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是互联网媒体的简称,与互联网有关的媒体称谓还有许多,如第四媒体、第五媒体、新兴媒体、新型媒体、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等,当然不同的称谓自然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用处,但我觉得核心都离不开网络这个传播媒介。在这里我们暂不去讨论每一个称谓的概念与意义,我想谈的是互联网传播,权且以网络媒体来说明吧。
互联网催生网络媒体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为信息的传播和人与人的交流而构建的冗余网络,天生具有两大特性,一是网络技术、二是信息传播。 从技术性角度看,互联网催生出网络经济、网络安全、网络通讯、网络营销、网络支付等现代社会新应用;从传播性角度看,互联网带来了网络新闻、网络出版、网络文化、网络影视、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现代媒体新概念。
网络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事大众传播、公开传播,一对多、多对多传播 ,如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今日头条、微信、微博、搜索引擎、视听分享等,这些都具有强媒体属性,强媒体的概念是指传播的信息涉及*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意识形态领域。另外像网络购物、网络广告、网络旅游、网络打车、网络下载、网络导航等等也属于传播,但可以归为弱媒体,因为他传播的信息主要是生活消费类或工具类。
图片来源:微信图库
我国自1994年4月实现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之时,即意味着中国靠前个互联网络——中国科技网()的诞生,随后1994年7月中国第二个互联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开通,1996年1月中国第三个互联网络中国公众计算机网络()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组网与入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大众化、商业化发展之路。
对于互联网来讲,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是简单地为了通讯或组网,目的是为了通过信息的开发与应用,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所以在国际出入口专线和骨干网、域名体系构建设完成后,信息内容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与紧缺。
中国互联网的靠前批开拓者
也许是出于职业的幸运与机遇,在当时大多数国人对互联网还不知为何物的情况下,科技界和新闻界的一部分有识之士最先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靠前批开拓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才成就了中国最早一批网站。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设了中国靠前个WEB服务器 《中国之窗》 (.com.cn),成为中国靠前个综合信息类网站,并首开我国互联网对外宣传的先河。1995年1月12日,主要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 《神州学人》 杂志,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电子邮件订阅方式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中国首家上网媒体。上网仅一年,他的直接订户就达到3000多户,不定期阅读者在15万人次以上。1995年10月20日 《中国贸易报》 电子版开播演示会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以交互式阅读和超文本编排进入互联网,成为全国第二家上网媒体和首家上网报纸。此举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英国路透社闻知后立即前来洽谈,成为我国首家互联网信息的国外订户。其实,那时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还不足3万,到1996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也才只达到10万左右。
图片来源:微信图库
1996年1月2日,《广州日报》电子版通过新加坡报业集团的Web服务器进入国际互联网,发布广州日报消息。同日,《中国证卷报》电子版也在网上正式发行。1月13日《人民日报》综合数据库网络版在网上试运行。5月16日《中国日报》英文网站开通。12月12日央视网(www.cctv.com)建立并试运行,这是我国靠前家上网的电视台。同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这是我国靠前家上网的广播电台。同期,1996年2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成立,6月 新浪网 的前身“四通利方网站”开通,8月 搜狐 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9月中国靠前家ISP 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10月中国靠前家财经资讯类网站 和讯网 开通,等等。
这些仅仅是早期网站的一些代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网站,都给人们带来一道新鲜亮丽的风景线。总体来说这些网站还很幼稚,页面简单、功能单一、内容贫乏,更新缓慢,甚至称不上一个标准的网站,可以说这期间的网站还处在一种学习、认知和摸索的阶段。但就是这些网站像一棵棵种子,埋在了互联网这片广袤无边和深厚肥沃的土地中,生根发芽。虽然那时条件还很简陋,困难也比想象的要大,然而他们通往直前,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坚信中国的发展需要互联网,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更重要是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信息化。
这一年有一本书畅销中国的大江南北,给刚刚接触到互联网的中国社会带来巨大震撼,它就是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蒂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他预言,整个文化的分类——书籍、报纸、杂志、影谍、磁带、电影乃至个人信箱都将数字化,数字化的生活将改变新闻传播体制和经济运作模式乃至媒体本身,而网络媒体将是迈向未来个人化媒体简单而又必要的一步, 网络媒体将成为“伟大的新闻媒体”。
网络媒体的发展
时间进入1997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新闻媒体呈现出上网数量增加,网站建设水平提高的变化。 据统计,新闻媒体网站数由96年的8家增加到97年的95家,特别官方主流媒体的入场,极大地推动了网络媒体的快速形成。
