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吸毒,艾滋,**,居无定所,每每听到这些词我们的心都会胆战心惊,当这些所有的不幸全都降临在一个家庭,你能想象吗?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有的人呢?恰恰是相反的极端。
什么是家?一个遮风挡雨的屋顶?一张温暖的床?一个必须保护你,接纳你的地方?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早就无家可归了。莉丝 墨里,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这是一座充满了暴力和犯罪的城市,是美国当时着名的贫民区。
这里周遭环境混乱不堪,到处充斥着毒品和犯罪,莉丝的父母染上了毒品,父亲进过监狱,母亲有先天眼疾,爷爷是个暴力狂,外婆和母亲都患有精神疾病。在莉丝5岁时,他们一家四口就领到了政府的救济金,父母没有工作,她们一家的全部经济来源就是每个月发一次的政府救济金,而这些救济金却没有全部用在她们的生存上,大部分的救济金都被她的父母用来购买毒品,他们只花很少的钱购买食物,通常情况下只有五美元,一周的时间他们就把钱花光了,莉丝和姐姐饿了只能吃摊鸡蛋,喝冰水,甚至吃牙膏,他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样的父母简直就是无药可救,这样一贫如洗的家还能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家吗?绝望,无助是我脑海靠前时间想到的词汇。
可莉丝 墨里并不这样想,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修补“创伤”远比苛责父母更为重要。
因此,对于父母的种种自私行为,姐姐莉莎和妹妹莉丝的表现完全不同,姐姐莉莎会努力管好家里的钱,一旦发现父母拿钱出去买毒品,就会和他们大吵大闹,最后莉莎会保住一点可怜的钱去购买食物。而莉丝则会坐在一旁不说话,她会同情父母,她说她很爱她的父母,父母也很爱她,她还说,她的父母其实非常聪明,只是由于毒瘾和由此引起的贫困才使他们没有能力教养她们姐妹。尽管吸毒是可以戒掉的。
莉丝刚准备上学时,母亲拿着一把生锈的剪刀给她剪刘海,在母亲胡乱一通的操作后,莉丝的头发被剪到只能摸到短短的头发茬,莉丝哭得泣不成声,要知道,这可是莉丝靠前次进学校,通常,母亲此时要做的是先哄好孩子,可莉丝的母亲仅仅是用了几句话来打发莉丝,对于母亲来说,没有比去酒吧更重要的事情。面对母亲的冷漠,莉丝并没有责怪,她想的是:“母亲已经兴奋过度,她需要酒精帮助她安静下来。”或许是因为莉丝年纪小,父母双方都会在私下无人的时候跟莉丝谈起自己的童年不幸的遭遇,不经意间,莉丝对父母就多了一份理解,进而对父母产生了怜悯之情,父母吸毒,她在门口守护,对于莉丝来说,她是在用自己的爱保护着父母。小小的莉丝凭借着无尽的爱治愈不称职的父母。
15岁,像花一样的年纪,15岁的你是否正在为靠前次喜欢的姑娘发愁?15岁你觉得学习没意思,拼命在教室偷看小说、漫画,记得那时候我们讨厌上学,讨厌放学就回家,更讨厌父母的喋喋不休,而恰恰是我们讨厌的这些却成了莉丝用尽多少努力都得不到的。15岁,莉丝便开始流落街头,捡拾垃圾,偷东西,她整夜乘坐地铁,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温暖入梦,陪着莉丝度过这段时光的是这冰凉的座位和别人丢弃的肮脏的食物。
莉丝母亲因艾滋感染而死,莉丝突然觉醒,她明白,她得作出选择。她说过,我可以选择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种生活,这种生活绝对不会被我的过去所束缚。莉丝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光鲜明亮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她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她决定不再继续这样的生活,她必须改变命运,重返校园。莉丝在地铁站、走廊里学习,仅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4年的课程,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
面对盛着半瓶水的水瓶。悲观者看到的是只有半瓶水,感到绝望;乐观者看到的是还有半瓶水,感到还有希望。幽默的人看到水瓶可笑的外形,具有艺术气息的人却从中发现瓶子的美。
举一个反例,同样来自贫困家庭的马加爵在生活的压力面前,他不仅缺乏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总是玩世不恭地对周围的一切发泄不满,还总认为社会、学校及老师和同学亏待了自己,冷落了自己,所有的错都在别人,把所有的不公都归结于外因,给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自认为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了侵犯,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受害者,一味沉浸在其中,自哀自怜,逐渐对自己是“受害者”上瘾,到头来,在痛苦的情绪漩涡中不可自拔,连带身边的人也一起受伤。最终自我崩盘,不计后果铤而走险,丧心病狂地行凶杀人。
难道所有出生贫困的人都必须自甘堕落吗?难道家庭条件差的人就必须用别人的优越感来惩罚自己吗?
人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经历,有利的、不利的、简单的、困难的、明显的、微小的......你要么积极面对利用它帮你实现价值,要么就放弃任凭命运摆布。我们常常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从而茫然无措,痛不欲生,最后你会发现所有敌人都是你创作的角色,你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你自己。
物随心转,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士。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过: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困难从来不会让人保持原样,它要么使人变得更加强大,要么使人更加渺小,自己最终会变成什么样还得看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
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决定一切,而不是人与事物本身。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为挫折而跳楼;有人因为挫折而取得更大的成就。有人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也有人挑战巨人让自己快速成为巨人。有人因为出生低微就怨天尤人,也有人因为出生低微而更懂得努力的意义。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我们自己。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同样,我们也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决定未来。对待任何事情,我们依然可以有积极的态度,可以选择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以上分享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