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之朱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直播助力、短视频剪辑、有声书配音、短剧推广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副业岗位,让人眼花缭乱。不少广告都声称零门槛、上手快、不受地域限制,吸引了不少务工者。然而,调查发现,不少网络副业背后却深藏套路,务工者不仅没赚到钱,甚至还背上了消费贷。
这些岗位多标榜“高薪兼职”,动辄以“1元学费”“0元学费”“能赚大钱”引流,此后频繁发信息、打电话诱导学员高价买课等等。如果仅仅从“话术”看,确实颇有诱惑力和迷惑性,这也使得很多急于“多赚一份钱”的务工者上当受骗。
本来,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产生了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催生了诸多灵活的用工方式,这是劳动者的福音。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人通过这样的兼职,赚到了不错的收入。
只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做点副业,兼个职,“多赚一份钱”,固然是很多上班族的愿望,也不失为缓解经济压力的好办法,但哪怕再焦虑,也不能乱了方寸,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
从目前记者调查的情形看,尽管“高薪兼职”陷阱技法层出不穷、花样一再翻新,可基本的套路则差不多。无非是愿景无限美好,现实是花钱买课;先免费试听,然后交纳真金白银续课;自己交钱还不够,拉来熟人才能完成任务……
仔细分辨,这里边除了忽悠务工者自己掏钱买课,去赚取基本上摸不到边的高额收入之外,像“拉人”之类的做法,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把之前传*的“拉人头”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这也提醒众多的求职者,不仅要看到“高薪”,还要常怀风险意识,合理评估风险与收益。面对各种“赚大钱”的生意,先想想这里边是不是存在陷阱。
很多时候,人在清醒状况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不算很难,很多“高薪兼职”陷阱也没有多复杂,只不过,当焦灼的务工者一点点被人代入情境之中,产生类似癫狂或迷乱的发财梦时,往往就会中招。
当然,从平台方面看,也应切实担负起责任来。有关方面要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平台一旦被不法机构利用,成为骗人的渠道,本身其实也已成为坑害务工者链条中的一环,不能指望轻松“甩锅”。这就要求各大平台要加强审核力度,切实履行对培训卖课类广告中夸大和虚假成分的审核义务。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与时俱进,以“问题导向”强化履职。像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及时介入类似纠纷,保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说到底,“高薪兼职”“副业培训”之所以风行一时,关键仍在于不少人有着顽固的侥幸心理,总想着晚上暴富,这种病根不去,各种花样翻新的骗局还是会发生。(龙之朱)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