1997年1月1日由*务***公室和外文局主管主办的中国网(www.china.org.cn)正式开通,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人民网(www..com.cn)正式开通,内容不仅包括人民日报社所属十几个报刊,网页还开设了20多个专辑,由于其信息量大、权威性高、调阅速度较快,访问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11月底,网络版访问人次超过4000万次,每天平均访问人次达到40万左右。同年5月25日中国新闻社旗下的《华声月报》社 “《华声报》电子版”,正式亮相互联网,该网站不断打破原印刷月刊在信息服务上的制约,不仅做到每天有新闻上网,而且于7月底,开始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电子邮件传送新闻服务。
同年11月7日新华社举全社之力,整合全社资源,在建社66周年之际正式推出新华网,新华网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向用户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使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由人民日报社和默多克新闻集团联合创办的“笔电新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后,于1997年1月15日正式开通网站,以中文IT信息内容为主,宗旨是“在中国,用中文,为中国人”,向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3月IBM付费3000美元在该网站发布广告,成为了中国靠前个网络广告。
图片来源:微信图库
1997年也是网络论坛发展的元年, “瀛海威时空”最早开辟的网站电子论坛(BBS),以其网民参与、互动表达成为了当时网络信息交流的新天地,一时间许多商业网站争先模仿,纷纷开设论坛服务,其信息传播效果在当时影响巨大。1997年9月中旬,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开始后,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国足球队能否冲出亚洲,不少网站为此专门开辟了供网友论球侃球的论坛。10月31日,中国足球队在大连金州赛场败于卡塔尔队,一时间各论坛“泣无声”。然而两天后,一位署名“老榕”网友的一则《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出现在论坛中,这篇催人泪下的文字在网民中立刻引起轰动,仅四通利方论坛“体育沙龙”在48小时内,就被点阅了2万多次,而且不断被网民转贴和评论,几乎传遍了所有的中文网站。不少人还将其传送到报纸编辑的电子邮箱中,希望报纸全文刊出。
这一事件表明,电子论坛已经在中国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成为网民进行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的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网络媒体的概念与内涵。
04.
中国网络媒体传播格局的形成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1998年和1999年网络媒体的传播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中央主流媒体网站继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开通之后,光明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等也相继开通上网,其以大量权威的原创内容,打造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家网络媒体方阵。二是一大批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商业化网站,如 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新浪网 在1998年相继开通,他们汇聚国家和地方各新闻媒体信息,以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二次传播, 以灵活精准的网络广告形成盈利模式 ,网站规模不断扩大。 这四家网站日后成长为中国的四大新闻门户网站,开启了中国网络媒体的商业化之路。
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发上市,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靠前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 2000年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也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成为资本推动了中国互联网高速增长的靠前个重要开端。
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此, 互联网首次以第四媒体的身份得到国际上一致承认和正式确认。 我们大家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媒体除了传播报道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采访,如果没有采访就没有原创,没有原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媒体。1999年3月15日《网络报》刊登一篇文章“网络媒体采访两会”,报道说“网站记者首次获取正式身份”参加全国“两会”的采访与报道, 这是网络媒体的首次正式采访活动。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媒体从1994年5月中国靠前家网站的诞生,到1999年3月“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首次以网络媒体记者身份参加大型采访活动,逐步从摸索阶段进入到一个理性平稳发展的阶段,并展现出强大生机与活力,此时真正意味着中国网络媒体的正式形成。
早期的网络媒体的形成主要有两大标志, 一是网络新闻采编审发自成一体;二是社区论坛(BBS)独具特色;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互动传播的影响力得到充分展现 。 当然那时传播功能和手段相对于现在还比较单一、幼稚,但是如没有那时的幼稚就没有现在的成熟,没有“1”也就没有后来的许多“0”了。
早期的互联网网站和创业者们不仅是中国网络媒体的奠基者,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点亮了中国互联网事业的星星之火。他们有的成长为一棵大树,有的成长为一片森林,有的早已消失,有的后来夭折。正是由于他们成功与失败,才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今日辉煌。
互联网近30年发展实践证明,互联网技术为我们打开了先进生产力的大门,网络信息传播为我们带来新思想新思维,商业化开发则为我们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回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如炊烟”
撰文:南方
题图:微信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