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可是由于每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因此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标准,曾经全国也曾经实行过“全国卷”进行考试,可是最终发现其中的弊端也有不少。
也因此在这之后,高考就取消了统一的“全国卷”,某些经济强的省份可以依照自己的实力出具考卷,其中江苏、浙江等地的考卷可以说是诸多学生的“噩梦”。
其实高考这个问题不单单是现在社会才有,在古代也是如此,在洪武朝时期就曾经爆发了着名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朝廷如期举行“会试”,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可是最终当揭开榜单的时候,诸多的考生是大跌眼镜,因此此次会试录取的考生有51人全是南方人,北方学子无一上榜。
这落第的学子岂能甘愿?于是将事情闹到了朱元璋这儿,朱元璋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是勃然大怒,从*治意义上来说北方学子全数落榜意味着大明只有半边天下;再者51个士子全是南方人,这其中是不是有“科举舞弊”在其中。
因此就将主考官一干人等全部拿下法办,最后结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有贪污舞弊在其中,北方考生呈上的考卷确实是文理不佳,然而朱元璋为了迅速平息舆论亲自出面又重新录用了61个北方考生,因此称之为“北榜”。
这“南北榜案”之后,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都成这种形态发生,南方管南方,北方管北方,然而在此以前从未有过这种事情的发生,为何同一张考卷,南北方学子的差距如此大呢?照理来说,古代的“八股文”并未有现在差距这么大:
南方出相,北方出将
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叫做“北方出将,南方出相”,当然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武断,但是纵观历史却并非个例,就拿朱棣一朝来说吧,有没有姓的大臣几乎全部是南方人:知名大才子解缙是江西人,他的财政袋子夏元吉祖籍江西却在湖南长大,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南方人,“三杨”之一的杨士奇是江西人,杨荣是福建人,杨溥出生于湖广一带,建文朝的两个着名大臣黄子澄以及齐泰同样也是如此。
从洪武朝之后的建文和朱棣两朝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从以上几人的经历就能够看出,南方士子入仕比北方学子反倒更容易,而内阁首辅大多都分布在江西、安徽、福建等南方省份,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为何会有“北方出将,南方出相”的说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北方人不爱学习,只不过是当时的历史特性造成的,从古代开始,一旦中原大地爆发全面战争,那么势必先是波及北方,然后再波及到中原,最后才会南下进入江南等地。
而北方因为是一马平川,所以战火波及的速度很快,而南方恰恰相反,南方山川水草遍地分布,也因此几次大的战乱南方在乱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迅速平息下来,由此南方的士子有一个机会可以安心读书。
而北方就算是和平时代,也常有战事发生,比如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明朝的瓦剌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朝廷想要调集精兵前去抵抗不可能从南方调兵吧,而是组织防御,然后抽调河北、山西、河南、直隶一带的精兵前去抵抗。
这些地方的人由于常年和胡人搏斗,因此生长的人高马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能够更快在军中晋升。
所以“北方出将,南方出相”虽然很武断,但是在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许许多多的历史名相大部分都是南方江南水乡的年轻才俊,而历史名将很多都是北方健儿。
南北方经济不同
其实“北方出将,南方出相”的现象在明清时期以前并不是这么的常见,比如武周时期的名相狄仁杰就是山西人,而大名鼎鼎的魏征也是河北人,可是自宋之后很多的历史名相开始往南方迁徙,到了明清时期这几乎成为了一种“铁律”,有名的丞相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南方人,而北方不是说没有,但是只能说很少。
出现这一现象也是由历史决定的,在宋朝以前,经济的重心很多时候都是在北方,当时的长安是全国的*治中心,可是洛阳很多时候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由于经济的发达必然会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教育也是如此。
因为当地经济规模庞大,就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开设学堂、私塾等等,可以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有改变命运。
然而,自宋朝之后,尤其是南宋之后,经济已经开始往南方迁徙了,这个时候的北方更多的时候是*治中心,而南方才是经济中心,比如明朝几乎三分之一的赋税全靠南方滋养着,而南方的浙江、江苏等地更是重中之重。
经济的发达以及相对和平的南方更容易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人读书识字,也因此在南宋之后,但凡名臣名相很多都是出自南方。
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试卷,南北方的差距会这么大,因为南北方经济差距过大,同时南方相对来说更和平,所以更容易教书育人,长此以往下来就造成了南方的经济越来越发达,教育水平也越高,而双方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