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宋怀桂,

中国最早的时尚女魔头、

视觉文化先驱、跨国婚姻实践者,

朋友圈可谓惊人:

姜文、张艺谋、巩俐、

尊龙、邓丽君、昆汀、崔健......

20年前,她在中国文学、艺术、电影和时尚界

几乎家喻户晓,

如今,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宋怀桂

宋怀桂与邓丽君、姜文、贝托鲁奇、崔健、巩俐

7月底,全球首个宋怀桂回顾展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落地香港M+,

以五个部分、320多件展品,

揭秘这位传奇女性鲜为人知的精彩一生。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现场

一条探访展览现场,

与策展人皮力、

宋怀桂的女儿宋小虹(Boryana Varbanov),

回顾了宋怀桂的动人往事与被低估的影响力。

编辑:宋 爽

责编:朱玉茹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大学时期的宋怀桂和老师董希文

1954年,宋怀桂考入了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系。这在当时是个相当罕见的选择:大多数年轻人都梦想成为军人、工程师和医生,直接参与建设百废待兴的国家,而她却从高中起就铁定了心要当艺术家。

在央美,她结识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些人:她的两位老师,董希文和沈从文;她的邻居,黄永玉;比她低一届的袁运生……董希文十分赏识她:“别看你是一个瘦瘦的女孩,画的画却有千斤重!”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宋怀桂(左三)、万曼(左一)和央美第一批留学生

大学二年级时,学校指派有英语基础的宋怀桂帮助保加利亚留学生万曼(Maryn )适应学习环境。在对彼此的好奇与共同的艺术追求中,他们很快陷入了爱河。

如今比比皆是的跨国恋爱在当时却是禁忌。宋小虹听父母多次讲述过这段“地下恋情”。“父亲把邀约的纸条偷偷夹在书里。母亲看到后,用发型作为‘秘密信号’回复,梳一根辫子是见面,两根是不见。”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宋怀桂和万曼

渴望结婚的两人不知不觉间掀起了满城风雨。“学校极力反对,让母亲写保证书不再与父亲来往。外交部甚至将她的家庭情况告诉保加利亚大使馆,两方一起施压。”

但宋怀桂绝不是对命运服输的人。“她鼓起勇气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周总理回了一封很温暖的信,写道,没有哪一条法律不允许你们结婚,这是你自己要决定能不能接受一个别的文化,同时还保留自己的。她心里一直记得这句话。”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时尚女魔头的中国传奇,她的辉煌生涯与独特魅力

宋怀桂与万曼的订婚照与结婚证

这场“风波”最终在1956年以“新中国第一例跨国婚姻”作为完美结局收尾。两人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也体现在婚礼的形式上:婚礼分两场,一场是在大使馆的保加利亚式婚礼,宾客喝的是保加利亚产的葡萄酒;一场是由央美代理院长江丰主持的中式婚礼,老师董希文送来的礼物是装在汉代玉印盒里的一对刻有两人名字的印章。

两人在保加利亚开启了全新艺术形式:

将传统的壁挂从平面变为了立体装置

(图片来源:M+)

宋怀桂和万曼的壁挂作品

婚后不久,女儿出生,20岁的宋怀桂跟随丈夫前往陌生的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定居。生活条件虽不算优渥,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常常创作艺术、举办展览,很快成为了索菲亚文艺界最受欢迎的人物。他们的家几乎不锁门,朋友可以随时来聊天、看画册,宋怀桂会为他们准备中式茶点。”皮力告诉我们。

在宋小虹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无比勇敢、坚强的女性。“我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母亲专门去学了中医帮我治疗。”

唯有一次,宋怀桂不小心将辛辛苦苦卖画的钱全部弄丢了,她绝望痛哭。“父亲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他说:‘亲爱的,不过是钱罢了!我们还年轻,一切都可以挣回来。’”

宋怀桂旧照

宋怀桂一家受邀到赵无极的巴黎工作室过春节

70年代,在参加了洛桑国际壁画双年展后,宋怀桂和万曼名声鹊起,受邀前往巴黎参加艺术驻留项目。在巴黎,宋怀桂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赵无极、曾海文、林玉香、贝聿铭……

尽管在艺术圈内人尽皆知,两人的生活却十分艰苦。房租、作品材料费、孩子的教育支出都必须精打细算。创作时材料不够,甚至要把自己毛衣上的羊毛拆下来编到作品中去。

皮尔·卡丹早在1979年就来过中国。

他的模特穿着彩虹色的裙子在长城上起舞,

与观众的低调朴素的穿衣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正当两人为钱发愁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摆在了宋怀桂面前:家喻户晓的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打算打入中国市场,希望找到一位独具人格魅力,并对两边文化都有所了解的女性回到北京作为代理人,宋怀桂正是他的不二之选。

