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账号将优化整合 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政务新媒体账号将优化整合 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来论

近日,昆明、西安、长沙、深圳、南京、青岛等地发布关停政务账号的通知,发布渠道转为三类,包括集中到上级单位政务号、政府网站以及官方App。据《中国新闻周刊》梳理,近两个月有超过10个省市政务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官宣停止更新和注销,层级覆盖省、市、县、乡镇和村,涉及多个行政部门。

“发出去基本没人看,连自己人都懒得去浏览。”是一些单位政务新媒体的真实写照。例如,有的乡镇微信公众号基层人员直接负责采编、运营,领导要求日更三,而个位数的浏览量也让负责采编、运营的人员苦不堪言。还有一部分政务号外包给了当地的媒体团队,“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流量五十五”,两位数的阅读量太难看。

对政务新媒体“瘦身”确有必要。2018年,*务*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去年末中央网信办《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出台,再次提及政务公众账号的数量控制。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有着现实需要。毕竟,其在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以及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的确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当政务号运营者本身对定位和内容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时,较为普遍的“官话体、慢半拍、没人气”会影响其生存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推送内容,或者功能不契合群众需求,就会招致反感。

政务新媒体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对老百姓方面有用且管用。通过关停发展差、水平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账号来实现政务号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的迭代升级,尤为重要。诚如有专家表示,低层级政务号存在的价值不大,集约化是未来趋势。事实上,确实如此,完善技术环节,一个App或许就可以满足一站式信息和服务获取。

政务新媒体“瘦身”更须提质,关键是秉承为民初心。这就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理顺开办、注销等机制。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门都需要开设新媒体;乡镇政府开设新媒体并非不可以,不应该“一刀切”。当然,着力提升政务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也很重要,有些情形下虽然不能够专业人士干专业事,但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也应该做到位。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也亟待加强常态化监管。若可行,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意监督机制,该整合的整合,该协调的协调,该取消的取消,从而切实从“给领导看”转变为“给群众用”。简言之,唯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来运维政务新媒体,才能使其造福于民。于此,如何在监管上施力,通过科学考核及严格监管确保政务新媒体质量,同样需要重视起来。 □杨玉龙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非此或彼"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news/8aVf0fR1.html