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消失的她》彻底成了今年暑期档黑马大爆款,截止本帖发表前上映7天票房已经突破12.5亿,今天结束已经接近13亿。如果今天的票房还是保持这个势头,也就是两亿,那么上映8天就可能到15亿的票房。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这片靠前个工作日连续逆跌两天了。
也就是昨天票房突破了2亿,前天票房1.8亿,而大前天票房是1.5亿。工作日连续三天逆势上涨还是比较恐怖的,而今天已经是周四,马上周五过了又是下一个周末,这个周末没有新片上映,排片都会是它的,最终预测33亿票房真的不夸张。
如果月底的《夺宝奇兵5》,7月6日《扫毒3》《八角笼中》阻击失败,甚至不排除这电影会有更高的票房。最开始认为这片票房10亿就是大爆,现在爆成这样太超出预料。
我猜测隔壁韩国电影人应该羡慕哭了,当然应该不是出走网飞的电影人,而是本土电影人。因为韩国本土市场从去年开始已经连续扑了八个月,直到5月底马东锡的《犯罪都市3》才开始赚钱,半年了就这么一部。
查了下数据,马东锡《犯罪都市3》到6月27日降至榜单第二位,影片上映的第四个周末吸引43万观众观影,上映四个周末累计观众逼近1000万人,韩国总共就5200多万人,也就是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看过这部电影。
而韩国电影票价查了下超过一万多韩元,换成人民币接近60块,所以《犯罪都市3》票房大概就5到6亿之间,这就是2023年半年来最赚钱的韩国电影。
一个《消失的她》顶一年?2023年的韩国电影,为何“崩了”
这个问题之前写过多次,最显而易见的显然还是韩国市场太小,哪怕千万人级别巅峰也才五六亿票房。我们假设《消失的她》最终票房是33亿,也就是说它是五六部《犯罪都市3》的票房。
最关键的是,马东锡的《犯罪都市3》是韩国顶级投资的现代动作大片。而《消失的她》于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是陈思诚透露过他监制新导演的片子,投资不会超过1亿。也就是说,这片满打满算也就1亿左右。
国内顶级投资大片还是《流浪地球2》,以及马上要到来的《封神三部曲》单部曲10亿的那种情况,韩国市场容纳不了这么高的投资。
“限韩令”也算是加速了这种趋势吧,“限韩令”之后失去了文化属性相近的大市场,国内内些韩流粉丝看着挺热闹的,但本质上都是在白嫖内些韩国明星,光看着热闹,但是**不了多少收益。
现在韩团越来越卷,但是感觉没有当年少女时代exo那个味了,失去了东亚韵味,掺多了欧美的风格味道有点冲反而失去了感觉,“限韩令”之后很多在中国做文化产品的韩国人不得不在中国转幕后。
那几年国内的文化市场也感觉怪怪的,韩国人直接把他们那一套搬到国内了,也是乌烟瘴气的感觉,这两年我也是突然发现国内文化市场烂归烂,但起码养活了大批从业人员,培养了产业和自我的文化意识,还是能养出好作品的。
这更理解了王晶当年为什么疯狂拍烂片,起码养活了一堆人。
我翻了翻这十来年的国产作品,其实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这些年每年都有不错的影视作品,国内的文化市场还是培育起来了,像当年的港台一样如果守不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开拓不了新的文化市场,没钱就真的养不出新的文化作品。
出走好莱坞,火遍全世界?为何韩国电影在本土“崩溃了”
其实韩国突破剧也不是从自己的文化上寻找突破点,而是学习美剧,但美剧与亚洲观众之间隔阂太大,有一两部看着新鲜,总是美剧画风,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跟韩国近代本身文化匮乏有关系。
50年代以前的韩国被日本殖民了50年,日本打断了它的文脉,45-53年又是内战,53-87又是军事dc,韩国的文学起步太晚,很难研究更深入的东西。
而韩国现在不走快餐式路线,去搞什么高深莫测,也只有抄袭一种方式,但抄袭也是将自己变成别人。中国的文脉也就1966-1976年断档,然后迅速恢复,1984年《高山上的花环》都能见到对一些社会现象深层次的思考。
