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兴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更新改变了诗歌的传播路径,重塑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传播格局与受众接受方式,使诗歌传播的新媒体场域得以形成并不断拓宽。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张鹏霞和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鸣筝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10期刊文,从传播内容视角切入,采用文本分析法考察“@为你读诗”微博账号近5年发布的内容,在分析文本关键词、文本词频和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类微博账号的内容生产逻辑。研究发现,“@为你读诗”微博账号所发布的微博内容涉及以下五个主题:自然风物诗歌意象、社会生活诗歌意象及情感寄托、诗歌传播策划、粉丝吸引和维护、读诗嘉宾相关信息。基于词频统计与主题模型结果,研究认为诗歌类微博内容生产逻辑包括:打磨听觉感官体验,发挥精神疗愈功能;浸入个体日常生活,建构诗歌共赏仪式;借助公众人物引流,实现商业价值转化。
放松与栖息:诗歌微博账号给你一个“远方”
◆张鹏霞 刘鸣筝
古往今来,诗歌因其语言凝练、小而美等特征不断经由各种介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得以扩散、传播。毋庸置疑,媒介及其变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所说,“媒介变革引导着生活的变革和文学的革新,现代电子媒介改变了艺术创作、传播和接受的整体语境”。而新兴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更新改变了诗歌的传播路径,重塑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传播格局与受众接受方式,使诗歌传播的新媒体场域得以形成并不断拓宽,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传播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属性以及便捷的编辑、传输特质为诗歌传播提供了全新阵地与发展契机。
实践层面传播现象的出现和演变吸引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学理性探讨。新媒体可供性程度高是诗歌传播得以在新媒体语境中迅速开展的重要原因,潘忠党教授(2017)认为可从生产可供性(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可关联)、社交可供性(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可连接)与移动可供性(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可兼容)这三个指标来评估各类媒介的可供力()。根据上述的媒介可供性框架,我们发现与微博平台相比,微信公众号的生产可供性更强,尤其是内容的可伸缩能力,在体量上可容纳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的更加丰富的文本内容,因此关于诗歌新媒体传播的研究平台,学者们多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诗歌传播实践。但是在社交可供性维度上,微博显然更胜一筹,相对自由开放的评论和互动环境有助于提高用户参与传播的积极性,而由于微信公众号设有针对用户留言的过滤机制以及用户之间互动的障碍,因此在社交性的发挥上较为有限。目前,针对微博平台的诗歌传播研究较少,需要得到学术层面的关怀与回应。
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新媒体对于诗歌传播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有学者密切关注新媒体语境中的“诗歌事件化”“微信诗热”“诗歌优伶化”等传播现象,主要考察新媒介在新诗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新媒介对于新诗的发展是柄双刃剑,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新媒介对于新诗的介入契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能够推动诗歌传播的发展和重构诗歌“去边缘化”的格局;另一方面,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也会消解诗歌的精英地位和高雅气象,威胁着诗歌的艺术生命。学者孙晓娅表达了同样的担忧,认为网络与微信虽然拓展了新诗的发展空间,解决了种种文化语境下诗歌传播、互动与反馈问题,但大众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干扰了诗歌的自我定位,使诗歌创作充斥着游戏精神和娱乐趣味。还有研究者关注了诗歌新媒体的传播困境,认为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由于运营模式的相似性会面临被复制甚至侵权的不利局面。
总体而言,既有相关研究多从传播渠道、传播机制等角度展开,突出新媒体在当前诗歌传播环境中的应用现状、特征及影响,而鲜有从传播内容文本入手来探究诗歌的新媒体传播实践。本研究以微观层面的传播文本作为研究的数据材料,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以“@为你读诗”账号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其微博内容的文本挖掘和主题分析,来探究诗歌类微博博主的议题构建特征并从中窥探诗歌类微博传播主体的内容生产逻辑,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打磨听觉感官体验,发挥精神疗愈功能。“倾听”“朗读”“收听”“聆听”等关键词在微博文本中频频出现,可见诗歌类微博的传播较注重感官体验尤其是听觉体验的打磨。