用指纹识别犯罪嫌疑人,为警方破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随着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识别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到治安防控、政府治理等领域,也逐渐被下放到了出入口、办公、交易等社会生活领域。

目前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主要包括:

01

人脸识别

当今主流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包括 人脸检测、人脸预处理、特征项提取、比对识别、活体鉴别 五大步骤 。

其中前三步统称为人脸视图解析过程,即从视频和图像中检测出人脸, 通过图像质量判断,提取人脸特征向量,用于后续比对识别 ;

一旦分类器确定了人脸的身份,系统就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认证,或者进行更高级别的应用,如人脸情绪分析、人脸属性识别等。

最后,活体鉴别算法再来判断人脸识别处理中的人脸图像,是否采集自真实人体。

但是这种识别技术会受到光线、识别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化妆、整容,甚至吃胖了,都会影响其人脸识别的准确度。

02

指纹识别

因为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的十个手指的指纹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用于身份识别。

图片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但如果有人指纹天生较浅,或长期从事徒手工作,有手指干燥脱皮等情况,都会造成指纹不易识别。

03

虹膜识别

虹膜是人眼瞳孔和巩膜之间的有色肌肉组织,包含有很多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出生八个月后基本保持不变。

虹膜结构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虹膜识别原理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但虹膜识别需要专门的设备,例如红外摄像机,成本较为昂贵。另外,它还可能受到某些医疗状况的影响,例如白内障等。

03

醒醒,你的脸被偷了!

人脸识别技术自产生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生物识别市场中的占比仅次于指纹识别。

与指纹识别相比,人脸识别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接触,也不需要主动提供采集行为,甚至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就可以被采集信息,因此,人脸是最容易泄露的生物特征之一。

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2月,一场发生在加拿大的“自动售货机恐慌”,再次印证了人脸信息的“易泄露”特点。

今年2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名学生发现,他在使用校园自动售货机的时候,售货机弹出了一个错误消息:“...exe”。这意味着,这台自动售货机有面部识别功能,而弹出错误信息是因为无法正确启动面部识别功能。

此事一经发生,立刻引起了校园里学生的“不适”。

因为这只是一台自动售货机,完全没有识别人脸的必要,而且售货机上根本没有“相机”标识,学生们甚至不知道“偷脸”的摄像机藏在哪......

根据加拿大CTV的报道,学生认为摄像头小孔在这。来源:

2020年,加拿大就曾出现过一例大型“偷脸”事件。

CBC当时的调查显示,加拿大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 曾在12家商场中安装了摄像头,并拍摄了顾客的面容,将其**为面部的生物特征数据。

当时, 也曾表示这种技术不会被用于识别身份,所有的人脸信息都会被删除,但当时的调查人员却发现,那些生物特征数据都被存储在了他们的数据库中,没人知道这些数据将被用来做什么。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脸”被偷走,的确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在个人信息保护的知情同意原则当中,知情构成了同意的前提性基础。没有充分的知情则难以实现真正的同意。

而人脸识别的非接触性在带来使用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技术持有者可以在无需得到用户知情和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分析、利用这些隐私数据。

在人脸识别技术引发的争议当中,有相当比例集中于技术的滥用方面,这种滥用多是在信息主体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对人脸进行识别分析。

2021年央视 3·15 晚会中,曾揭露出一些售楼处用人脸识别技术记录顾客的询问价格,进而调整营销策略达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而顾客为了防止被识别分析“割韭菜”,不得不在看房时带上头盔。

智媒时代,

如何做好服务与隐私的平衡?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用脸”安全?

这是平台、媒体和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资料:

上海市法学会《智能生物识别技术:从身份识别到身体操控》

华东政法大学《个人生物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 ——以人脸识别为例》

河北师范大学《由静态到动态: 人脸识别 信息保护中的“同意”重构》

科普江苏《自动售货机正在偷走你的脸?!偷用了面部识别的售货机,要用你的脸做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会有人分不清阮经天和明道?》

少儿科学周刊《指纹、人脸等生物识别真的安全吗?》

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出品

策划/毕征

统筹/徐梅花、陈婷婷

文/张佳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佳琪、张乐怡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如少年"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money/8VqvnC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