继续留在巴黎创作艺术,还是放弃自己的梦想,开启新的可能性?宋怀桂选择了后者。“实际上,她是把自己给牺牲掉了。”皮力向我们感叹。

“当时的中国人没有‘时尚’这个概念。大家都穿着绿色军装或者蓝色棉布套装,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穿牛仔裤的我们。”这是宋小虹跟随母亲回到北京后,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皮尔·卡丹在陈列室为模特整理服装

宋怀桂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天坛公园建立了一间皮尔·卡丹陈列室。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开在古迹旁边的西方服装商店。

宋怀桂和她训练的模特在紫禁城拍摄时装照

(图片来源:杨凡)

皮尔·卡丹和身穿他设计的服装的中国模特

第二件事,是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模特队。

“她计划为新开的商店组织一场时装秀。场地定好了,政府批文下来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模特。一是模特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职业。二是皮尔·卡丹的衣服是按照欧洲人尺寸设计的,对中国人来说太大了。”皮力告诉我们。

宋怀桂灵机一动,到北京什刹海体校的篮球队和排球队,或是直接在街上拦下那些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年轻人。“没有模特训练经验,就让朋友从法国寄来了录像带依葫芦画瓢……很多人不看好这场走秀,她却告诉模特们要‘自重、正经、不卑不亢’。”

模特参加巴黎时装周。

回国前,宋怀桂特意让皮尔·卡丹给每位模特送一套最新款服装,

她还悄悄在每件衣服的口袋里放了一叠法郎

这批模特中的八位女性,在1985年参加了巴黎时装周,是时装周史上第一次有中国模特登台。

宋怀桂收藏了上百件皮尔·卡丹服装,

其中有三四十件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第三件事,是在中国建立了大量外国品牌服装生产厂商。“皮尔·卡丹很快从价格高昂的高定时装,变为了普通人也消费得起的成衣。它几乎雄霸了整个80世纪的进口成衣市场。每个人过年的时候都想要一套皮尔·卡丹。”

首次将时尚概念和外国时装品牌引入中国的宋怀桂,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时尚教母”。“她让一片灰蓝的首都披上了缤纷色彩;她培养出了中国首批受到专业训练的模特,体现了男性和女性各自的独特美感,让中国人从男女都一样的条条框框中走了出来。可以说,很多女性的生活因为她而改变了。”

宋怀桂在北京马克西姆餐厅

(图片来源:杨凡)

1982年,宋怀桂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时尚已经被引进了中国,能否把西方的生活方式同样引入中国?将巴黎的马克西姆餐厅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北京,是宋怀桂给出的答案。

巴黎马克西姆餐厅成立于1893年,后以“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翻新,成为巴黎各界名流、潮流先锋聚会的重要场所。

“与巴黎一样,北京的马克西姆不仅仅是一个餐厅,它其实是塑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大家有夜生活了。”皮力向我们解释。

北京马克西姆餐厅是中国第一家西餐厅:

仅仅依靠照片,复制出巴黎马克西姆餐厅

标志性的吧台、色彩斑斓的玻璃画、瓷器和银器。

香槟、鱼子酱和鹅肝都要从香港进口

“宋怀桂与客人交好,几乎成为了北京的社交女王。有外国导演和演员来,宋怀桂就会去找中国的导演和演员参加饭局;有外国舞者来,就找中国舞者入席。一来二去,马克西姆汇集了最前沿的艺术与流行文化,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宋怀桂(右一)探班

刘晓庆(左三)、姜文(右三)主演的电影《春桃》片场

这里见证了80年代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最前卫的电影明星,比如梁家辉、刘晓庆、巩俐、姜文、《红高粱》的导演张艺谋,都是宋怀桂的座上客。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米家山准备开拍荒诞喜剧片《顽主》。宋怀桂为戏中的时装秀提供了十几位模特,还邀请法国时尚品牌迪奥为剧组提供化妆品。

宋怀桂出演溥仪的养母隆裕太后,

一位在后宫守寡多年,却和丈夫与养子都毫无感情羁绊的悲剧女性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在构思《末代皇帝》的剧本时常常在马克西姆就餐。“他就说,宋怀桂你一定要来演隆裕皇后,他觉得这是他最好的角色。”

