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教育领航者,李佐泉与新学奠基之路

大树教育领航者,李佐泉与新学奠基之路

陈正才

李鸿源,字佐泉,(一八八四至一九四六),旧越西县大树堡人,幼年受教于贡生董子林,后进成都宾蒙公学读书,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回县,执教于越西小学。次年担任大树堡地区教育委员,与大树小学校长曹筱琴同心合力,多方奔走,在官、公、营田产内争取到学租一百余石(dan)(合现在三万多斤),为发展大树小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富林、成都高薪礼聘优良教师,曹、李二人亦躬身执教,使大树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声誉极高。

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九年),李佐泉两任越西县教育局长,为发展乡村教育,他跋山涉水遍走全县各个角落,能办学校的地点都办起新学。大树教育在推广新学的形势下,蓬勃发展,其发展速度更是蒸蒸日上。在此期间,他委任许树人为越西靠前所女子小学校长,组建女子小学,首先推广普通话教学。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由于当时的师资跟不上大树教育的发展,造成师资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时任越西县教育局长的李佐泉先生为了发展越北地区教育事业,在大树堡小学内附设简易“师范科”一个班,招生20名,学制两年,培养师资,自身解决师资紧缺问题。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小学迁出,正式命名为“简易乡村师范校”。原因是首届“师范班”学生毕业分配后,仍感师资缺乏。所以当年继续招收两个班,改学制为四年。

由于扩招,教学用房不够,李佐泉先生又发起扩建学校、继续在大树举办“简易乡村师范校”(简称:简师校)。在扩建学校时,木材紧缺,他把自己准备修房子用的木料都全部捐献给学校,自己却终生住在狭小的陋室中,学校很快建起两幢两层全木教学楼,共四间教室,满足了当时两个简师班需求。(该楼一直使用到一九七八年大树中学扩建时才拆除)。授课老师多是本地人,有:李佐泉、代登瀛、董高翰、王辅导、易禹州等;也聘请了外地教师,如:罗东籓等。简师校一直办到一九四九年停办,前后共招八个班,培养了120多名老师。

李佐泉非常关心重视教育,并积极力办新学,在他的指导下,越西、大树的教育发展大大提速,他本人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嘉奖,曾获果*当教育部二等“文杏章”。后提任越西县临时参议会议员和县参议会议长,他还和老师们一起创作了越西县简易乡村师范校的校歌。

一九一四至一九四六年,三十二年间,李佐泉先生任大树镇地区教育委员、两任越西县教育局长、越西县参议会议员、议长、并担任越西县志编修,撰写《石达开纪念碑序》和《石达开蒙难记》,为研究太平天国史实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十分关心重视发展大树教育,从未脱离讲坛,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不愧是教育界的楷模。一九三九年,果*当川康考察团副团长黄炎培登门拜访他,他被誉为“教育界无名英雄”。其事迹在西昌《宁远报》上发表。

李佐泉持身勤俭,结发妻子年过花甲,还推豆腐、烧糕饼卖。他还常说:“往昔家贫,以此为生,今虽小康,不可忘本”,可见他是一生朴素节俭的人。李佐泉在大树除了尽力办教育外,还对地方也做了不少的好事。他一生对人谦和,常为人排难解忧,以理劝人。对地方公益事业大力支持,不辞辛苦,深得人心。他为大树教育呕心沥血,做出巨大的贡献,积劳成疾,一九四六年六月在大树病逝,大树人深切悼念,安葬那天,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等大员都派人到大树参与悼念。李佐泉先生生前好友、同行、学生全部参与送葬,那天,大树街上是人山人海,送葬的队伍足有两百米长。为了悼念李佐泉先生,一九四八年大树创办“佐泉小学”以资纪念。他的名字记入了《汉源县志》和《越西县志》《雅安历史名人志》。

李佐泉先生象红烛,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他值得大树人爱戴和敬仰!更值得大树人深切怀念!

根据一九零六年版《越巂厅全志》记载:“李鸿源,字佐泉,大树堡人。”曾经为编印一九零六年版《越巂厅全志》捐款一两四钱二分。

END

文字:陈正才

编辑:李云莉 姜懿珊

主编:罗瑾

校对:马欣怡

审核:李玉霖

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邛闻嶲说

投稿邮箱|@qq.com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shoutoutto"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edu/8qq6fv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