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公元前196年,汉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刘邦成功讨平边境大将陈豨的叛乱,胜利回朝。

回到洛阳后,刘邦兴冲冲地询问前来迎接的吕后和萧何:“韩信在哪?快让他来见我,他不是总说我只能带10万大军吗?我让他看看这仗我打得有多漂亮!”

只见吕后面带忧色:“臣妾回禀陛下,韩信勾结罪臣陈豨谋反,已被臣妾和萧相国定计诛杀,其三族也被我等夷灭。”

听到这里,刘邦不禁愕然,心头涌出了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不知是悲还是喜。这么多年,刘邦就是想保韩信一命,但最终还是没有保成。

老皇帝定了定神,于是问道:“皇后,你可知韩信死前**是什么?”吕后恭恭敬敬地回到:“叛臣韩信有言:“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蒯通?蒯通?”刘邦仔细回想这个名字,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后来他恍然大悟:“那人似乎是韩信的谋士啊!据说后来不知为什么突然疯了。不行,我必须抓来问问,看看是不是真疯。”

一、

众所周知,韩信本是一落魄青年,虽然满腹韬略,却从没有人欣赏他。秦末大乱,韩信先效力于项羽,给他做参谋。然而项羽刚愎自用,对于韩信的建议言不听、计不从。

韩信一生都在梦想着出人头地,将一身本事卖予帝王之家。既然项羽这里不容自己,那么就投靠刘邦吧!

韩信随刘邦入关中后,依然默默无闻,只能当个管仓库的小官,不但没法出头,反而被人牵连,犯下了死罪。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正所谓祸之福之所依,就在韩信即将被斩首时,刘邦的“御用司机”——夏侯婴前来监斩,并询问一下死囚们还有什么**。问到韩信时,韩信仰着头慨然道:

“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夏侯婴见韩信气度不凡、英俊潇洒,心说这人肯定不是寻常人物,于是动用特权,专门将他赦免了。随后,夏侯婴又和韩信聊了几句,越聊就越觉得这个小小的连敖很不简单。于是夏侯婴立马将此事告知了萧何。

随后萧何又和韩信聊了聊,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韩信你等着,我马上就向汉王举荐你!”

然而韩信再也等不了了,这次死里逃生让韩信对自己在汉国的前景心灰意冷。于是他连夜骑着马,离开了汉国,准备另找一份工作。

萧何闻听此事,大惊失色,立即纵马连夜追赶,终于将韩信追了回来,这便是着名的“月下追韩信”。

这一次,萧何决定不再拖延,立即将韩信举荐给了刘邦。刘邦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之前有那么多逃兵你不追,却偏偏追韩信这个废物。”

谁知萧何摆摆手:“先别这么说,你和他聊聊再说吧!大王假如只是想一直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是想争夺天下的话,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决定罢了。”

萧何还说:“你可不能只给韩信封个普通的将军,否则他还会跑,你一定要封他为大将军。”

萧何一番话,让刘邦沉思良久:“好吧!就这么办!”刘邦很清楚,萧何做事一向稳健靠谱,不可能轻易建议将一个小吏提升为大将军,背后肯定有隐情。

就这样,刘邦登台拜将,将韩信授予大将军之职,一时间举座皆惊,都惊呼不可能:“韩信,他何德何能?”

之后刘邦与韩信进行了首次交谈,韩信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对项羽和刘邦的理解以及汉国出击关中的前景。这就是着名的“汉中对”。听完韩信一番分析,刘邦拍着大腿叫到:“韩信啊!我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你啊!”

二、

依照韩信的计谋,刘邦先取关中。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关中留下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国王,就是为了阻止刘邦出汉中。他们据险防守,对汉国虎视眈眈。

在韩信的策划下,汉军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出其不意突破了“三秦王”防御,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关中。

随后,刘邦率大军出关,收服了 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以及殷王司马卬。当时项羽正带领楚军主力全力攻齐,于是刘邦纠集56万大军大举伐楚,一举攻破了空虚的彭城。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楚都彭城攻破后,刘邦得意忘形,以为天下唾手可得,于是整天饮醇酒、听歌舞,优哉游哉。谁知项羽率3万精兵突然杀到,一举击破刘邦的数十万大军。刘邦一路溃退,56万大军被打得仅剩十几万人。刘邦向北狂奔,楚国骑兵向北狂追,眼看就要追上。就在这时,韩信挺身而出,在京索之战中大破楚骑,收拢了溃兵,这才稳住了阵脚。

