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出罗生门事件在医学界上演,首先是关于高血压的大新闻出炉,在11月13日,备受广大医务人员瞩目的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制定的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
这些机构在业界都拥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因此新版指南可谓非常权威。新指南最大的改变,就是将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不同人群降压目标等内容作出了重大调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一时间这一结论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大家也纷纷转发。按照新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我国将有近5亿的高血压人群,笔者原来处于130-140mmHg之间的临界血压,一夜之间变成了高血压,不免有点难以接受。然而很快,国家卫健委发布权威通告,称我国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未改变 。为何会闹出这样的反转呢?
新指南调低诊断标准的原因
1. 跟上国际先进理念
撰写专家指出:“作为高血压大国+心血管病和脑卒中大国,理应立足临床实践的现实,以患者为中心,心血管病需预防先行,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血压升高会带来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多证据支持了,对于能耐受130/80 mmHg以下患者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可以获益。早在2017年,美国的高血压相关指南就已经提出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低到130/80mmHg。因此,新指南认为把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为130/80mmHg刻不容缓。
2. 为了提醒大家尽早关注血压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前,都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他们之中许多人平时没有体检的习惯,或者偶然测量血压发现在130/80mmHg左右水平时也毫不在意,但时间长了逐渐演变为高血压也毫不知情。因此新指南旨在提醒大家,当血压达到130/80mmHg时就需要开始重视了。
3. 及早进行干预
高血压对心、脑、肾和血管等重要器官都会带来损害,事实上也并非一定要等到血压≥140/90mmHg时才进行干预的,所以新指南也同时在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对于高血压越早干预越好。
当然,并非说告诉大家当血压达到130/80mmHg水平后就一定需要吃降压药,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这时就需要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了,例如戒烟、避免熬夜、增加运动量和控制钠盐摄入等等。
为何高血压新标准被国家卫健委紧急叫停?
估计许多人这两天都已经相信了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变了,但还是被国家卫健委紧急叫停。原因是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的程序要求,而新指南只能作为医药行业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参考标准,尚不能够改变国家对疾病的诊断标准。 而在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理念上,相信国家卫健委与参与制定指南的专家是一致的。
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也对新标准提出异议:第一,现有中国血压的控制率将仅15%左右,农村不到6%,如果诊断标准下调,则高血压控制率可能大幅下跌。第二,高血压诊断标准下降后,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高血压患者,这将导致我国医保经费捉襟见肘的可能,因为目前慢病医保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疫苗、核酸的检测等抗疫项目。
总之,高血压标准涉及一个国家医疗、经济等多个领域,需要沟通,协商,不能简单地点赞或否定。无疑,这场高血压新标准的反转,本质上其实对广大群众有利的,因为经过了这个事情,广大民众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又更加深入人心,这其实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我国民众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所以说这次的乌龙事件反过来看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