崔健在马克西姆演出

马克西姆也成为了中国摇滚乐的圣地。那时摇滚乐无法在普通场所演出,宋怀桂被崔健等一众摇滚乐手“活出自己模样的干劲”打动,决定为他们提供表演场地。

每周六晚上十点,马克西姆送走了衣冠楚楚的外交官、商人和官员后,舞台周围的桌椅会被撤掉,留出一个小舞池。观众在表演中不再正襟危坐,而是站起来,像西方参与派对的年轻人一样,将身体与喉咙投入音乐中。

崔健曾回忆在马克西姆表演的日子:“在那里的演出和生存没太大关系,主要是为了在派对上见到朋友,大家特别开心,觉得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回看,觉得自己踏上了迈向国际化的台阶。”

万曼离世前曾与家人合照

当宋怀桂为了皮尔·卡丹商店与马克西姆餐厅忙得团团转时,1989年,丈夫万曼在工作时从梯子上摔下,在医院检查伤势时,意外发现已经是肺癌晚期。

几个月内,病情却迅速恶化,万曼离世。他临终前对未完成之事的满心遗憾让宋怀桂开始回望前半生:消瘦甚至略显苍老的自己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女。生命如此短暂,要抓住此刻,实现那些未实现的梦。

演员尊龙陪伴宋怀桂到中国各大名胜古迹考察

早在生活在巴黎时,宋怀桂就有一个深藏于内心的梦想:重新激发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爱。

经过了十余年对西方文化的效仿,宋怀桂意识到,东方不是西方,一味学习西方,并不能让中国变得更好。而出演《末代皇帝》的经历,更是彻底激发了她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热情。

1993年,她拿着大学时期的老师沈从文的着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走访敦煌、少林寺、龙门石窟的历史名胜,一点点地复原出唐朝至清朝的服装。这种规模的项目通常由博物馆组织,但宋怀桂却凭借着一己之力完成。她不仅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后来还变卖了部分艺术藏品。

宋怀桂在古代服装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

历时四五年时间、近300套传统服饰,这一项目最终以《五朝霓裳》时装秀呈现:从粉墨春秋的清朝开始,经过铁马秋风的元朝,一步步倒叙至日照中天的大唐盛世,中间穿插传统舞蹈、少林功夫与杂技表演,刚柔并济。

在上海大获成功后,《五朝霓裳》在澳门、曼谷、圣保罗、巴黎等城市演出了二十多场,“塑造了一个多元文化、世界主义的中国形象……如果说1985年模特试图展示的是披上西方外衣的中国女性形象,那么现在带来的是更加传神的传统形象。”皮力说。

2000年后唐装的流行与当今汉服的流行,

都受到了这场时装秀的一定影响

这一全新形象,也与当时中国申办奥运会时所渴望打造的“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家形象不谋而合。

遗憾的是,宋怀桂还未亲眼见证奥运便匆匆离世。她在2005年不幸被诊断患上癌症,从此避不见客,次年于北京去世。在弥留之际,她依旧认为自己不会被命运轻易打倒,她对子女说:“我会渡过这个难关,你们不要再哭了。”

宋怀桂旧照

在策展人皮力的心中,宋怀桂对中国视觉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被人们低估。而在当今,重新再叙述、讨论宋怀桂的故事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宋怀桂去世后,她的故事隔三差五就被媒体翻出来,重新打造一番。人们津津乐道她的婚姻、她和导演明星的关系,与那些毫无依据的奇闻逸事。”

展品包括罕见历史档案、着名时装设计师的服装、

电影戏服、电影片段、油画作品和壁挂装置

(图片来源:M+)

“举办这个展览,一方面是想呈现宋怀桂最真实的、被误解的那一面。比如传闻说她是政府高官的女儿,但其实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靠自己的努力、坚强一步步走过来的。”

“受到她影响的人,如今很多都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着,但她却一直不为人所知。大部分人听到她的名字都会问,宋怀桂是谁?这个展览其实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

致敬宋怀桂的短片《北京爱人》。

在宋怀桂去世后,她的故事被反复讲述

(图片来源:导演约翰-保罗·皮特鲁斯)

“更进一步来说,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关于宋怀桂的,也是关于一位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如何获得自己的解放,蜕变成一个当代的独立女性,一个艺术家、企业家、文化大使;更是关于围绕在她身边的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与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视觉文化的变化。”

“我最希望今天的年轻人,看完这个展览之后,能感受到宋怀桂和那一代人的能量,在一个艰难、封闭的环境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听故事的流浪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ashion/8WjC6R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