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广受各界关注的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政府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生产力跃迁。在浦东,政府、企业早已将“新质生产力”纳入战略考量。
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浦东政府、企业都聚焦在了“创新”上,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构建创新生态环境等,不断厚植产业土壤。特别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赛道上,浦东正集中力量放大优势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蓄势:在研管线中一类新药达700项
生物医药产业是面向未来最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制造有望重塑工业的产业生态和未来发展格局,“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在浦东,陆续“诞生”了国内推荐PD-1、推荐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产品、推荐四臂腹腔手术机器人、全球首创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华堂宁等。2023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共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3780亿元,增长5.9%,全市占比40%。
持续布局前沿生物医药产业,浦东在培养基以及病毒、质粒等关键材料技术方面也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记者最新了解到,目前浦东新区现有在研管线1300项,其中一类新药700项,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产品10余项,特别是在细胞基因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都将为创新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随着创新产品集中上市,产业空间也在加速释放。《浦东新区促进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规定》《浦东新区推进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等发布后,浦东加快强化空间供给,目前新区已建未用标准厂房约50万平方米,在建近90万平方米,未来三年拟建90万平方米。
赋能: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力量在企业,而浦东企业早已“摩拳擦掌”。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创新是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对企业而言,保持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法宝。”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总部位于浦东的跨国企业——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对于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更加关注,“去年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新政策表明了**持续加大对外开放,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增强了西门子医疗等外资企业继续深耕在华发展的信心。”
去年5月,西门子医疗宣布追加投资总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再次彰显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这一投资不仅是西门子医疗在华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西门子医疗在中国逐步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稳步推进核心零部件的本土研发制造和全产品线国产的又一重要实践。
在王皓看来,以价值为指引,构建“有意义”的创新与合作生态,才能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真正落实到医疗实践当中,从而造福中国民众,乃至全球的医疗体系。
西门子医疗在浦东新区三次搬迁扩产,在发展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突破,在华业务范围更是“枝繁叶茂”,并在2021年就将全球推荐开放式创新中心也“安”在了浦东张江。该创新中心也是浦东新区首批认定的20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之一。至今已联动超过150家生态合作伙伴,累计赋能初创企业约100家。
在浦东,通过开放式创新、营造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吸引了更多的创新个体加入,目前GOI计划已经累计吸引了90家企业。此外,以药明系、勃林格殷格翰等为代表CRO/CMO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构建了从靶点发现到注册上市、委托生产等全要素全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近300家公共服务平台正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链条、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以提速新药研发进程等。不断厚植与优化的产业发展土壤,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