此前,韩信虽被拜为大将,但并没有*领兵,仍形同参谋。彭城之战后,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峙,强横的楚军将汉军压得抬不起头来。于是韩信向刘邦提出一个宏伟的计划,即给他一支军队,消灭叛徒魏王豹,然后北上灭赵、代、燕,东向灭齐,最终直捣彭城,切断楚军的后路。

3万兵马,至少要灭五个国家,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自杀式的任务。但项羽如此强势,也没什么好办法了。于是刘邦命韩信、张耳带领3万兵马,即刻出发。

就在刘邦与项羽苦苦支撑之时,韩信却在另一个战场高歌猛进,而且还愈打愈奇、愈打愈妙。韩信在灭魏之战中,巧用浮筒渡河,一举攻破魏都安阳,魏国灭亡;在井陉之战中,韩信背水立阵,以3万军队击破赵军20万,赵国灭亡。不久后,邻近的代国也随之灭亡;赵代灭亡后,韩信听从李左车之计,派使者前往燕国,并且兵不血刃地劝服燕王臧荼投降。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不到一年的时间,韩信已经消灭了4个国家,并且兵临齐国。就在韩信准备向齐国进发时,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 汉三年(前204年)六月,刘邦趁韩信、张耳还在睡觉,突然闯入他们的卧室,夺走了他们的兵符印信。随后,刘邦拿着令旗,调整了诸将的位置。等张耳、韩信起床后才得知刘邦来过,不禁大惊失色。刘邦把二人调离原部队,命张耳备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收集没有调到荥阳的赵兵去攻打齐国。

就这样,韩信晚上回到解放前,刚刚练出来的百战精兵,全被刘邦夺走。如今韩信又必须带领一群新兵蛋子却打拥有72城的齐国了。

这个事件说明了两点:一、刘邦对韩信并不信任,韩信兵势一大,就要夺他的兵权;二、韩信军中必然有刘邦暗中布下的内应,否则刘邦如何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闯入他的卧室。

这个事件给韩信和刘邦的关系,埋下了不信任的阴影。曾经十分不老实的韩信,在灭齐之战中变得不再老实。

就在韩信即将向齐国进军时,使者却来报告:“不用打了,齐国已经投降了。”原来刘邦的谋士已经劝服了齐王田广,齐国72城全部归汉。

就在韩信准备退军时,本文开头提到的齐国人蒯通突然献计:“将军,可千万别撤军啊!”

蒯通说:

“汉王让将军攻打齐国,可曾下诏要你退兵?郦食其一介书生,鼓弄唇舌便平定齐国七十二城。而将军带兵数万才灭赵。难道将军的功劳,还比不上一个穷酸书生?”

韩信一想,对啊!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能证明齐国真的投降了。即使真的投降了,谁又能保证齐国不反叛。更何况刘邦又没有命令韩信停止伐齐。

于是韩信调动兵马,飞快地突破了齐国的防御,一直打到齐都临淄城下,此举无疑将郦食其出卖了。盛怒的齐王将郦食其丢进了油锅。

韩信击破临淄后,齐王田广与楚将龙且合兵,在潍水与韩信对峙。韩信巧用奇谋,全歼齐楚联军20万人,整个齐国都成为汉国的囊中之物。攻下齐国后,楚都彭城已经进入了韩信的射程。

齐国灭亡后,韩信实力大增,原先的赵兵,再加上新投降的齐军,手下大军又有数十万人之多。韩信认为自己立下如此大功,但官职却仅仅只是赵国国相,他必须让刘邦给自己一个富贵的保证。

三、

于是他派使者到荥阳,要求汉王给自己封一个“假齐王”(代理齐王)。此时刘邦正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韩信不仅不来帮忙还找自己要爵位,简直岂有此理。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就当刘邦想要发作时,坐在自己左右的张良、陈平一人给了他一脚。刘邦幡然醒悟,于是大骂道:

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

张良、陈平是真聪明,刘邦反应是真快。韩信的齐国距离汉国大本营太远,刘邦对韩信的制约已经非常不足。韩信即使自立为王,也丝毫不奇怪。他之所以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王”,其实说明他对汉国和刘邦还是很有感情的,还是愿意做刘邦的臣子的。

如今的形势,韩信助汉,则汉兴;韩信助楚,则楚亡。诗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还不如卖韩信一个人情。

就这样,韩信成功获得了齐王的封号,从小弟直接上升为合伙人。但是刘邦和韩信之间又种下了第二个巨大的嫌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精通人性的蒯通,一眼就看出了韩信和刘邦不可弥合的裂痕。于是借着相面,对韩信说道:

“大王啊!以你面相来看,较多不过封侯,而且命运将凶险异常。”然后突然他又话锋一转,说道:“但看你的背形呢?又贵不可言。”

韩信急忙问:“先生有何高见呢?”

蒯通从容回:

“大王以一人之力,平定四国,功高盖世。如今你手握强兵,占据齐国,附汉则汉兴,附楚则楚盛。因此我建议你,不如叛汉自立,居于楚汉之间,造就三足鼎立的局面。到时候再出兵制止楚汉相争,成就帝王之业!”

事实上,这样的话已经不是韩信靠前次听到。潍水之战后,项羽的使者曾来找过他,使者赤裸裸地说:

“齐王(韩信)功劳太大,刘邦未来必不能容你。因此不如在楚汉之间维持中立,到时候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称孤道寡,岂不美哉?”

然而韩信却默然道:

“当年项王对于我言不听,计不从,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而汉王却拜我为上将,给我衣服穿,给我饭吃,言听计从。汉王对我恩重如山,我可不能背离啊!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蒯通很显然听到了韩信与楚国使者的对话,他只不过用相面的方式,将楚国使者的话又说了一遍。

韩信何尝不知自己已经是皇帝之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又何尝不想触摸这无上的权力。于是他命蒯通先行退下,容自己考虑两天。数天后,韩信再次召见了蒯通。以蒯通对于人性的深刻把握,他满以为韩信一定会遵从他的计谋。就当他兴冲冲地赶至齐王的宫殿,韩信却给他泼了一身凉水。

韩信说:“我还是不忍心背叛汉王,汉王给我衣服,给我食物,让我当将军,如今当了王,我怎能背叛他呢?”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韩信还是退缩了。一方面,韩信对刘邦很有感情,非常感激他的知遇之恩。韩信是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普通人,也有寻常人的七情六欲。他终究没能成为完全的*治动物,他的决策依然受到情感的影响。

另一方面,背汉自立并非没有风险。此前刘邦夺走自己的军队,说明军队中汉军的内应肯定大有人在。一旦韩信背汉,会不会被这些内应给干掉。到时候别说皇帝,连齐王也保不住。

韩信司马欣董翳见风使舵,三杰联手智破强敌,刘邦惊心?

韩信出身太低,身边既无兄弟,也无乡党,压根就没有自己的基本盘。韩信称齐王,源于汉王的承认。权力只对权力来源负责,因此韩信认为自己必须要对刘邦负责。

于是韩信对蒯通说:“我相信汉王不会夺走我的齐国的。”

真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蒯通心里暗骂:“大王您记住,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

说完,蒯通便装疯卖傻,逃出了韩信的阵营。既然当不了“齐朝”的开国元老,那就不要和韩信这艘必沉的巨舰一起溺死。

四、

垓下之战后,韩信接过了汉军的指挥权,最终击败了项羽。就在汉军上下一致庆祝最终的大胜时,刘邦悄悄地回到定陶,驰入齐军之中,再次将韩信的军队全部夺走。而这也证明,刘邦确实有反制韩信的手段,他对韩信一直留有后手。

没有了军队,韩信自然只能任由刘邦摆布。刘邦还算仗义,将韩信封为了楚王,真是让他衣锦还乡。韩信虽然失去了庞大的军队,但他的军事才能依然让刘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陈平的定策之下,刘邦施展“伪游云梦”之计,擒拿了韩信。