2010年后中国流行文化进入“流量经济”时代,这个诟病的够多了吧。2017年,吴京的《战狼2》就是一次冲击,然后2019年的《流浪地球》,三年疫情刚放开2023年的《流浪地球2》《漫长的季节》又有深层次的思考。
韩国影视剧越发展到后面,越没有这种思考了。
韩剧这种模式就是放到中国成功了,中国观众也不会认,反而会喷。 因为很多中国观众喷国内输出的抖音,网文,偶像剧,游戏什么不算文化输出反而是在输出垃圾的,拉低形象的,要真跟韩国一样了他们喷的更狠。
中国输出的你再看不起也是我们的东西我们的思想, 那些韩剧哪还有韩剧的样,就是披皮的美剧,弄一大堆黑深残,看的是爽但真的好吗?这还是韩国人自己的东西吗? 当然韩国本来自己的东西也不多,这边学那边抄的,也已经严重西化了。
这时肯定会有人说韩流进不来中国市场(实际上中国仍是韩国海外第二大市场),人家进入西方和全世界老戏的。实际上,“韩流”这两年开拓的欧美新市场有个问题,就是无法形成绝对的文化高地。
文化这种东西都是从高降维打击才有钱赚,不然市场就过于狭小了。
韩国创作精英反而被网飞吸干了,这就导致剩下的人撑不起市场。电影开始迎合观众,结果影视剧的质量越来越差,反而搞得观众不喜欢看了,这样恶性循环才会有去年到今年韩国电影连扑八个月的记录。
走向全世界,本土市场却接连扑街?Netflix为何没能拯救“韩流”
有人认为网飞吸干了韩国人才是一件好事, 因为韩国电影人都去给网飞拍剧了,国际化接轨,需求太大,导致本土电影人才储备不足,但是未来韩国年轻电影人发展起来估计韩国电影会更强。
但这个观点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年轻人才谁来培养? 这几年从《王国》到《鱿鱼游戏》,再到今年《交涉》《贞伊》《杀死福顺》等等,你会发现导演到演员,也不是没新人,但绝大多数都是韩国顶级人才。
那么这个模式会培养年轻人才吗? 当年香港电影是有过一次的,经济不好,本土市场乏力,成龙等创作精英出走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本土《无间道》救市之作,当时还出了一个杜琪峰和银河映像。
等到别人的市场美国观众审美疲劳了,香港本土市场新生代培养起来了吗?
(2010年后香港电影,前十年的银河映像培养人才贡献一半以上。而且2010年后这帮香港电影人还能够混下去,他们靠的还是内地市场)
现在的韩国电影市场还没有《无间道》,还没有杜琪峰和银河映像。韩国本土市场是比香港市场大一点,但是一旦美国观众审美疲劳,再到面临新时代中国流行文化全面崛起代表东亚,亚洲文化走向世界。
请问没有培养新生代人才,经济衰落,环境恶化的韩国影视圈,又该出什么牌?
最后肯定有人说韩国电影工业发达,只是 发达一点点而已,只能说从香港社团式的半手工作坊半工业化,换成韩国财阀式的手工作坊和工业化。确实超越了日本和香港真人影视工业,但是因为市场,人口和环境,上限是没有办法突破了。
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新时代工业化,韩国是比中国电影走得早的,在00年代《太极旗飘扬》学习美国那一套就有了自己成熟的影视工业,冯小刚《集结号》等后一票中国电影还用韩国团队,韩国大片到《与神同行》系列左右到达巅峰。
但是到2019年时期,内地郭帆开始自建工业拍了《流浪地球》,韩国也拍了《胜利号》。
结果就被人口体量,工业规模,环境和历史文化厚度的中国电影工业大片吊打了。 十年差不多题材革新一次(也有迎合美国市场的关系),韩国电影人的选择是科幻,现代动作片,军事动作片等工业大片。
但韩国电影人交出的作品是《鱿鱼游戏》《僵尸校园》《黑暗荣耀》《交涉》《贞伊》《杀死福顺》这些学习美国的黑深残。
中国电影自郭帆成功后,同个特效团队参与古装动作大片是《刺杀小说家》,现代军事动作片是《万里归途》,科幻有《独行月球》,《球2》过后中国电影工业基本确定亚洲靠前,只要未来中国大片走《球2》模式就不可能会输。
最新重工业大片就看乌尔善《封神》如何,这和《流浪地球系列》一个级别的重工业大片,如果能把古装神话走通,未来就是他的《一人之下三部曲》和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六部曲》。韩国是不可能打得过如此工业规模,人口和市场庞大的中国重工业大片的,好莱坞大片都快要赶上了。
而《消失的她》和《犯罪都市3》的对比,可能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