作为数字媒介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诗歌早期的传播即通过酬唱、吟咏等方式来完成,借助口语或眼神、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符号以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诗歌接受者则会调动自己的感官系统特别是听觉系统来接收诗歌信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听觉信息也是影响媒介用户体验的重要维度,成为仅次于传统视觉信息的新的媒介呈现方式,作为稀缺资源进入注意力争夺的行列,“耳朵经济”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重要的案例,其以网络直播、有声读物、知识付费作为主要的经济形式。“@为你读诗”官方微博发布的重要内容之一即通过嘉宾诵读诗歌的方式来为粉丝及用户群体提供听觉盛宴,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主要调动听觉感官通道来接收信息。研究表明,听觉信息会对媒介用户情绪和情感产生影响,“@为你读诗”的音频节目在诗歌朗诵中插入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将诗歌所包含的温情、正能量、鸡汤属性发挥到极致,意图为处于快节奏高压力中的现代人提供可以放松与栖息的一隅。
第二,浸入个体日常生活,建构诗歌共赏仪式。在“@为你读诗”官方微博主页,可以看到其账号简介为:“为你读诗”是一个以诗歌为起点和纽带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和诗意生活品牌。它致力于推动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进入大众日常生活场景。从上文词频统计结果来看,“今晚10点”与“敬请期待”这两个短语的出现频次很高,说明传播主体常常会采用约定式的话语来集聚不同地域和空间的粉丝群体欣赏诗歌作品,通过虚拟场景建立粉丝用户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晚间十点内容推送时段的设计使得这一活动与睡眠情境相融合,将诗歌逐步渗入公众的生活日程中,从而形成共赏诗歌的日常仪式。其中约定式话语的运用与大众传媒时代特定电视、广播媒介产品选择固定时段进行播送具有相似之处,即均带有仪式性意味,但从接受者视角来看,微博平台为共赏诗歌的用户提供了进行意义生产与情感交流的平台,即用户可以即时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等功能来表达其态度、观点及情感,这一点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特征。同时,结合具体的微博内容以及“春天诗歌月”“散步二十四节气”等高频短语来看,该账号会在特定日子发布相关内容或策划特别栏目,例如在母亲节选读的诗歌作品为龙应台写给母亲美君的信《在你身旁》;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去之际,在微博分享了其两年前朗读诗歌《七律·长征》的视频及其创作的诗歌作品《我有一个梦》来寄托哀思。传播主体所策划的与节日、热点、节气更替相链接的传播内容带有浓厚的烟火气,因此将诗歌文化浸润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并逐渐形成用户诗歌共赏的仪式,也是诗歌微博传播的内容生产逻辑之一。
第三,借助公众人物引流,实现商业价值转化。每晚邀请特定嘉宾来诵读诗歌是“@为你读诗”诗歌传播的一大特色。从上述的词频统计以及主题模型结果来看,读诗嘉宾的选取以社会各界名流为主且多为演员或明星,偶尔会邀请听众或不为人熟知的草根群体来参与朗诵录制。这种嘉宾选择模式对公众人物的倾向性能够起到吸引流量的传播效果。在我们获得的文本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到,邀请到当红公众人物来诵读诗歌的某期内容往往会得到更高的关注度(以点赞、评论及转发数量为标准)。而用户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将会成为文化产品潜在的消费力量,如“诗歌小店”“上新”“点击购买”等关键词以及“五粮液”“”等广告品牌名称频频出现在微博文本中,也就是说尽管该微博账号依托于诗歌文本载体,以推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为使命,倡导内心纯真、善良与诗意地栖居,追求精神层面的获得感与意义感,但仍然需要商业变现的加持,在诗意的内容中蕴含着文化消费的营销逻辑。
此外,从分词文本以及具体的微博内容来看,主动设置话题吸引受众参与讨论也是其内容生产的特征之一,例如在“生活小诗”话题下,常常会有“挑战一下,用‘薯片’来写诗?”“给‘乌云’写一句诗”等内容来吸引粉丝用户参与创作与互动。同时“@为你读诗”还注重开展线下活动,自2016年起举办“诗歌漫游城市”创新型公益文化活动,以公共交通中的公交车、地铁站、机场为载体传播诗歌文化,为城市这一公共空间注入诗歌的活力。
总体来看,微博传播的碎片化与诗歌本身的轻量级是互相成就的,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和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天然地适合传播短小精悍的诗歌内容。试想在生活重压下偶尔打开微博,也许某个简短的诗句就会缓缓抵达我们的内心。也许只是得到顷刻的放松或者触动,但也足以慰藉尘世中奔波的人们。正如“@为你读诗”微博主页有这样一句话,“给灵魂片刻自由:有时只是一首诗,我们就找回对世界的初恋”。然而也正因为微博对于发布内容字数的限制,诗歌传播无法将更多的关于诗歌作者、创作背景、诗歌鉴赏、读诗嘉宾等详尽的信息容纳其中,所以“戳”字在微博文本中出现频次很高,根据其后所附链接可跳转到包含更加完整信息的地址,传播主体往往也会借助附加图片的方式来实现对文本空间的延展与意义的补充。
(载《传媒观察》2021年10月号,原文约7000字。原标题为:诗歌类微博账号的传播文本实践与内容生产逻辑。此为节选,图表、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01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C091)、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交叉学科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鹏霞,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鸣筝,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