左右臣僚一致建议,将韩信以谋反罪处死。然而刘邦却不同意,他是皇帝,也是个性情中人。对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韩信,他还真舍不得杀。

韩信被绑后,一直在车上大骂:“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却让他住口:“别喊了,不然真证明你谋反了。”很明显,刘邦也不认为韩信会谋反。到了洛阳,刘邦便赦免了韩信的死罪,将他改封为淮阴侯。

对于旁人来说,侯爵是他们一生的荣耀,但对于韩信来说,侯爵却是耻辱。他深知,这个侯爵就是给韩信吊命用的,算是对他的盖棺论定,确实有功劳,但也有罪。韩信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他不能接受与自己昔日的下属——诸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同列。而这也就是“耻与绛灌”同列的由来。因此,韩信总说自己有病,不再上朝。

刘邦很理解韩信,也没有为难他,不上朝就不上朝吧。于是让他与张良一起编纂兵书,发挥一下余热。有时候,刘邦还会叫韩信入宫,与自己一起吹吹牛,回忆一下往昔。

在讨论军事才能时,韩信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刘邦较多只能带十万兵。刘邦笑言:“你那么牛,怎么被我捉了呢?”韩信说:“我虽然将兵,但陛下更善于将将,我肯定被你捉啊!”

大家看看,这就是寻常朋友的吹牛打屁,即使韩信言语有冒犯,刘邦也不以为意。与彭越、英布等外来的合伙人不同,刘邦还是将韩信看作自己人的。从*治上看,把韩信留在长安,也是对其他异姓王的震慑,是一张暗牌。毕竟论打仗,谁是韩信的对手呢?

然而可悲的是,韩信的命最终还是没保住,杀他的不是刘邦,而是吕后。当时,汉朝正陷入继承人危机。刘邦看不上太子刘盈,想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

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使尽浑身解数,到处拉拢大臣,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的盟友。最终,萧何、张良、周勃、夏侯婴、灌婴等人都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再加上其背后的吕氏外戚,即使刘邦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还没拉拢的重臣只剩一人,那就是韩信了。一天,韩信经过樊哙家的门口,却突然发现樊哙竟跪在门口,大声喊道:“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韩信此时早就不是大王了,樊哙等丰沛元从也不是韩信的臣属。如今樊哙居然还叫自己大王,真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事实上,樊哙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他是吕后的亲妹夫。他之所以行此大礼,不就是为了把韩信拉拢到吕后一边吗?

韩信是国士,哪会受这种拉拢。于是笑笑道:“没想到还有与樊哙同列的一天。”

支持不绝对,那就是绝对不支持。韩信的不表态,让他成为了吕后的仇敌。最终,吕后趁刘邦出征陈豨之机,杀死了韩信,并灭了他的三族。而罪名,则是韩信要和陈豨一起谋反……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听说韩信已死,刘邦且喜且怜。韩信死了,他终于睡得着了。此时他迫切地想知道韩信的**,吕后据实禀报。于是刘邦叫人将蒯通抓了过来,并威胁满身污秽、一直在胡言乱语的蒯通:

“别装了,再装,我就把你下油锅了。”

听到这里,蒯通一下子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刘邦问道:“你为什么教韩信谋反?”

蒯通回答:“ 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

刘邦大怒:“给我煮了他!”

然而蒯通却从容道:

“陛下请再容我说一句话。“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和我一样做得人多得是,难道陛下能将他们杀光?”

听完蒯通的话,刘邦最终还是将他放走了。其实他放的不是蒯通,而是已经戳的浑身是窟窿的韩信。面对如此多的蛊惑,韩信最终还是没有谋反。吕后虽然一口咬定韩信要造反,但刘邦心里明白,韩信手握兵权都没有谋反,如今被软禁在长安,又何苦叛变呢?

韩信的内心可能有动摇,但作为常人,面对超常的诱惑,又怎么可能做到心如止水呢?但凡事论迹不论心,韩信最终还是没有谋反,还是为刘邦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是刘邦对不起韩信,而不是韩信对不起刘邦。释放蒯通,或许是刘邦对韩信最后的歉意吧!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千面憜戈"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kev6C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